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原创] 站在残墙背后

2021-12-23抒情散文陈洪金
站在残墙背后的是我的朋友木祥,在他的长卷散文《丽江斋女》的引言里,配了一张照片,木祥就站在照片里那一段风蚀了的残墙背后,头侧着,向右,望着远远的地方。那个影子,并没有让我产生过多的感受,最吸引我的是他身后那段残墙。是的,木祥作为我最亲近的作……
  站在残墙背后的是我的朋友木祥,在他的长卷散文《丽江斋女》的引言里,配了一张照片,木祥就站在照片里那一段风蚀了的残墙背后,头侧着,向右,望着远远的地方。那个影子,并没有让我产生过多的感受,最吸引我的是他身后那段残墙。是的,木祥作为我最亲近的作家,我们的出生地,是同一片长满了水稻和玉米的地方,我很多时候,我们能够坐在一起,彼此对视着,平静地说着各自的文学创作,彼此都早已熟悉了各自的长相,即使上闭上眼睛,都能够把对方的音容笑貌一毫不差地回想起来。
就是因为我和木祥同出于一个地方,在他的文字时,我总是能够找到我在童年时期的一些记忆片断。比如在他的书里那张照片中那段残墙。   通过那段残墙,我回到了故乡,甚至会很轻意地把童年的时光,如果森林里落在地上的黄叶,一片一片地拿到最近的记忆里来,仔细地翻看。残墙在故乡是很普遍的景象,我不曾把它们忘记过。那些由褐色泥土垒成的墙体,原本是筑起了一个可以用来遮风挡雨的空间,人们在院子里来来往往地生活走,春天的花朵们把它覆盖成了花墙,秋后的淫雨整日整夜地把它们淋着,那些墙壁,只要有人的存在,总是会很坚强地挺立在那里,弥漫的炊烟,在阳光里流动着,那些泥墙仿佛一个怀抱,围成了一个家,孩子们长大了,胡须从他们的腮帮上渐渐明显,一场又一场婚姻,把生活连结成了结实的绳子,捆扎在一起的家族,围绕着那些墙,充满了喜怒哀乐。   人生如同流水,随着时光的消逝,渐渐地就离开了厮守了若干年的地方。木祥和我都是在那样的用泥墙筑成了院了里长大的,同样,木祥离开了他的父亲给他留下的泥墙和院落,我也离开了我父亲给我留下的泥墙和院落,我知道,我和木祥,都是各自家族的继承人,但是,我们的父亲们,并不能阻止我们越来越远地远离故乡。我们原本应该在故乡继承下来一个院落,在那里面娶妻生子,在村子外面的田野里,耕作,在低矮的屋檐下,掌灯读书。但是,我们的离开,导致了那些让我们欢快地度过了童年的院子,在村子里渐渐地衰落下去,因为没有足够的人烟,渐渐在变得荒凉了。   那些泥墙,再也不能抵挡风雨和岁月的侵蚀,泥土地一块一块地悄悄剥落,甚至倒塌。我想,木祥在写他的那本《丽江斋女》的时候,多次回到他的村子里去,一定也会独自一个人站在原本应该属于他,原本应该由他的驻守的院子里,心潮起伏,思绪澎湃。但是,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使我们不约而同地离开了我们的村庄,无数次在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地方停下来,把家构筑在异乡,甚至让我们的孩子,在他们逐渐长在的时候,讲着与我们明显不同的方言,等到带着孩子再回去的时候,村里的人们看着我们,很多人再也认不出我们曾经是那里的人。渐渐地,我们成了村子里的外乡人,连孩子也成了外乡人。我不知道,木祥是否也在内心深处暗暗地问自己:我的故乡究竟在哪里?
  只有那些残墙才能够为我们作证了。除了它们,很多人都不会承认,我们曾经在那些村子里,如同滇西北的植物们一样,朴素而倔强地生活着,并且成长起来。在故乡的残墙面前,它们才是我们永恒不变的朋友,只有它们才会把我们当成了知心的朋友,任凭时光怎样流逝,它们都会成为一种见证,当我们扪心自问的时候,在冥冥之中告诉我们,那里依然是我们的故乡。正因为这样,我们应该感谢那些残墙啊。   但是,岁月的流转之中,风雨始终在不动声色的洗刷着原本就已经非常残破的泥墙,它们迟早会在村子里消失,并会被村里人在原址上建起崭新的建筑,过着越来越富足的生活。那么,等到那些残墙也消失了的时候,我们再回到村子里去,在村道上遇到的那些人,谁来告诉他们,我们是什么人,到村子里去做什么?   我只能有思念故乡的时候,面对着木祥的那张照片和他的照片里那段残墙,写下这短短的文字。木祥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