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或称写景散文,指以描绘景物、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的散文。富有情感是所有散文的共同特征,但与其他散文相比,抒情散文情感更强想象更丰富,语言更具有诗意。

  • 一元压岁钱

    一元压岁钱 作者|戈草过年了,又是一个循环的开始,所谓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一年又一年。古人的发明创造是充满智慧的,过年也是一样。试想,如果没有一年又一年的过年仪式,让日子就这样无穷无尽的继续下去,那是多么的恐怖无望,永无止境的劳苦、永无止境……

  • 老鼠来电

    年前的一个中午,沐浴着冬日暖阳,骑着单车正在大街上晃悠呢,忽然手机铃声响起。一看是陌生的座机号,迟疑了一下,想想反正不花钱,还是接了,结果对方亲热地喊出了我的名字,一下子没反应过来,疑惑中分辨着声音,对方何等聪慧,立马自报家门“我是老鼠啊”……

  • 父亲两题

    一、父亲想当作家从东北搬到承德,父亲给自己隔了一个书房。父亲说,他想利用这个书房,晚上下班没事的时候写点东西,也学着当一把作家。父亲文笔很好,字也好。以前在东北工学院上大学的时候,父亲就经常写一些文字投给当地报社,还负责学校年级的板报,每月……

  • 我的怕与忧

    因为爱自己,所以认真地解析自己,为的是让一颗心,真正的安静下来,让一个生命,真正地从容下来。大千世界里的苦难太多了,我们需要这样的自我温存。 ……

  • 殊死斗争取得胜利(家乡的抗战之四)

    殊死斗争取得胜利(家乡的抗战之四)1944年六月九日,侵华日军占领舞阳。这一天对家乡父老兄弟来说,是个刻骨铭心的日子。这一天标志着他们开始了地狱般的被奴役和杀戮的开始。也是这一天,握贯了锄头的大手拿起了刀枪,家乡父老开始和入侵的日本鬼子展开……

  • 元宵节里的温馨

    元宵节里 “吃汤圆” “打灯笼”中国节庆文化中,吃文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元宵节吃汤圆是我最大的念想,民以食为天吗?上世纪七十年代,西北多数地方还处于饥饿状态,哪个不为嘴呢!元宵节就该吃汤圆了,传统节日习俗嘛。关于“吃元宵(……

  • 说鬼却不见鬼

    说鬼却不见鬼
    文/匡建华   小时候经常听长辈讲鬼的故事,讲来讲去,好像就是人或动物的模样,听别人讲的次数多了,就在脑海里打下了印记,特别是一个人晚上怕出门或怕一个人呆在家里。    几十年过去了,始终没有见到鬼,也就忘记了鬼。可近来身边……

  • 汀儿旅行纪

    汀儿旅行记某一日,汀儿突发奇想,带着儿子小名一起去旅行。 回家的路 汀儿和小名早早地走出家门,去森林里的一个村落。在茫茫山林中的这个村落里,孩子们欢天喜地的玩耍着,嬉戏着。小名很快就和小朋友们熟悉了。不久就和小朋友们一起去玩耍了。汀儿孤独地……

  • 伤痕,是岁月的勋章(外一篇)

    散文随笔伤痕,是岁月的勋章(外一篇)早晨的阳光,并没有任何的惆怅,带着希望,还有渴望,俯瞰着大地,展开了一天的足迹。而我也在静静地走着,静静地在日子的脸上走着。这就像是少年的我,童年的我,从来就没有想要受伤,也从来没有想要留下惆怅,只是想也……

  • 火车上的安娜

    火车是有翅膀的。我看见了火车的翅膀。火车枕着锃亮的铁轨,如同踩着风火轮,飞快地滑行,有飞翔之美感。如此严谨精密的布置当中,有一些我看不懂的因素。如果说,铁轨对于火车,如同血管对于身体,是火车天生的壮硕有力的翅膀的话,那么我怀疑火车还有一对绰……

  • 一个乡村老人的日常

    母亲去世后,家里的常住人口就剩下哥嫂和年迈的父亲了。大前年冬天,侄女生孩子后,嫂子又到西安帮她带孩子,家里的常住人口就剩下80多岁的父亲和50多岁的哥哥了。两个大男人,一个大院子,还有一只大黄狗。哥哥住在前院新房子里,父亲住在后院土坯房里,……

  • 环形街(下)

    为什么执著于单纯呢?我转而又想。知识分子不以单纯为美德,包括作家。作家是我对功成名就的写手和广大文学从业者的统称。随便打开一本书,都可以看到类似的说法。“作家都是具有双重人格的非常幸运的那一类人”,他们兼有这样两种人的精神而不冲突:一种是现……

  • 努力,给心灵一个像样的解释

    2019年,怕与忧断断续续地贯穿了我整个春节。春节成了一件与我完全不搭的宽松大褂,它吃它的肉,放它的炮,红火着它纯属仪式的红火,热闹着它纯属仪式的热闹,仿佛与我无关,不,是真的与我无关。因为穿着这样一件大红的中式大褂,我脸色依旧那么疲惫,眉……

  • 追风的狮子(二)

    一双,两双……诡秘毒恶的眼灯,阴煞煞地在耀动,在逼近,燃烧着饥饿之火,鼓胀起嗜血狂欲。仿佛已听到嘎嘣声,我那脆生生的骨头已化作钙片。腿抖颤得厉害,一股热乎乎的尿液不合时宜地滴沥而下。生命的帐号即将被注销。脑海里不断映闪着这群“掏肛大师”围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