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质问散文——不得不说的话(王克楠)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质问散文——不得不说的话
                                            王克楠

      质问一:散文,你到底是抒情,还是煽情?
      【具体提问】
   还要说说那种纯理性的散文,所谓哲理散文,是很蹩脚的,我们很多人很懒,有一种习惯的惯性,习惯把散文分为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哲理散文,随笔散文,地域散文.....等,别人怎样说就跟着上。其实散文就是散文,像叙事啊,抒情啊,哲理啊,都是散文里一个元素,是一个表象,你根本无法分叙事和抒情和哲理的界限,叙述里就没有抒情的成分了?抒情里就没有哲理的成分了?不是的。
   追溯起来,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的散文,虽然白话文写作还不太成熟,但是那时的散文还算不太煽情,是贴着大自然的,贴着人生甚至贴着人性的,但是......现在回忆起来,我上学到时候学习的标本——刘白羽、杨牧、杨朔等散文家的散文,就开始漫无边际地抒情了,《长江三日》啊,《荔枝蜜》啊,里面梦到作者自己成为了小蜜蜂,结果被许多人克隆为变成了这个,变成了那个,但没有一个人梦到自己变成了甲虫的,这就是我们的思维和世界思维的区别以及差别啊。写散文是为了让世人更明白?还是为了让世人更糊涂?对不对?
   写散文,可以抒情,但是要避免煽情,这似乎是无异议的。抒情是有感而发,煽情是无病呻吟,两者有质的区别。
   俺以为,在中国,抒情散文需要收敛,这是和我们的国民性有关的,我们的祖先在封建皇帝的教育下,有两个倾向,一是不善于独立思考,二是容易冲动。在冲动的时候就比较抒情,老少爷们,为了我们的不靠谱的生存理念,冲啊?脑袋掉了不过碗大的疤啊。散文也好,小说也好,诗歌也好,戏剧也好,是文学艺术,这样的东西总是应该对人生有益,对国民性有所弥补(是不是一个责任和使命呢)。我常常想鲁迅先生晚年为什么不写抒情的《野草》了?为什么选择激发人思索的杂文呢?因为他深谙我们民族的国民性之弱点......为此令人感动,深深地感动,鲁迅这样的知识精英和文学精英,几百年才出一位,好好可惜先生英年早逝,如活到1976年,定然有更加有分量的作品。
   
     质问二:散文,你和时间是什么关系?
    【具体提问】
    俺以为散文家和散文作者的区别在于,站在“时间”这个庞然大物前,作者是交了一篇又一篇的散文(作文),而散文家在于系统地表达自己,有自己的特定的变化中的表达符号和呼吸。也就是说,散文家身体以外的世界是一个世界,散文家心灵内的世界也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逐渐健全和产生了正面能量的,虽然这个心灵世界不足以与物质的世界抗衡,但足可以抵挡一阵子,不至于两个世界一碰撞,就失败得稀里哗啦了。
   “我”与生活的关系历史,就是“我”与时间的关系历史。“生活”是人可以体会到的人的生存和挣扎的时间线,而在人之外,世界和宇宙还存在着我们所不熟悉的时间线。有的教授认为时间突然凝固为某一个点,可以成为一种时间;事物不断地从此岸到彼岸,也可以称作时间。“生活”是一个参照物,摆放在那里,呈现出相对稳定的状态,而写作者则是容易改变的,像是一个不忠贞的浪子,到处采花惹草,有的人收山大彻大悟了,比如李叔同先生,有的人则不断地采集下去,一直到棺椁里。“采花惹草”当然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就是说,写作的人面对生活是进攻的态势,从各个角度去进攻,努力地去占领一个山头,能够占领一个王国(⊙o⊙)更好,你就可以在这个王国称王称霸了,那个叫莫言的人,不是虚拟了山东高密的东北乡了吗?他就是那个乡的乡长兼任党小组长,可以称王称霸了(也是一个比喻,没有别的意思)。
   一个写作人在在时间面前总是有变化,这是正常的。有哪些变化呢?首先就是认识视点的变化,同样一件事物,在不同的时间段,你的得出的结论酒不一样,这就是变化。再就是“解救”世界的方法有了变化,凡是写作大家,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理想的。即使是挣稿费,也是出发于这个正面的出发点。
   散文这个体裁难写,是因为离“我”最近,最容易自恋。小说相对好一些,你大可以说是编造出来的,如果里面出现“不堪入目”的爱情描写,老婆孩子都不会找你的麻烦。小说编有新意的故事和刻画人物和叙述也是挺难的。
   一个人身体以外的世界也是在变化着。也就是说,存在着“两个变化”,于是,有的作家提出来,散文(或者小说)就是一个人的“个人史”,这个理念强化了个人的作用,对于僵化的散文是一种冲击,但也是有偏颇的,这就涉及到个人的作用,散文通过生命的个体来“发现”,来抒发,但是,个体能代替客体吗?再有一点要命的是,谁也无法保证个体的生命质量,个体不是圣人,个体出现了病痛,出现了自恋倾向,那便是散文的被污染的可能了,就可能出现散文的新的灾区,散文走出了镣铐,又被新的镣铐铐住了,岂不是太悲了吗?

