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 逝水之香

2021-12-24抒情散文黑龙江小龙女
——读书笔记二则一、冰心:掌上的小翠鸟《我梦中的小翠鸟》这本书收录的是冰心80岁以后的文字。以前我只接触过冰心的《繁星》和《春水》,是泰戈尔《飞鸟集》的中国版,也许跟年龄、心境有关,学生时代临近毕业对此类情怀文字的如醉如痴,现早已经无处可寻……
       ——读书笔记二则
   一、冰心:掌上的小翠鸟   《我梦中的小翠鸟》这本书收录的是冰心80岁以后的文字。   以前我只接触过冰心的《繁星》和《春水》,是泰戈尔《飞鸟集》的中国版,也许跟年龄、心境有关,学生时代临近毕业对此类情怀文字的如醉如痴,现早已经无处可寻,时间是可怕的,它的流逝改变许多,让爱与恨都面目全非,连变化都不由自主。   书中的自传式系列文章,用优美地文笔叙述着自己的青少年时代。回忆和悼念故人的文字,文笔淡淡的,对人生的挫折遭遇,叙述起来的口吻很安静,缺少在此情境中可以想象的奔涌感情。待悼念林巧稚大夫,老人却少了伤心,明确表示,她的去世“跳”出很久以来的身体痛苦的力不从心,难道美人和将军一样?世间是否不应该看见她的晚景?   编者在序中引用老人自己的话说:“年轻时感情丰富,写作时容易把感情铺叙出来,这就是所谓的绚烂;人老了,感情经过了筛选,就凝聚起来了,写文章就越来越短,文笔看似平淡,实则内蕴辣味,深含着对人生的思考。” 确实这样,新陈代谢,生老病死的不可阻挡,涉过岁月,笑看风云,坐看云起的切实感受与经历,思考让人生活出了一份淡然,唯有像梦中立于掌上的小翠鸟,一如继往地唱着动听的歌。   读后意犹未尽,便去网上查她的文集,终于找到一个全集网址,但是字很小,排版又密,看起来吃力,天气热,坐在电脑前瞪着眼睛注视着显示屏,不知不觉就汗流浃背……   年轻的冰心,教会学校的教育给她的作品定下爱的基调,文字清丽,绵软而婉转,父母亲情、同学之谊,寥寥数笔,“未成曲调先有情”。个人以为最好看的文字,是抗战期间以男士为笔名发表的“关于女人”系列。作者用自己的视角去关注身边跟自己有关或者无关的女性,《张嫂》、《我的奶娘》用她们的遭遇或者经历,揭示社会、时代变革对普通人物命运的影响和塑造。《我的朋友的母亲》思考、探讨着男人、女人对婚姻家庭的义务和责任。   收获必然以另一领域的付出作为代价,梦碎不一定是坏事。在抗战后方的大西南,有人的生活是难民状态,而《我的学生》这个聪明的太太则把逃难操持成一家人的乡村之旅,仿佛在幽静别墅隐居和度假。《我的同班》让爱的神圣散发纯美的光辉,似雨后荷叶滚动的朝露,在阳光下闪着圆润的光。毕竟如此聪明的女人极少,多数像不被发现的珍宝,连刻骨铭心的痛都是淡淡的,《我的邻居》的生存状态,像粘在蛛网上的苍蝇,连本能的挣扎,都木然了。   一个女人如何找准自己的价值,《我的母亲》让平淡无奇的生命散发出柔和而眩目的神韵。爱情是人类的最美,作为避风港的婚姻是归宿也是开始。写三个弟妇的文章,两个同路人的扬帆远航,欣喜海上的风平浪静,更把迎击狂风骤雨的恶劣,作为挑战。   迷茫的、意气风发的、得过且过的、人间百态中的女人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依然没有逃离宿命,换个布景,我们身在何处?掌上的小翠鸟又将飞向何方?
  二、像汪曾祺一样生活
  读汪曾祺之前,我有种没来由的偏见,生活的平静不过是平淡的翻版。某些诗情画意不外乎是敏感之心对外物变化的折射——“少年不识愁滋味,未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病呻吟吧!   但是汪曾祺的文字,却让我明白,决定一个人生活的品质,需要渊博的知识,独特的视角,恬淡的心境、深邃的思想等众多崇高因素。于是,他身边的花鸟鱼虫、人间草木都拥有了新内涵,被赋予诗意般的新生命。葡萄的一生,许多繁杂的农活步骤对照葡萄的甜美滋味来说是毫不为过的,关于葡萄,便有一个细致的月令。而家乡、昆明的水果、花草在笔下散发出的香气,穿过岁月依然幽香,《草木春秋》《淡淡秋光》《花园》等是一幅幅重彩,被寄托了故乡情思,年少的趣事或是狡黠的恶作剧,都不禁令人莞尔,对逝去岁月的缅怀或者追忆,叹流年,惜今朝的热烈向上。围着火盆,家人闲坐,灯火可亲,让日子蒙上一层诱人的色彩。往往热爱是最好的滤光镜,似多情人彼此痴痴的情话:为了爱情,请多记得我的好。   君心似明月,多风沙的北京,住过七年的昆明,曾经的往事淬成风中的流香,多少苦中作乐——用胡萝卜充作水果,以卖旧书解决的“断炊”之乐,难以为继的尴尬,泡茶馆的劲头依然如醉如痴,躲避轰炸的跑警报……更有美丽的翠湖。在国仇家恨的缝隙中,作者笔下涌现的竟然是一种温暖的生活,令人置信地散发出阳光的香味。中国人的生于忧患,“儒道互补”的精神,具体来说是作者本身的人格修养,在任何猝然而来的灾难前“不在乎”,这样的胸襟和气度,决定了文字的基调。   十年浩劫的经历,不亚于黑暗恐怖,作者经历了下放、改造、为土豆画图谱等与文学创作牛马不相及的劳动之后,被当作“控制使用”的右派,在北京京剧院工作。让国人娱乐10年的样板戏诞生了,那段至今脍炙人口的唱段——“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被各类人物的不同嗓音演绎。他的《自报家门》、《随遇而安》、《自得其乐》、《旧病杂忆》,他乐观、伺机而动、他像潜伏的春天,只为等待那声惊雷。   苏东坡的“人间有味是清欢”,道出生存本味。诗、书、画、菜、饭、茶,是生活的必需、内涵和点缀,而如何调和、布局、活出滋味却是大有学问。汪曾祺的写写字、画画画、做做菜,这三点爱好,让我们读到《肉食者不鄙》、《四方食事》、《宋朝人的吃喝》等系列美食美文,原来吃的文化博大精深,绝不是今天某些人的嘴猛、胆大、敢吃新奇古怪,飞禽走兽,甚至果子狸……   像汪曾祺一样生活,跌宕中有大智慧,融奇崛于平淡,纳外来于传统。一生明朗、丰富。   我的好朋友们,还等什么?别辜负这良辰美景。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