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方言趣事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我所打工的小店,算上老板只有十几个人。
      由于老板的人性化管理,我们这几个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和来自不同地方的人,相处融洽亲如家人。这不,小赵家媳妇刚添了一个小千金,都抢着替她取名字。经过一番商讨,一致决定叫“赵骁薇”,因为今年是马年,“骁”带马字旁;马儿喜欢吃草,而“薇”带着草字头。
      这天,天气阴沉沉的,几人无所事事又凑在一堆讨论赵骁薇。不知谁问满月去姥姥家住几天,我脱口而出:“这还有啥讲究的?想住几天住几天呗。”四十多岁的刘婷大姐瞪着眼睛,看着我说:“什么呀?!你家孩子刚大点儿,你就忘了是吧?住四不住五,住五妨他姑。住五不住六,住六妨他舅。”
      大家一脸茫然,突然我想起刘姐老家是邯郸的,就对她解释:“那是你们那儿的规矩,我们不计较这些。我们这儿有句‘姑姑袄,姨姨裤,妗妗花鞋拦住路’,也就是说刚出生的小孩子只要穿上姑姑做的棉袄、姨做的裤子还有妗妗做的鞋,就能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的长大成人。”
      大姐像是若有所悟又像若有所思,说:“对,对,我们也有这说法。可我刚才说的是满月的小孩子去姥姥家,可以住四天绝对不住五天,要不然会妨他姑。要是有的孩子没姑,那就住五天,可必须在第五天回自己家,真要再在姥姥家住下去,就会对他舅舅不利。”
      几个没结婚的小弟弟,听我们这么说,都是一脸不可思议的样子,只偷笑不发言。
      说话间,老板和张秀香大姐也加入了谈话。这个说“满月当天孩子去姥姥家时,脸上还得涂点黑,从姥姥家回时戴点红,辟邪气”,话音未落那个又接过话头,说:“这刚出窝的孩子还得有人抱有人接呢,不记得那句话啦?——姥姥抱,妗子接,孩子活到八十八。对了,还有东碰西碰孩子大人不生病、碰碰姥姥家的水缸,长命百岁不生口疮……可哪个人活一辈子嘴巴不上火的?”
      正侃的忘乎所以,天上掉下雨点来,这下谁都顾不得继续闲扯,有的忙着收拾货物,有的忙着推车子。这时,年龄最小的汪洋,边推着他的电动车上台阶,边喊:“下雨嘞,溅泡嘞,姥娘在家捏包嘞……一、二、三,上……”
      秀香大姐问他说的什么,汪洋放稳车后,又把嗓门抬高重复了一遍。我听完后忍俊不禁,就跟秀香姐说:“天下雨了,雨点儿落下来地上或路上就会有水坑呀。有的人家还会用水桶或洗脸盆接雨水,小孩子们贪玩扔小石头不会溅起水泡呀?下雨天姥姥下不了地、出不了门,就在家里不是包饺子就是蒸包子,给孩子们解馋。是这样个意思吧?汪洋。”
       汪洋连连冲我竖大拇指。
       刘婷大姐慢条斯理的问:“不是吧?凭什么只有姥姥在家包饺子,奶奶就不能?”
       她这一问,我们先是全傻眼,继而你说“能”、我也说“能”、还有的说的更在理——“会做饭的都能”,说完你望着我,我望着你,轰然大笑时天已放晴。
       看来“十里地风俗不同”,这话不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