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古建筑的幽光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走在圣彼得堡,不管是城区还是郊野,惊奇的目光经常被独特的建筑物勾引。皇宫,园林,乡村别墅,街头雕塑,灯塔,城堡,教堂,凯旋门……甚至一座桥一堵墙,古色的典雅弥漫在角角落落。
  法国人伏尔泰说,圣彼得堡集中了欧洲各国建筑的精华。这句话要么视野狭窄要么唯我独尊,他忽视了东方建筑风格的渗透与影响,圣彼得堡实则是世界建筑艺术的博物馆。
  我们走进了彼得宫的中国花园,看到了奥拉宁包姆建筑群里的中国宫,沙皇村颇具中国园林风格的亭、桥甚至牌坊,更让人领略了曾经拂动在圣彼得堡的中国风。
  每一条惊世的街道,每一座绝俗的建筑,无不诱惑我猎奇览胜的欲望。
  中午去就餐的路上,一座通体绿色的凯旋门擦身而过,恨不得即刻下车,哪怕站一分钟,拍一张照,也不算遗憾。好在去的餐馆不远,等菜的当儿,我扭身步行去了几百米外的街头。
  我边走边拍,时而注目,巍峨的身姿奇特的颜色激荡得心灵频频震颤。
  除了暗红的大理石基座,整幢凯旋门通体葱绿,贴金的俄文字母更彰显了建筑的纯洁高贵。正反两面四根波纹状的罗马柱,两侧各两根。半圆的门洞,侧面筑成方屋。四座武士雕像置放在正反两边罗马柱之间,八个天使形雕像立在门顶两侧,门顶正中雕塑六匹骏马拉动着战车,威武的战神手持国徽驭马驰骋。罗马柱顶及穹门的上端都饰以浮雕,气氛雄武而神圣。
  叫不出凯旋门的名号,因独特的通体绿装,名之绿色凯旋门不无恰当。咫尺之远,一幢两层的建筑物圆形的穹顶和大门及墙上的浮雕也呈鲜亮的绿色,凸显俄罗斯人多么讲究建筑风格的协调。
  欲转身时白梦楠找了过来,他指了指凯旋门,莫斯科也有一座,都是为纪念1812年俄军战胜拿破仑兴建的。有趣的是,巴黎凯旋门也建于1812年,是拿破仑为纪念战胜奥俄联军的奥斯特利茨战役建造的。一场战争,三座凯旋门,统治者炫耀了功绩,民族铸造了荣誉,历史沉甸了艺术。这座气势不凡的凯旋门一直被视作圣彼得堡的象征。
  那么冬宫呢?不止是圣彼得堡的象征,更是标志、代表、缩影甚至精髓。
  无论从涅瓦河的游轮上,还是从街道上抑或广场上,冬宫的身姿都是那么威严、神圣,甚至隐约几分霸气。
  作为俄国最辉煌时期的沙皇宫殿,冬宫已被辟为国立艾尔米塔奇博物馆,与伦敦大英博物馆、巴黎卢浮宫和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并称世界四大博物馆,但其馆藏之丰富几乎相当于其它三个博物馆的总和,仅油画一项就达270多万件。如果一件艺术品看上一分钟,也得花上足足八年时间。我们只呆半天,走马观花也难窥其一二。
  旅行车在离宫殿不远的紧邻涅瓦河的路边停下,白绿相间的三层凯瑟琳皇宫逼在眼前。厚重的青绿色墙面,由上下镏金花纹的白色圆柱支撑修饰,宽大的拱形窗户点缀镏金的窗花、天使头像以及各式花卉浮雕,檐顶布展古铜色雕像,屋顶花园的栏杆边矗立一座座青铜的塑像和花瓶,巴洛克式的雄伟气派、优美身姿、细腻质感,直让心神感叹得一脸庄严。
  紧随人流步入宫殿,粗大的白色廊柱举起圆润的穹顶,阔大而深邃。地是黑白相间的菱形图案,廊柱顶上和穹顶都饰有各式花纹。一间一间的雕饰精美的大厅令人叹为观止,目不暇接。斑斓绚丽、晶莹剔透、金碧辉煌、五彩缤纷……无论用多么美妙的词语形容都显得轻薄,无法触及深层蕴涵的气质和精美。
  每个厅堂的装饰都不同,美妙绝伦的雕刻配以大型的天棚油画,仅彩色大理石和上等汉白玉筑就的建筑物就已经撼魄摇魂,更不用说摆设不尽的各式艺术品。看不完的名家油画,览不尽的金玉奇珍,叹不够的浮雕壁毯,步步处处感触的都是皇家独有的奢侈和豪华。只能跟随人流行走,如果自己观览,真不知该往哪个方向走。对一个人来讲,一次观赏这么多的艺术珍品,纯粹是一种奢侈,无论多么伟大都是无法消化的。
