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香风留美人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离离的雨,下个不停,许是老天迎接我的礼物。
  
  每天都要出去步行,想尽快熟悉鹭岛的风土人情、商圈夜景。岛内的车很多,据说年年快速递增。大概是买房子的人愈发的少,于是买车的人愈发的多了。乃车和房难于兼得,无奈舍房而取车也!观者可见,小区里总是没有车位,有时竟连路边的车位也被某些刁钻的物业管理员充公为私,据为己有;上下班的时间坐公车,路上得花半个钟头,停车再花半个钟头,于是就愣愣地迟到了;路上到处堵塞,岛民们习以为常。传说有些路段堵车时,司机可下车到旁边的咖啡店翘个二郎腿,喝杯拿铁,啃几根洪濑鸡爪。然后再回车里继续等,种种传闻,唯推“堵城”呼之欲出。岛内绝大部分地方禁行摩托车、电动车,于是公交车异常的多。有BRT专线,是在天上跑的公交车,车费比地上跑的还便宜五毛钱。有次专门去尝试一番,看着下面长长的车队,再看看车里乘客的表情。大家潜意识里感觉异常的舒畅。“堵”,大抵是初到厦门的人最直接的感受。然厦门当然有美的地方,如同这里约定俗成的车让行人,坐让老幼,随处可见。
  
  筼筜湖的夜晚很安静,特别是雨天。湖滨的树,被雨淋的一身湿,瑟瑟地伫立着,像雨巷里结着愁怨的姑娘,没有丁香花的姑娘。路上没有几个行人,大概少有像我这般走在雨中的闲人了。湖边有许多咖啡屋、文艺小场所,灯光幽暗,气质靡靡,是幽会的好地方。湖上甚是漆黑,唯有鱼光点点濯濯。湖风袭来,有浓浓的腥臭味。这湖是通海的,可惜竟没有海的清风,也没有海的影子。倒是蓦然地幻化出无边的空寂、凄凉。风一吹,雨渐凉,我微薄的衣裳似乎开始颤抖起来了。
  
  在这一瞬间,我竟然起了惶恐之心。在这陌生的城市里,仿佛我所看到的,都是记忆力的片段,然而这些熟悉的片段却是我从未看到过的,它们来得如此突兀、怪谲。于是我愣愣地、孤独地感受起这冷冷的雨。这离离的秋雨,就像下在我的心底,深处。
  
  这雨也曾下在万千人心中。纷纷的雨,在故乡的海岸,点点落在浪花间;在森林的风声下,飘落在凌乱的野草里;在夜空的明月里,挂在木麻黄的树梢,蹒跚在雨厝的屋檐。下雨的时候,也许母亲正在屋檐下等待清晨的雨水,也许姐姐还在守候那朵未开的太阳花,也许海在远方低吟,也许风在窗外悠悠游走。也许堂弟的纸船飘荡到漫漫的池塘里,那只神秘的大鲫鱼跳过水莲的花蕊。白鹭躲在苦楝的阴翳下,太阳沉醉在桃花的红颜里。也许,雨幻化成了一场太阳雨,下了整整一个下午。这雨,这太阳雨,都是梦中的雨。雨里有思念,雨里有寄托,还有某些朦胧的向往。
  
  下在城市里的雨,有几分相似?就像雨巷的丁香花的姑娘,总是朦胧的。欲言还休,欲说还羞。
  
  有时雨下到了中山路上,行人躲在骑楼下,消失在眼帘里。雨停了,夕阳出来。人也回来了,在夜晚,人潮汹涌。也许美食总是让人心动的,胃口也动了。这里是厦门有名的小吃街。大而美的羊肉串,用长长的竹签穿过,显得异常吸引人;有汤婆婆的四果汤老店,门口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好不容易买了一碗,发现味道确实一般,只是买到的心情异常的好;还有鼓浪屿的爆烤鱿鱼,汁多味鲜,酱料香美,让客人用纸牌等号,创意让人有印象。在台湾美食街上,海鲜充斥。海蛎,鲍鱼极其肥壮,却是不油腻的。促销员服装绮丽,叫卖各有千秋。名牌服饰店、装饰店连成整条街,能够满足所有爱时尚的女孩子的需求。有一家必胜客很巧妙地融进本地的建筑风情中,颇受欢迎。倒是两边无声无息的老房子,竟淹没在这些浮华的尘嚣里。看那骑楼,愣愣的伫立在行人的眼界外,俯视着。她的窗户也许就是她的眼神,她的冷落也许深深隐匿着她的深情。她清白的面孔,应该一尘不染,只是脚下俨然一片狼藉。她于是该继续沉默下去,继续等待下去。很多老店,有的已经经营不下去了,有些已经改头换面。在这个霓虹的夜里行走,会看见许多美丽的女孩。她们低着头,有一身长长的头发。当你注视着她,她或许会抬起头,再让长长的睫毛掩盖那一丝的笑意;当她邂逅你的眼神,也许有一丝甜美的阳光悄然绽放给你的眼帘。她的眼神是迷离的,在夜色里,让人猜不出,看不透。有孤独的,有安静的,有些许的惊讶,也有无边的羞赧。……偶遇的过客,匆匆地成为永恒的行人。就像雨荷上的露珠,留下一道轻轻的暗痕。
  
