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悦读余秋雨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悦读余秋雨

文∕曾强


    散文好写,但写好不易。原因何在?散文写作题材广泛,却不外抒情、叙事、游记、随笔、杂文(很多杂志把杂文算作散文,其实很勉强,不伦不类,姑且从之)等几种。有一定文字功底,有深刻体验,有真情实感,自然其散文就水到渠成了。这就是现在散文“泛滥”的主因。即使有许多标榜所谓的“先锋”散文,散的不过只是语句,结构,形式,给人以支离破碎或光怪陆离的感觉,就像足球场贝克汉姆剃了个公鸡头。无论公鸡头草鸡头,头型虽一时奇异但无所谓好坏,关键还在射门功夫。蔚为壮观的散文现象,也不是坏事。没有青藏高原,绝不会出现珠穆朗玛峰。
    我理解的散文,大约有五层写作境界。有情感,有生活,有知识或文化,有学术,有思想。当然这并不是一种绝对的划分。几种写作境界没有优劣区别,每种境界中的作品,都有特别优秀的作品。更多的,还是几种皆融。
    一般散文,多是情感方面的释放、排遣和尽兴。我们经常见到尽情达意的精美、绮丽、曼妙之作,颇似“拈花一笑”的开悟,如雪小禅的散文,很受读者喜欢、认同,但这种文章,有点像快餐,始而快意,看得多了,难免就显得空,没来由的虚,甚至有骄矜或无病呻吟之虑。情感像一阵风,过了也就过了。因而情感的散文,跟新闻相仿佛,多成了人们饭后茶余的谈资关注。
    相比较而言,充注了生活的各种各样的烟火气,文章就有了蓬勃而鲜活的质感,平淡或趣味,旁观又现场,丰富而厚实。如王剑冰、彭学明、李娟的散文,多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和故事,有弥纶氤氲的秀润诗意,也有举重若轻绵绵不竭的排空力量。很多好散文,就出自有生活有情感的这类文章中。人是百样图。别样的人生经历,就会结晶出新异别致的情感因子。咀嚼、品味这些跟每个人几乎都曾密切相关的故事,境界,恍然叫读者走进一个似曾相识又意味深长的梦。由是,作品也就从读者的内心迸发出真诚而经久的感动。
    许多随笔类散文,称之为文化(或知识)散文大概不差。这类朝花夕拾、看似信手拈来的“随意”功夫,绝非生活或情感可达,貌似一本正经,却国学大师一样,必须具有相当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渊博的知识积累。比如止庵的《沽酌集》,俨然就是“掉书袋”,人们闻所未闻的典故,在他笔下,转眼就有了不动神色的甄别、鉴赏、批评或肯定的意味。而作家王祥夫的《四方八味》,简直就是江湖大饕,似乎天下美味完全了然于胸。我有时会完全惊讶他的餐饮学识。
    读过的散文不很多,但也不算少。读两个人的散文感觉尤其不一般。
    一位是已故作家史铁生,什么时候读他的作品,就像一个人孤独地踯躅在峥嵘的生命甬道上,遍地荆棘,暗夜滚滚,却都是对已历生活的提炼,总结,和警醒。叫我们沉重却清怵,淡然又敬畏。这种彻入读者骨子的人文关怀,洋溢在看似平淡的字里行间,大概就是文以载道的至高境界吧。所以,他的失去,很多人认为是,中国失却了一位严肃的文学思想家。
叫我放在枕边每天品读,一遍又一遍的另一位,就是余秋雨先生。