     质问三:散文,你在文本里如何表达“发现”?
    【具体提问】
    关于散文要注重“发现”,天津的《散文》杂志放到了第一页,显示了这个杂志的编辑理念。什么叫发现?发现——就是发现前人没有重复的东西,这太难了,谁能说自己写的东西,是其他人绝对没有叙述过的?又是没有受过谁的影响呢?
   我觉得“发现”可以成为散文的“终极目标”,对初学者和爱好者,要宽容一些,容许他们不发现,容许他们用散文和抒情和稀释生活里的压力,容许他们的散文不那么艺术化,而是将生活场面搬到文字里去,也就是说,容许生活散文和艺术散文并存。艺术散文的写作是少数精英的事情,任何时代都是存在精英和大众的,精英应该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而不是负面的引导,有的专家提出不要对社会分阶级,而分众人,比如农民工,是一个新的众人体,还没有形成一个阶级,还没有独立的发言权。
   发现,可以分为外在的发现和内在的发现。外在的发现,就是发现所谓的“生活”,就是主流媒体说的“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这样的发现也就是你对你身体以外的环境的解读。一个人总是生活在一个环境里,不可能拔着自己的头发上天的(鲁迅先生说过的)。发现也是一种能力,我们在生活中常常有对一件事情“豁然开朗”的状态,这样的状态就是大悟状态,这样的状态也是散文状态。说一个人悟性好不好,也就是发现的能力强不强?
   对于发现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内在的发现。你发现你写的散文有变化没有?哪怕是小小的变化。如果有,你就接着写,这会给你带来幸福;如果没有,干脆封笔,因为会给你带来痛苦,给你带来重复自我江郎才尽的痛苦。这个世界的痛苦太多了,谁还愿意接受写作干巴巴地痛苦呢(当然进行痛苦写作的大有人在)?对内发现大约有这样的范畴:一是在新文体上有发现。二是语言的节奏、质感上有发现。三是在自我和世界对峙(很重要)的态势上有调整。四是......
   发现不仅仅在写作散文的时候有用,在写作诗歌、小说、评论的时候照样有用。当你用文字用语言表达出新的发现的时候,那种快感绝非语言可以形容,所以从这个角度说,这是上帝对辛勤耕耘的写字人的一个褒奖,也是这个行业不怎么来钱又很诱惑人的原因之一(位于写字排行榜前面因为写作而致富的人例外)。

   
    质问四:你把历史灌进去,就是“历史散文”吗?
    【具体提问】
    这是一个误区,把历史灌进去,发一通属于自我的感慨,那只可以叫作历史解读,解读属于文案,不属于散文。
   有的人说,写历史散文是为了还原历史“真相”,呵,历史真相连历史学家都还原不了,散文能吗?(尤其是近代史,不同的集团出于利益的考虑,总是以歪曲历史为荣。)写历史,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不少作者出于省力,写历史人物,写自己心中的历史人物,而且大多是褒奖,没有批判,这是我们的国民性。大家在一起你好我好他好,好成了一团,结果,真理同时丧失了。
   从一定程度说,文化是由于割裂而产生的,一旦世界大一统了,民族之间就没有了差异,也就没有了写作的冲动和写作的意义了(所谓后现代写作空虚感,亦出自于此)。写历史散文,应该这样表达“散文里有了历史的元素”,比较好。应该警惕先入为主的习惯,有了一定的理念,再从历史找素材,这样的解读,容易简单化,也容易写歪。“历史”有血性,有呼吸,有牺牲,有奉献,有正气.......这些综合的元素是应该得到尊重的。还有一个人自己突然悟到自己也是历史的一个原子的时候,这样写,会更加自然一些。
   值得警惕的是“历史当作小姑娘随意打扮”,这是值得高度警惕的。黑格尔认为“事实都是经过中介的事实,即便是看起来十分确定无疑的事实也都是值得怀疑的,还是应当把历史归结为一种虚构。”写历史,还原历史“真相”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真相也不见得怎样有意义,意义在于经过时间的考量,陡然出现了“新的元素”,这是散文家应该抓住的。
    任何生活都有可能以“过去时”的形态出现,因此,历史是分阶段的,是春秋自由时代,还是魏晋风骨?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对汉族文化的冲击,还是一言难尽的民国?离当下越是近的“历史”,越是要警惕,因为越是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说不清的,或者是南辕北辙,说到错误的方向和地段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