  云渐渐的淡了,雨藏匿了踪影。有阳光,从天上来,从山上来。
  
  岛内有很多山,都不高。从观音寺门进,可得仙岳山。庙和香火都掩映在香客的心里。我却不是香客,没有足够虔诚的心,只是带着好奇去观看一切。在气势恢宏的大殿外看到许多香客朝着墙边一处花花草草拜拜,甚感疑惑。大殿内有精美的木雕千手千眼观世音。带着平和的眼神,倒是手里握着的东西很复杂:拂尘和战斧,佛书和封印,等等,有着奇妙的对立。殿前屋檐下有一组极尽繁杂精妙的雕龙,让人叹为观止。待要离开大殿,恍然发现那花花草草的后面赫然有一尊白玉卧佛,侧身卧着,右手支着头,望着过客。他隐藏在玻璃隔间里,就如同在生活以外。庙后的山路阶梯不高不陡,倒是有点下垂状,爬起来费劲,却满足了我的征服欲。一会儿爬到制高点望湖台,看到一架飞机在远处缓缓飞着,像一只白鹭,负着朝阳,越过高楼林立,海桥大道。继续走了一会,到了天竺山土地公庙,寺庙间依旧是人潮涌动,香火弥漫。
  
  在厦大校门前回头,可得另一处闽南佛寺圣地,即南普陀寺。山门上的对联写得很美,可惜忘了内容。门口有一个穿绿色军大衣的小贩,提着两只鳖在吆喝,对着夭折的买卖破口大骂,样子极嚣张,活像门神。过山门后有一排挺拔的树在海风中发出沙沙的声响。这树长得颇为奇特,分叉仿佛是从主干上突然暴走而出,突兀,充满力量。而叶子在寒风中却如此苍老斑驳。不像其他的树,这树上面看不到一只鸟儿。……刚走进山门,就听到导游在介绍这树:菩提树。此时,寺庙里隐隐约约传来和尚的佛歌。
  
  阳光时有时无,游人如织。天王殿前有一个池塘,里面布满了枯萎的荷枝,枝干上有密密麻麻的刺。许多小乌龟栖息在枯黄惨败的荷叶上,巨大的鲤鱼、草鱼在水里巡游。天王殿平静地倒映在水面上,纹丝不动。有鸽子如同白云,在飞檐上游弋。在天王殿前的小池里还遇到一只游得逍遥的大乌龟,背上青苔长得很茂盛,也不知道长了多少年了。
  
  佛歌一直不停地传来,但一直找不到唱歌的和尚。行走的和尚很多,挥起宽大的衣袖,能生风。我怀疑那歌声就是从那袖口里生出来的。
  
  天王殿里看到了四大天王分立两边,大而凶。中间弥勒佛笑得很开心,韦驮菩萨扶杖而立、玉树凌风。香客很虔诚的跪拜,各取所需。白天倾听芸芸众生纷纷扰扰的祈福心愿,想必神明会很忙碌,很烦躁。到了晚上也不得安睡,神明们得拿起算盘计算白天香客们点了几支香,烧了几张金箔,许了几个愿望,一一核查落实。何奈香客太多神明太少,且愿望太多能实现的太少。大概因为索取的永远比给予的多。神明藏匿着这些不为人知的烦恼,继续忙碌着。
  
  殿后还有殿,大概是一个殿远远不够用,因此盖了这么多的殿。后面有山,秀丽,但人工痕迹太重,失去了山的原始味道。此山只有两百多米高,也有很多人累得气喘吁吁,大抵是胖子和女子居多。有一位独脚艺人站在山顶吹箫,那音乐是凄美的,勾起了我的某种感触。于是我站在崖端静静地听着。远处的海面上水光接天,有着深秋浓厚静穆的色调,天上的云朵孤零零的,越来越淡,越来越轻,直到消失在蓝空里。一曲终了,我却已不知所踪。但心里却渐渐和暖起来。因为就在那一刻,有太阳光轻轻地走进我的心里。岩石上生长的野藤,攀爬在狰狞的崖壁上寻找阳光,让人坚定。山亭有对联曰:“云影波光天上下”,可悟豁达。
  
  当夕阳西落,有海潮传来,让我继续行走。
  
  几年前曾经在厦大的海边沙滩上睡觉到天亮,日出时,有几个老人在浪涛间游泳。那时是夏天。此刻却是深秋,夜空上没有星光。演武大桥在高高的空中像一条凝固的水流,蜿蜒着伸向远方。我走在沙滩上,右边是熟悉的海浪声,一阵又一阵,亘古不变。远处隐约有低吟的声响,大概是无名海神的鸣唱。有时会遇到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沙滩深处,兀自冥想。随处可见情侣坐在树木间的长凳上,耳鬓厮磨。还有快乐的一群人,在大排档里喝酒猜拳吃海鲜。
  
  走在这静静地海滩上,能听见沙子蠕动的声音。像是回忆;像是沙洞里一只偷偷探出头来的“小沙马”(一种穴居螃蟹);像一条绵长的气息,不知来自何方。而左边的丛林里掩盖的就是颇有盛名的厦大,明明灭灭的楼群灯光闪闪烁烁,也许里面蕴藏着什么美的东西,在夜里却不甚明了,也许是至美的所在,也许什么也没有。只能改天再去探访。
  
  经常在市图书馆看书,我喜欢这里的氛围。在经济类的书架前寻找职业的真相,在历史传记间成为英雄的幻影,抑或孤零零地游荡在天涯地理间。……我已然变得习惯而平静,甚至能够在课桌上睡着了。到晚上7点五十分,音乐响起,也就起身离开了。
  
  后记:来厦三月,历经淫雨和风,光怪陆离,人事动荡,心境沉浮。百感于斯,遂得此文。观鼓浪影城,甚是失望,无记录。2013年11月03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