  孔雀厅、御座厅、黄金厅、水晶厅、勋章厅、将军走廊……宝石、碧玉、玛瑙、达芬奇或拉斐尔的画、东方的瓷器和雕塑,太多太浩瀚,太美太经典,一路走下来,只留下眼花缭乱的概念。眼睛累了,大脑木了,身体疲了,精神如同浸泡在艺术酿造的蜜汁里,甜得醉意绵长,走出宫殿了,眼前仍觉得一派辉煌。
  站在冬宫广场回望,三道拱形铁门,门上镀金的俄罗斯帝国双头鹰国徽依然生辉。广场四周,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建筑鳞次而列。广场中央高耸的亚历山大纪念柱巍然矗立,手持十字架的天使脚踩巨蛇傲然注视人间,撑起久远的俄罗斯民族精神。
  悠闲的市民和游客随性地站坐走动,仿古的马车招揽着生意围绕广场绕行,年轻人则踩着轮滑飞驰起青春的神采。我们边走边停,人在车上车在路上了,仿佛心还浸润在冬宫华美建筑包裹的艺术氛围里。
  绕不开雄才大略的彼得大帝。俄罗斯绕不开他,圣彼得堡绕不开他,夏宫绕不开他,冬宫一样绕不开他。他策马腾跃的英姿日夜屹立在冬宫附近的广场上。
  十二月党人广场(原名元老院广场),后因塑起彼得大帝骑马铜像而称彼得广场。一路之隔是涅瓦河,南靠冬宫北临海军部大楼。东半部是阔大的草坪,周边栽植花木;西半部是大树相拥的林地,树冠稀疏处,金顶的圣伊萨基辅大教堂巍然。彼得大帝铜像坐落在广场东北部。硕大的花岗岩底座,骏马腾空如飞,后蹄踩踏巨蟒,彼得大帝目视前方手指大地,仿佛又要策马征伐。有人说,骏马象征俄罗斯,马踏毒蛇,则预示清除一切阻挠的雄心壮志。栩栩如生,气势如虹,强烈的艺术魅力冲击心魂,偌大的广场陡然爆发咄咄生气。
  诗人普希金的长诗《青铜骑士》透放无尽激情:
  高傲的骏马,你奔向何方?
  你将在哪里停蹄?
  啊!威武强悍的命运之王
  你就如此在深渊之底
  在高峰之巅,用铁索勒激起俄罗斯腾跃而上!
  雕塑周边小青石铺地,等腰高的铁栅栏隔离了碎白色小花铺面的草坪,栅栏边沿一溜精心栽植的花卉,紫色和白色的鲜艳花朵点缀在绿草地边惹人喜爱,而黑色铁架举起的大盆花篮里更是五颜六色繁花如簇。走着走着,草地间的步道突然变成了沙路,向林地深处蜿蜒。树木大都合抱粗细,华冠的阴凉密实地遮挡住了炽热的阳光,而就在这么荫翳的树影下甚至树根边,花草依旧成长得无比茂盛,不余留丝毫的杂凑的斑驳的地皮。林间空阔的草坪并不是一色的绿草,而是饰以不同形状的花圃,色泽斑斓的花草结构出情趣盎然的图案。一路走过,时时处处都能感应出圣彼得堡人对生活的讲究,他们把环境质量已提高到艺术的高度。
  一步之遥,就是气势恢弘的圣伊萨基辅大教堂。这座被视为俄罗斯晚期古典主义建筑精华的大教堂,与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和佛罗伦萨的花之圣母大教堂,并称为世界四大教堂。
  教堂地处十字路口中央,一路之隔的南北是两片广场绿地,东西则是街巷。环绕一周,总被粗大的深玫瑰色的花岗岩圆柱滞停脚步。略数一下,每边至少16根,整座建筑共有112根,每根石柱高17米直径两米,体积仅次于冬宫广场上的亚历山大柱,堪称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廊柱。
  不仅如此,中间的宏大圆顶和四角的钟楼也用同样质地的圆石柱支撑,几座圆形建筑和谐分置,共同组成东正教传统的建筑风格。大圆顶和小钟楼均敷金粉,远远望去熠熠生辉。据说整座教堂使用了400公斤黄金,仅镏金大圆顶就用掉100公斤,而且落成至今两百余年,从未重新镀过金。
  从外观看,教堂总体构造和装饰凸显俄国建筑晚期古典特征,同时烙有文艺复兴和巴罗克艺术印记,建筑物外部采用的大量雕塑装饰,十分恰当地印证了这一点。四个方向的门廊上方雕有三角楣饰,建筑顶端有圣徒和天使雕像,巨大的门扇刻饰浮雕,均表现着福音全书中的故事情节。整座建筑上大大小小装饰了350个雕像和浮雕,把整座教堂修饰得气质典雅,风度轩昂。几扇橡木铸就的大门,更增添无尽的神性和威严肃穆。
  二次世界大战时,教堂跟城市一样伤痕累累满目疮痍,战后修复时特意留下了廊柱上的几处弹痕,用以昭示后人。每一个到此的游客,大都会趋身辨认,低声诵读旁边铜牌上雕刻的文字:这是在1941年——1944年德国法西斯发射的148478发炮弹中其中一发留下的罪证。
