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浅谈散文写作的跨文体倾向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散文写作的跨文体倾向不是新话题。无非散文文本里面杂糅了小说、诗歌、杂文诸元素,从而使文本呈现具有了多向性、复杂性、多元化。这对读者的阅读是一种考验或是挑战,大家会疑问,这是散文?小说?故事?传记抑或其他?造成争议围观现象。这是一种好事,说明大家读进去了,有独立思考。
  说起“杂糅” 这个词,我颇为喜欢。在《舌尖上的中国》一期节目中,介绍了一种叫作“青团”的南方食品,糯米粉里面加了植物茎叶的青汁,一通捣揉、团圆,使一枚枚青团于果腹之余增添了些许诗情画意。北方也有类似食品,比如杂面馒头、杂面条等等,虽无诗情画意,但实在是有的。如果以文章作比,着实有跨文体倾向的简单印记。
  我没吃过青团,但是吃过杂面馒头和杂面条,对后者印像深些。小时候看到父亲去磨面,奶奶偶尔会嘱咐,让磨些杂面回来。其实很简单,无非小麦里面掺点绿豆。这样的杂面粉呈浅绿色,擀成面条煮熟了吃到嘴里有淡淡绿豆香,且筋道。我喜欢这种口味。
  儿子回老家,吃了一次我弟弟做的鸡蛋面,回来形容,小叔做得面可好吃了。后来我问弟弟其中诀窍;他学过三级厨师。说那当然好吃,一碗面放俩鸡蛋,能不筋道滑溜吗?
  现在回想起来,青团、杂面馒头、杂面条、鸡蛋面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杂糅”,亦即原本的米粉、面粉里面杂糅了其他元素,改变了主体元素具有的单一味道,使食物在色香味方面呈现多元化倾向,给人以全新的味觉享受。这是老百姓的智慧,是值得赞扬、学习并传承的。
  话说回来,上述食品虽然在主体元素里面杂糅了其他元素,但是基质没变,成品的性质没大变,还是米粉团、馒头、面条的一种,而不是藕粉、包子或其他。如果以文章作比的话,这可以概括为文体的“不变”, 诸种杂糅可以概括为文体的“变”,当然变与不变都是相对的、辩证的。
  求变求新是一种宝贵品质,也是社会进化发展之必然,为文者尤其重要。在这方面,有许多作者进行了多方面的有益尝试。虽然有些尝试未必是开拓性的,但这种探索精神和创新做法是值得肯定的。
  求变求新不怕,合作不怕,杂糅不怕,复合也不怕,怕的是头脑不够清醒,节制不够坚持,从而影响了文章主体的独立性,在变与不变之间左右徘徊,打擦边球:你说不变吧,似乎也变了,你说变吧,又像是没怎么变。总体来说变与不变的辩证规律没有把握好,有些跑偏了。
  偏哪去了?是小说?散文?故事?传记?或是其他?偏的程度多少?文体该怎样定性,文章优劣当以何种标尺为主来进行评判?作者读者各执一词,形成争议。我参与类似争议发言太少,有些话说不到点子上。原因在于自己对于严格意义上的小说、散文之类的区分不太明了,理论水平太低,只是大体知道这是面条,那是馒头或是米团而已,上升不到理论层面。在看了一些争论之后,也大体了解到一点粗浅知识。所以在论述散文跨文体倾向这个问题时,还是喜欢以食物的杂糅作比,感觉这样更好理解。
  在我看来,每个作者都是一个厨师,当然厨师是分级的,我看我们现在好多作者都习惯于尊称写作者为老师或是作家。至于“作”到什么程度最终还得靠作品说话。每篇作品都是一道菜、是一种食品。作者在做之前自己应该先明白,我做的是什么,是米团、面条、还是馒头?不能说别管什么食品,好吃就行。我认为为文者应该始终保持这种清醒,你做什么就是做什么,不能左右摇摆,不能迷迷糊糊地瞎作。你如果把作品放在馒头筐里了,读者作为评委就得按照馒头的标准来衡量你作得怎么样,色香味如何,膨松度高低,筋道不筋道。
  《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在一期演讲节目中,品尝了一位观众做的创新食品之后给予直言批评,严格来说,你这根本不能算是美食,也不能归结为创新,你自己玩儿玩儿行了……话说得一点情面没有。那位观众最后爆料他的创新做法是,按照包包子的做法,在皮里面包了泡过或是煮过的方便面。我的个天,你说这让吃货们情何以堪?我不知道那个观众心情如何,作何感想,也许他会说,我这是馒头里杂糅了包子的元素或者说是包子里杂糅了馒头的元素。初衷是好的,但是这种作这种“变”法实在是让日益刁钻的食客们不敢恭维。
  当然,上述例子有些走极端,但是这种现象必须引起我们警惕,即在变与不变之间要把握一个大体的度,要清醒,要节制,要有大原则。在食客们怀疑你做的到底是包子还是面团时,作者自己得清醒,得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为什么会给食客们造成这种印像?你的主体元素还在吗?主体元素呈现出来的味还正吗?还有馒头、包子、面条的最基本特征吗?你的主体独立性还在吗?还有多少?这是需要每个作者时刻注意的。如果一篇文章需要不停地向读者解释我这是按照包子做的,或是按照馒头做的,那说明你基本失败了。当然也不绝对,也可能是食客们失败了,视觉、味觉混乱了也未可知。真理不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吗?可惜在关于包子馒头面条的制作、品尝方面似乎用不着什么大道理,用不着多少高深的理论,掰一小块入口一尝即可,随便从大街上拉几个人就行。当然了,如果是尝包子,遇到皮厚的需要食客们多少有点耐心。
  杂七杂八唠叨了不少,纯属抛砖,在此郑重申批。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