    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大约与生活没有多大关联,与情感表面关系似也不大,并不凭浓郁或特别的烟火气胜人一筹,但经读,耐读。读他的书他的文章,我总觉得是在听课,在学习,俨然进修深邃而神秘的人类文化学。一方山水,一个地名,一座庙,一篇文章,一句诗,一幅画,都能成为他旁征博引开讲的引子。引我们到哪里去?他恰似一位高明的导游,叫我们边走边观赏,进而一步步引我们到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别开生面的核心。他的散文,不仅具有新鲜、引人、独具张力的文化气息,更具有抽丝剥茧的学术严谨和内在逻辑。因而,他的散文,就不是一次久旱逢甘霖式的痛快解渴,也不是润物细无声的绵绵滋润,而是给我们的一次彻底换血,是叫我们能够洞悉天机弥纶人生影响久远的大彻大悟。他的文章,似乎在不经意间,就一层层剥开历史文化真相,展现举重若轻却不容置疑又颇具权威的独特观点,看法,颇有神奇点化之功,叫人为之神清气爽,进而开心,开悟,不由得大呼原来如此!
    强烈的文化意识。这是余先生散文的首要特征,也是我们文坛得名“文化散文”之肇因。他自己都说,“赤条条地,与荒漠的群山对峙,向它们逼索一个古老人种苦涩的灵魂和行程(《皋兰山月》)”。无论其《文化苦旅》、《行者无疆》,或其它散文著作,余先生都苦行僧一样,行吟漫步在人类历史的某个看似毫不起眼的微小节点,在中国文化现实和传统的大背景下,通过文化人格的生发、变异和演进,通过不同文化类型、风格差异的对比,通过历史演变而产生不同现象折射出的文化内涵分析,通过地域(地理)、自然、人文风貌独特性的渊源挖掘,以文学手段,合理回溯、再现人文历史的某段真实情景,以学者特有的渊博才识和文人的款款深情,以非同一般的思维和解析,抚慰、润泽我们日渐干瘪的现实文化。由是,这些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更多悲剧性原因剖析的观点,自然在充满了忧国忧民忧天下文化情愫的读者心目中引发了强烈共振。
    语言的说书、剧本特色。余先生散文的语言,特别具有渲染力,不仅铿锵简洁,朗朗上口,而且气势恢宏,纵横恣肆。具有音乐节奏美。如《狼山脚下》一段:“政事,兵刀,讨伐,败灭阻遏了他(骆宾王)的创造,只落得这位名播九州的巨子隐名埋姓、东奔西藏。中国文学史在战乱中断了一截,在禅堂中毁了几章。留下了数不清的宋之问,在写写弄弄,吟吟唱唱。”他也写景,但绝无闲笔,都是像《水浒传》中《风雪山神庙》“那雪下的正紧”一样为好地烘托主题气氛,造势。他还把说书惯用的“抖包袱”手段运用于文章中,《五城记》“成都的千古难题至今犹在,如何从深厚走向宽广?”,“终究还得说说广州”等等。这些写法,就跟说书艺术和剧本舞台效果有了某种情不自禁的衔接,仿佛山环水绕,渐入佳境,就使读者产生引人入胜的阅读兴趣。
    余先生散文更突出的一个特点,是每一章节主题高度集中。那些看似自由的章节设置,不仅由于语言运用之故,具有舞台独幕剧的效果,而且因为思维台阶的铺排,更有着鲜明的条分缕析的层层逻辑递进关系。《断裂的爱》也许就很有说服力。《断裂的爱》共分七章,第一章余先生竟然通过模拟舞台两个人的独白倾诉开篇,煞有介事地推出《富春山居图》的离奇两半。第二章,引申到名画成为两半残件的原因,爱。第三章,为何人们独爱这幅名画,即使残损,更增添了其魅力。第四章,爱屋及乌,由此引出《富春山居图》作者黄公望生平介绍。第五章,黄公望平素的特立独行和奇特隐踪。第六章,奇人奇画奇怪的断裂,在人文精神上的里程碑意义。第七章,艺术的神秘性价值。呼应第一章,剧终。
    客观而权威的观点论证。这一点,正使余先生的散文不仅文化观照强烈,更具有严谨的学术气息。可以看出,他的每一篇文章的写成,俨然又一趟文化苦旅,必定是参阅了古今众多相关文献,包括权威文献,也包括符合实际的野史文献,以及一些可以旁证的文学资料。充分思考,仔细酝酿,反复玩味,认真推敲,也许正是他散文具有的学术气。但他的散文又不是学术论文,因而,他的用辞用语新颖、活泼、多样,他思考的自由度相对较广,逻辑定语又有了一定的弹性,却给读者的意味尤其强烈。