  如今,这座可以容纳1.5万人的大教堂不再举行宗教活动,改成了艺术博物馆。因为时间原因,我们没有走进去。
  越过西边的绿地,又是一处广场,沙皇尼古拉一世的骑马铜像傲然矗立。只见雕塑的骏马仅有两个支点,更显王者的威武气势。尼古拉一世在位30年,曾因严酷镇压十二月党人起义而被赫尔岑称为“隆重地用绞刑架开始了统治”的沙皇。政权稳定后,他相继镇压了波兰争取民族独立的起义和匈牙利争取独立的起义,发动了对土耳其的战争,从而使当时的沙俄帝国获得了“欧洲宪兵”的称号。尽管他在历史上褒贬不一,俄罗斯人还是给他塑起了这座神武的骑马雕像,向着东方,向着神圣的圣伊萨基辅大教堂,仿佛预示着曾经残酷的灵魂要去经受神界纯净的洗礼。
  俄罗斯人大都信仰东正教。早在沙皇时期,东正教的信仰已成为俄罗斯文化的本源,官方的东正教会成为沙皇俄国专制制度的精神支柱。十月革命后,尽管东正教站在了苏维埃政权的对立面,许多教堂被关闭或毁坏,但直至如今,白金色十字架和葱头式圆顶的东正教堂仍然遍布于俄罗斯城乡,凝聚着信仰虔诚的东正教信徒。
  喀山大教堂位于涅夫斯基大街上,94根科尼斯式圆形长柱支撑的半圆状长廊是其独特的外观。它的廊柱不像圣伊萨基辅大教堂的圆石柱那样表面十分光滑,而是刻出竖形的沟槽,表面呈灰色,乍看去,错以为是水泥浇铸的。除了半圆形的长廊,在正门西门也是四排同样粗实的廊柱,仅南部没有设廊柱而是浑然的墙体。教堂中央突出一个穹顶,饰以绿色,只有最上的十字架闪出金光。这座历时十年完工的教堂,完全以古罗马圣彼得教堂为原本,因竣工后供奉俄罗斯最灵验的喀山圣母像而遐迩闻名。
  喀山圣母像是俄罗斯人的宝贝,她带给俄罗斯人许多骄傲和荣耀,当然也伴有遗憾和痛苦。据说喀山圣母像曾经多次显灵,有记载的重大事件就有三次。第一次显灵于伊凡雷帝时期。在俄国人跟蒙古人的战争中,多次显灵致使蒙古大军不战而退。第二次显灵于俄法战争。当时俄国元帅库图佐夫在反攻前来到喀山教堂,在喀山圣母像前默祝祈祷,圣母托梦给库图佐夫,战场上将出现从没有过的寒流。结果,这次超强寒流致使拿破仑的军队不战而逃,沿途冻死过半,使库图佐夫一战成功。第三次显灵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当时,东正教教皇向喀山圣母像祈祷,圣母托梦给教皇说,一股强大的寒流即将再次来袭。结果,这次强大的寒流使德军坦克无法开动,飞机无法起飞,士兵的手无法扣动扳机,兵员冻饿大幅减员。有意思的是,喀山圣母像在每次显灵后都会消失。如今,喀山圣母像保存在美国的博物馆内,但俄罗斯人相信,一旦俄罗斯再次出现灾难,喀山圣母像将会再次显灵出现。
  从正门进去,气氛仿如突然凝固了一般,异常宁静。挂在胸前的照相机始终没敢举起,里面禁止拍照。想一想,不要说闪光灯,哪怕是清脆的快门声,都会破坏静默的环境。
  空间很大,穹顶很高,灯光很暗,信徒很虔诚。靠左的地方一溜方形的柱子直立,仿如把一部分空间隔离得更觉神秘。在外面看时,灰色的廊柱和黄色的墙体给人一种岁月的沧桑感,谁知内里的奢华装饰和豪华布局却令人频频感叹。
  这哪是一座教堂,分明是温馨的宫殿。
  我不是东正教徒,也不是天主教徒,更不是基督徒,但内心里仍存无尽的敬重和真诚。我曾刻意寻找白梦楠告知的库图佐夫的墓碑和当年攻陷城市的市旗及钥匙,但因语言不通无法向礼拜参观的当地人打听,未能如愿。走出来后,还是绕过长长的廊道,站在了花园边两位俄国卫国战争的英雄库图佐夫和巴克莱德托得塑像前,注目良久,浮想无边。
  站在这里东望,可以看到数颗洋葱头顶的基督复活大教堂。这座为纪念被剌身死的亚历山大二世而建的教堂,建筑风格与周边的古典式建筑物反差明鲜,远看去轮廓俊美,装饰艳丽,瓷面的葱头圆顶色彩斑斓,在阳光下闪烁神秘。
  一步一停,步步迟缓。转身之间,两座教堂一前一后,似乎都在叙说我听不懂的语言,但我的心异常宁静,因她们的古雅,因她们的庄重。
  圣彼得堡,短暂的旅程,从古典开始,到古典结束。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