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邱华栋:我心目中的“新散文”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邱华栋:我心目中的“新散文”

      目前有很多作家在通过阐释传统经典来写作,就叫“文化散文”,对此,我是有些看法的。
  实际上,这些写作就是对《四书》《五经》的集注的集注的集注的集注的集注,意思真的不大。六十多年来,汉语散文有三次值得重视的起与落,一是成为“杨朔风格”的散文;二是19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期“归来者”们的散文,叫“重放的鲜花”,出现了很多好散文;第三,我觉得最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期,呈现出诸如张承志、张炜、史铁生等等一大批新散文家们的巨大贡献与冲击力,无论是作品还是理论,迥异于以往,开启了中国新散文的大幕。
  而还有一批比之稍稍后起的一批散文家,用新散文的理念,贯穿了他们二三十年的写作,尽管他们的写作源泉各不相同,但在各自的域界里大气蔚然,形成了一种汉语散文的“中坚”力量。近年,北京写作圈里有一个关于新散文“四人帮”的比喻(有点玩笑),祝勇、周晓枫、张锐锋和蒋蓝,几乎就是当下新散文的高峰时段。他们每人都有上百万字作品摆在那里。在祝勇的推动、阐释之下,这四位特异的散文家加上黑陶等等一二十位散文家,贯穿了近二十年的散文写作,而且这种影响力还在深入和持续。新散文家对汉语散文文体的开掘意义必将落地开花……另外,《人民文学》近年来力推“非虚构写作”,发表了不少前卫之作;还有“边地散文”,比如作家李娟、刘亮程的西域散文;还有“闺阁体散文”,作者多是80后、90后的女作家,纳兰妙殊、陆蓓容、沈书枝、张怡微等等,她们一般受过大学教育,题材就不局限于以往女性题材那点东西了,她们用非常细腻、独特的写作触觉来感知这个宏阔的世界。她们喜欢呆在家里冥想,写日本、台湾、写植物、写古典诗词背后的温情,文章充满柔媚气息,读者面广,影响也很大。
  祝勇自从进入故宫博物院担任故宫学学者以来,依托故宫丰富的藏品和材料,对历史尤其是波诡云谲的晚清历史进行了一次富有文学意味的想象,如同他自己所言,要“做一个历史的侦探”,重新结构出一种他心目中的历史叙事。他的《故宫记》《故宫的风花雪月》等一系列散文、历史新著,就是这一时期的突出成就。
  散文家张锐锋一直奔涌着他语言的洪流,展示了他生命意识极其磅礴、丰富而又细腻的表达。他的散文里,“乡村”是一个十分突出的关键词,他的长篇散文《马车的影子》以及“河流”系列等等,我读得“几乎要崩溃”,散文写到这个与中长篇小说相抗衡的长度与深度,我要说,他写得真好。这是张锐锋的言路。    
  蒋蓝是诗人,散文呈现出浓郁的西南地域性,“地方性知识”与诗人的个人经验相结合,另外还具有学者性的考据功夫,淬就出一种极具个人化的叙述。在非虚构之书《一个晚清提督的踪迹史》里,又还体现出一部分小说家的“想象”,体现出一种综合写作的能力,作为一个比较全面的写作者,将散文的概念予以了大大拓展。这正如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奈保尔将以前的“游记”,扩展为一种包罗万象的伟大的跨文体一样,他所到一处,一口气就写出二三十万字,他把置身的那个国家的历史、文化进行了个人视觉的梳理,这早已经不是一般意义的散文了。记得恩达尔这样说过:“如果伊斯兰国家认真去读奈保尔关于那些地区的游记,他们会意识到作者关于伊斯兰的观点其实是非常委婉的……他(奈保尔)对伊斯兰教进行了批评,其特别之处在于他指出,伊斯兰文化与其他由占领者引进并占主流的文化有很多共性。”
  2015年周晓枫获得了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她通过女性敏感细腻的触觉,表达了个体的生命经验,尤其是那种对错位的时代让人不舒服的个人化抵抗,当然这种抵抗是以审美的方式来表达的。比如她对“贝壳”“铅笔”这类东西的着迷,她从庸常的世界里提炼文学纯金,脱颖而出,从而使她的文本获得了审美的价值。这是非常难得的散文品质,我真没想到散文还能写到这种程度。
  当然,散文多元化不是场面上的,而是实实在在就在发生。老一辈散文家笔耕不缀,比如董桥还在写作,似乎具有“一种长效机制”。有一天我看到某散文家出版两本散文家,我说“你就是小董桥”,哪知道对方不高兴了,说“我就是我,与董桥没关系。”但董桥这类现象,还没有在西南地域里出现。中国大师级的现代作家里来自四川的很多,当时有一种四川传统。八九十年代四川文学最大的贡献主要在诗歌,这个谱系保持到了现在。但当代四川优秀的小说家均是个体,阿来、何大草、罗伟章、凸凹等等,像孤独的峨眉山一样独秀,没有形成一种群体实力。散文、随笔领域就更孤独了……
                                                       ——原载《四川文学》2015年10期“名家小辑”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