    古人说,技近乎道。
    如果仅从写作技巧层面来阅读余秋雨散文,显然比较浅薄了。他的文章,更有一种直逼文人内心的强烈震撼。尤其值得我思考的是,余秋雨为什么要写这种文章,他想表达一种什么东西。这不仅关乎情趣、喜好、风尚,也标注着作者的眼界、胸襟和格调,更能彰显出作者思想的高度、深度、广度和厚度。
    我们一般人写散文,不外乎“小散文”,小情感,小生活,小见识,小感悟,小发现,等等,以“小我”为中心,“以文炫己,甚至以文训世”(《美文》2012第十期《中国文脉》)。即使扩而大之,到一些比较有名的作家,其写作也多是社会生活的某一段落,或插曲,犹如大海中的一个漩涡。当然也许还有个人人生之一段或全部,但基本是相对有限的一截,景深不足,因而总体还是呈横向的稍有凸起的面。倒是可以感觉作者试图以点概面,窥一斑而知全豹的良苦用心。迂回,曲折,婉转,旁敲侧击,隐喻,讽谏,等等,挖掘再三,还是云卷云舒,缺乏老庄所谓“大喟吁气”的那种宇宙历史的立体纵深。我并不否定其他作家的那些文化散文,仔细品读,无非突发灵感,见识的是历史文化深处突然迸发闪现的偶尔骤光。但这,就与余先生“弄潮儿,手把红旗旗不湿”的几乎完全置身文化光景的“浪里白条”有了显著差别。
    余秋雨先生的文章,虽显踽踽独行寒气,但贯通古今,旁涉中外,文笔劲健,直书文脉,气格宏大。阅读时,在悲愤中,在慷慨中,在缅怀中,在静默中,在思想中……在他的字里行间,总能感觉到一种“铁肩担道义”的赤子之心,和倔强不饶的中华文化人格担当。他从文化传承的历史关键性人物的主体性特征一个个不厌其烦地逐步深挖细掘、铺排开来,让“我”置身在“上九天”、“下五洋”,“翻动扶摇羊角”“九万里”的纵横动态宽阔视野,一点点廓清中华文化的本质内涵,接通隐现在博杂历史中的文脉。余先生的这种如同书法的强烈的文“势”,恰恰是他的散文的最显著的特征。
    余先生熟稔中国历史文化,他深感明朝已降中华文脉五百多年之衰微,甚至被虚假,被堕落,作为文人、学者,他一定感到了什么赋予他的必须承担的:责任。正是这种“厚重责任,端庄思维”的超凡定位,和中华各种主流文化深切的濡染,使得余秋雨先生的文学作品有了一种“道”的流布,和张扬。
    这个道,是文化大道,正道。


    十多年前,我读余先生的书,扉页上写下了这样的话:“学者作家的出现,一方面是记录文化,另一方面又创造文化和发掘文化。社会的多样性决定了文化的多元性、丰富性和复杂性,从而需要学者具有广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敏锐地辨别和捕捉各种可能成为文化的文化”。这应该是特指余先生的。
    书画作品可以临摹,但我认为,写作,其实是无法完全模仿的。而且我相信,对于余先生这样的文学作品,绝大多数人是模仿不来的。余先生散文的独特性,不在文字、文采、语言,也不在结构、形式,逻辑,而在其“学术思想,文人情怀”。
所有真正的文学艺术家,都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卓越实践者。
    这样想来,其实余先生的散文也不单单涉入知识、学术、思想,更有深厚的情感和广袤的生活作为他写作的强大后盾。因而一直很喜欢有滋有味地赏读余秋雨先生的系列“文化散文”。可是我觉得,到后来,所谓的文化散文有些“乱”,似乎不少人都在跟风写,都能写,但又跟余先生的散文有明显不同。余先生早期的文化散文,其实叫“文化学术散文”应该更合适。正是这种引领读者思维进入文化人格隐性基因的学术性探索,和符合一般读者文化情愫的渐悟性点化,使余秋雨的散文成了文学界最值得期待、最耀眼的一朵奇葩。
    是花朵自然要经历大自然风雨的洗礼。很有一段时间,几个看上去比较有些份量的人士(大约曾经跟余先生还比较熟识,或者共过事)相当激愤,他们打着事实、公理、正义的招牌,慷慨激昂地撰文,揭发余秋雨这样或那样的病垢。那些人也不是在其沉甸甸明晃晃的若干文学作品中挑什么毛病,而是直指别人根本无法清楚了解的、早就成了一堆糨糊充斥的糊涂账的他的历史、过去,并籍此证明他是一个擅于投机钻营且隐藏较深的小人,从而达到污损其人格的目的。这在具有“文人相轻”的传统国度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古人云,书如其人。这不仅指书法,文学亦然。文学的强大魅力自然会延伸到作者的人格魅力,爱屋及乌,这就是文学潜移默化的力量。但这种饱含诘难、嫉恨、深挖细掘余秋雨先生历史黑档案的不懈努力,我以为,至少有一个很好的作用,那就是像用砂纸打磨宝石一样,使余先生可能越来越变得晶莹通透;也像刻刀雕琢的艺术品一样,使余先生可能越来越显得厚重、大气。
    除非他是伪大师。所有真正的大师,应该都是这样“炼”成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