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心情不好时读读《心经》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心经》是唐玄奘去印度取经带回来的一部佛教经典著作,它可谓众经之首。无论是《菩萨大藏经》《金刚经》,还是《六门陀罗尼经》,都没有这部《心经》意蕴深厚,言简意赅。200来个字,概括了人间与宇宙的至极真理。因此,它是佛教著作的纲领性著作,概括了所有佛教经典的教义和精髓。

《心经》全称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其中心意思,是观音菩萨教我们要明心,即观照自己的内心。世间传说的有人到印度求佛,佛祖释加牟尼还在的时候,他指教求佛的人说:你们不用到处求佛,佛就在你心中!这与观音菩萨的“明心”是一致的。一般的凡俗夫子,尚未明心,受尽人生的所有痛苦,不能解脱。即便有点文化修养的人,理论上一套套的,一旦遇到功名利禄的事,亦会迷惑不解。《心经》站在哲学的高度,它教导人们:一切苦厄,皆因不能认识自己。不能认识自己,就不能度自己;也就不能认识他人,更谈不上去救赎他人。

当一个修行人修炼到“五蕴”皆空的时候,当他通达了无常、无我的空慧之后,他刹那间就会明白:原来一切的本质皆空。就连这个“五蕴”色身即身体,它的本质也是空的。这时,他就会明白,所谓的“色、受、想、行、识”的虚妄。我们生活在世界上,一生中所有的痛苦,来源于虚妄,即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都是“空”。叔本华也曾经说过:“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欲望是人的痛苦根源,因为欲望永不能被满足。”“人一生要做的两件事就是防患于未然和豁达大度,前者是为了使他避免遭受痛苦和损失,后者是为了避免纷争和冲突。”叔本华还告戒年轻人:进入社会,看到的听到的并不一定是真相,这个世界到处充满着虚伪和欺骗,人人都不说真话。人类是应该悲惨的,因为人类所遭遇的灾祸的最大根源乃在人类本身,“人便是吃人的狼”。不知道叔本华看没看过佛教的《心经》,其观点是何其相似乃尔!

人生有许多迷惑,人生有许多不解,人生还有许多藏在心底的不可言说的痛苦或无奈,皆源于我们有耳鼻眼舌身意。耳朵听到的,眼睛看到的,鼻子闻到的,舌头尝到的,身体感受到的,意念里想到的,皆是空,皆是虚妄。如果没有这些五蕴六识,就不会有那么多痛苦和不幸。所有的痛苦,皆因我们有身体,能感知外界的一切,五光十色的世界,光怪陆离的百味人生。所以,《心经》就是教我们如何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和灾难。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是《心经》的核心,即主题。舍利子,是观音的徒弟。这里的“色”不是色情,而是指形形色色的存在,是哲学上物质的范畴。宇宙中的森罗万象,从日月星辰到花鸟鱼虫,一切的一切,都是色相。而色相所蕴涵的真理就是空。《心经》的所谓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空。空与色是相对的概念,是永恒,是规律。空不是什么也没有,只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罢了。就像物理学中的原子分解一样,原子——粒子——质子……。不能因为质子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就否认它的存在一样。宇宙中有许多我们肉眼看不到的事物,比如细菌、病毒等等。

世界上的一切事、一切物、一切法,它们的本质都是空的。把一切都看空了,才解脱了各种苦痛。它是宇宙至极的真理。受、想、行、识,亦复如是,都是空的,也都是虚妄的。认识了这个真理,你就解脱了,就获得了自在身,就自由了。只有认清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才能拨开云雾见青天,才能得到般若智慧,才能真正地摆脱困境和苦难,达到自由的彼岸。这时,你的心就会平静下来,心无挂碍,就不会有恐怖,也会远离颠倒梦想,实现涅盘。

佛教主张修心。因为心是主宰,心是心王,心是一切的开始,心是一切的源头。宇宙的森罗万象,都是心的作用变化。心是真正的修行重点所在,所以我们的修行須臾不能离开心的修行。一切的本质就在于心,心解脫了,一切就解脫了,心不解脫,生命就无从解脫。因此,这部佛教经典就叫《心经》。在我国,宋明哲学中的“心学”,也主张修心,它就是王阳明的“心学”。儒家思想发展到王阳明这一代,终于明白修心的重要性。王阳明强调“心即是理”,即最高的道理不需外求,而从自己心里即可得到。他还提出“致良知”“破心中贼”。这与佛教“破心中魔”也是一致的。修心的途径就是扬善弃恶。

在一个企业家的办公室里,挂着一个横幅《心经》,装潢得精美。我问他“做企业与读《心经》有啥关系?”这位企业家告诉我说:“作用大了!一切修炼,在于修心,心是主宰物质与精神的源头。修心养性,做一个自在人,才能从宏观上把握市场规律,不以输赢得失为悲为喜。心大,世界才大。”我听后也觉得有道理。由此可见,《心经》是到达彼岸的大智慧。

人的心情不顺与不快,皆因世俗的名利困扰于心,心里塞满了私心杂念,怎么能平衡?内心不够强大,怎么能够战胜外界的侵扰?心的负担太重,就承受不起,忧郁、焦虑、痛苦就不可避免。看看《心经》吧,这是一副解除烦恼的良药。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