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木格措:回放的慢镜头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我一直告诫自己,不要轻易用文字回顾,一经文字塑形,自然的美就会丢失她原有的神采。从康巴高原回到扰攘的城市,几乎每一天我都要想到那片圣洁的雪山。现在,我需要在记忆里减慢车速,放缓脚步,以便供我在某个地方小憩,在心灵里静静地待上那么一两天。

    独坐斗室,我在重走那条川藏公路。现在到康定了,晚上10:30左右,外面下着绵绵冻雨,打开车窗,激灵灵打个冷战,风雨中交警焦躁地疏通着梗塞的车流。好在提前在泸定桥附近用过了晚饭,也懒得进城去找旅店了,车上带着帐篷,汽车拐过弯径直往木格措方向开。车灯亮处,一栋尚未竣工的房屋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大喜,绝佳的宿营地。草草安顿下来,听着沙沙沙的雨声、呼呼呼的风声,我们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一大早就有人高喊:“快起床,待会房东要来收房租了!”于是嘻嘻哈哈一跃而起,手忙脚乱捆扎好睡袋、帐篷,一股清寒的气息迎面而来。昨晚天黑,来不及细看。清晨的雅拉河带着雪山清冽的寒意哗啦啦地吟唱。这是来自木格措的清流,雪山派出的使者。

    木格措在召唤着我们。

    一到景区大门,一位三十多岁的藏族妇女比打开车门的速度还快,像老熟人那般前来套近乎。她看起来全盘为我们打算的样子,热心得让人生疑,说是仅给半价给她,可以带我们从僻路上山。犹豫片刻,还是婉言谢绝了。倒不是我们道德有多高尚——我们又不是共产党员,实在说是因为在这扰攘红尘生活久了,早已不敢轻易相信别人。

   木格措,请原谅我——作为一个俗人,带着戒心前来拜见你!   

    在我心目中,这个海拔3780米、川西北最大的高山湖泊该是“侣鱼虾而友麋鹿”,有着绝世的芳华。人迹罕至,只有高原的阳光照耀得她闪闪发光。“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似乎只有这样,才当得起“木格措”这个名字——这个藏语名字翻译过来即是“野人海”的意思。

    观光车在Z字形的山路上盘旋、上升、上升,车上不时发出一阵阵尖叫,弄不清是那满不在乎的康巴师傅一路急转弯引起的惊恐,还是一路层林尽染的秋色引起的由衷的赞叹。

    眼前的色彩由单调的深绿逐渐变得层次丰富。浅绿、黄绿、浅黄、深黄、金黄、深红,尽情地交织,随意地挥洒,从下到上分层次地呈现。只有在雪线附近的山腰,颜色变成麻布似的灰白。而一道道山脉却白得耀眼,在阳光下如刀刃闪闪发亮。山间雾岚缭绕,为博大而挺拔的大山献上了一条条洁白的哈达。一棵棵青松庄重严肃,枝桠间挂着绿绸似的寄生植物,飘拂如纱,似乎大自然有意要把这些一本正经的严肃的道学家打扮得“轻松”一点,让一个个惯于以正装露面的人物穿着休闲服出场。

    我们这一路可谓季节之旅,一日之间,色彩一一变化,由春跳过了夏,进入色彩斑斓的金秋,转眼间就来到了白雪皑皑的冬天。

    雪地里生机盎然,几茎野草冻得红彤彤的,精神十足地钻出来,打量着周遭的动静。白雪覆盖在红叶上煞是惊艳,宛如“红泥小火炉”上烹煮着白雪,就等你来做客,松下无童子可问,只好向雪地里跳来跳去的黄腹山雀打探。它们转动着滴溜溜的黑眼珠,一点不怕人,也不回你话,站在雪地的小灌木上,如同一只只小船停泊在雪白的浪花上。突然间,似乎明白了似的,一跃而起,展翅向林间飞去,似乎是在告诉我们那烹煮白雪的师傅“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微风吹拂,松树上的积雪扑簌簌地抖落,砸在地上、弹在树枝上、打在衣襟上,四溅开来。有时不经意掉进了某个女游客的脖颈里,令她惊乍乍地跳将起来,回头狐疑地望着一群打雪仗的家伙,偶尔抬头一望,原来是一只小鸟惹的祸。嘿,这家伙!

   眼睛里似乎还停留着金秋的斑斓,丰富的色彩却一变为单纯的美、安静的美。在这一片雪国里,你仅仅是微小的点缀。大面积的白色背景,无论什么色彩任意点染上去,都是那么协调,不会构成对整个画面的威胁,只有她同化你包容你的份。虽是游人如织,这雪山上的湖,却清凌凌的,宠辱不惊,不事奢华,一任周围多么喧嚣,丝毫也打不破她的圣洁与恬静。她静得单纯,静得自信,有着不可冒犯的端庄与高贵。雪把湖上的天空擦得蓝汪汪的,蓝天上游走的白云变幻莫测。这湖是天蓝和白雪的极致组合合奏出的一曲清凉的佛乐。挂在树枝上的风马旗,五颜六色的,轻轻飘动,掠过雪山的风,把经幡上的佛法带向四面八方。

    呆呆地伫立,除了呆呆地伫立,你还能做什么?高原反应既是身体的,也是心灵的。面对这令人心颤的美,令人绝望的美,呼吸急促,我甚至连自杀的心都有了。就在这湖边多站一会,多站一会,将一颗燥热的红尘俗子心冷冻一下,让浑浊的眼眸洗一洗圣洁的湖水,让自己的心地变得明澈。溪谷里的山石上,有释迦牟尼、莲花生大士、观音菩萨、鬼子母的造像、藏文六字真言,面对着这具有了神性的山石,身心如雪山蓝天澄澈通透。谢天谢地,我还可以向一片雪域敞开心扉!

   我们把手掌印、鞋印深深地印在厚厚的雪地里。不能免俗,我特地在雪地里用手指郑重写下“到此一游”几个大字。雪山作证,我可从来没奢望这几个歪歪扭扭的字保留多久,要不了多久,高原的阳光就会将它融化,接下来的降雪就会将它覆盖。木格措,注定会将我们这群匆匆的过客遗忘,而只有她,不时在我的心底泛着圣洁的光芒。

   沿着雅拉河谷栈道下山,水流潺湲,一路雪浪花相伴。

   不久,我们又回到了色彩斑斓的秋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