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桥的一头另一头

2021-12-23经典散文
[db:简介]


      一条河流,把村子和工厂分隔成两半。一座桥,把分隔成两半的村子和工厂连接起来。河流和桥,却不是分隔和连接那么简单——桥的一头,是工厂的车间厂房和闲散纷落的小半个村子,桥的另一头,有工厂总厂的办公楼、集体宿舍和部分家属楼。因河得名聚集成规模的村落里,分散着工厂的子弟学校、医院、商店、平房家属宿舍。这种互相分隔又互相渗透格局的起因和形成,平常人一下子说不清。
      
       据厂里的一些老人们说,早年间这条河上是索桥,两边的扶手护栏,是我们现在拔河比赛用的粗麻绳,河面铁链子上搭着的木板,没有两块是大小形状相同,间隔最宽的板缝能放下大人的一只脚。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索桥上全铺了四方见棱的木板,工厂在河的南岸修建起来,几年后,桥上的热闹停息下来。七十年代末,木板桥变身成预制板桥,山南海北的人重新聚集,沉寂多年的工厂又开始汽笛嘶鸣,不断有冒着滚滚浓烟的烟囱,竖立起来,指向天空。大约十年之后,桥的重新规划修造提上议程,工厂出资建成钢筋水泥的大桥。桥的所谓大,也只是与从前的和当时当地的桥做比较。平整的桥面,水泥的桥柱。桥的一头到桥的另一头,有两百多米,接近三百米。
      
      我参加工作那年,第一次走在这座桥上,感觉它和许多地方的桥没什么两样。四处打量张望,见一年轻男子推辆平板车,车上坐着个穿黑兰色棉大衣的女人,头脸裹得严实,露一双乌溜溜的眼睛,车轮刚挨桥头,女人轻拍怀里小被子包裹着的婴儿,嘴里念念有词:咱回家了。这是桥啊。乖娃和爹娘回家啦。男人微红着脸,重复女人的话。走一截,念叨一遍,慢慢过了桥。
     
      起初我住集体宿舍,每天要走过桥去,到桥的另一头的工厂里上班。那时的业余生活比较单调,有空没事,便四处游逛。村子的房舍围绕着唯一的一条主街错落排列,四通八达的小胡同迷宫一般。小狗趴卧在木板门前直竖着耳朵,老猫在高高的院墙头踱着方步。矮墙上方树枝探出头来,顶着粉白的几朵小花。有一次,远远地循着气味而去,胡同拐角处,土灶大锅里土黄色略显绛红的醋浆翻翻滚滚,青衣黑裤的小脚老奶奶停下手里的活计,和我互相打量。那个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外来者,叨扰了她的清静。
      
      更多的时候,顺桥头两旁满是野草的小道下去,跨过坎坎塄塄,穿过小杨树林。河滩土石地,杂草丛生,偶有几块拾掇得不错的田地,种着些土豆或玉米,像是给河滩打了一小块又一小块别致的补丁。趟过草地,到河岸旁的石头上去。河面是宽阔的,水的来处和去处尽头是相似的山峦,脚边的河水清凌,哗哗啦啦,不知不觉整个人缓和下来。厂里村里的小青年儿谈恋爱,大都在河边闲耍过,暗夜里风吹树林碎叶窸窸窣窣,水面上的闪闪粼光映衬着天际的一轮明月。婚后搬出集体宿舍,再过桥去,大都是去厂部机关办事。
      
      有一年,桥一头的村子里过节,变兰邀请我们过桥,去她娘家吃席看戏。村里人在那天,请亲友吃饭看戏赶集,和传统的年节一样重视。也是那一年,披了大红花的小轿车,从满桥的锣鼓和鞭炮声中缓缓驶过,停在厂部办公楼前,鲜花,掌声,笑脸,奖杯,很多年后回忆,还是会让人感慨。那年工厂在逢年节例行的应酬慰问之外,给了村子一笔污染治理费。村民第一次按户分得米面油和过节费。照例是搭台唱戏,因节而生的临时集市,由原来的一天延长至三天,十里八乡的人们,邻近县市的商贩们闻讯赶来,呼朋唤友,人欢马叫,桥一头和桥另一头的人们,迎来送往,看上去一派融洽。
      
      变兰娘说,俺们村的人,过去是听着你们厂子上下班的大喇叭,去地里干活,收工回家的。我师傅说,我们厂的人,过去下了班爱在你们村里溜达,闲着实在难受。 变兰爹和我师傅是师兄弟。我师傅带一帮人,盘腿坐在变兰家的炕头,嘻嘻哈哈说笑逗趣。我们按当地习俗带来的罐头和鸡蛋堆在高低柜上,麻将摊子支在屋地当中。变兰的娘是本乡本土,嫁给桥另一头来自河北的变兰爹。男人在工厂上班,女人守在村子里伺弄庄稼。九一年工厂扩大再生产,征用了紧靠工厂东门周边的土地,变兰和她的两个兄弟同村子里的许多年轻人一道,从桥的一头或另一头农转非进了工厂,成了我的工友。

      我和变兰在院子里择菜。变兰说,今天的菜是她爹骑自行车去市里买的。见我诧异,她又说,菜地里种的黄瓜发苦,自家人凑乎着能吃,不能用来招待客人。我问那黄瓜怎么就发了苦呢,她说可能是水不好了吧。我们手上的菜洗了又洗,涮了又涮。厨房里掌勺的大老杨探出头来:变兰,你女婿呢咋不见露面。上班呢,中午吃饭就回来了。呵!丈母娘家请客,他倒会偷懒啊!大老杨开句玩笑,继续挥刀斩骨,案板上的碗碟叮哩铛啷响。变兰的女婿是四川外路人,和我们一个车间。他俩结婚那天一大早,婆家派人把桥两头紧把边的水泥桥柱上,用整张的大红纸包裹严实。我问这个有啥说道,大伙儿也说不清,反正取个辟邪讨吉利的意思。很多年来,桥一头和另一头的人们因子女嫁娶结成亲家,风俗习惯和方言口语已经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当地的讲究和外来的忌讳,很难刨根究底。我和变兰聊着天,偶尔被呼叫进屋,添茶倒水,捏着吃刚端上桌的炸油糕,糕皮上细碎的小泡儿不断地爆裂出油星星儿。

      桥仍在,水长流,许多人和事被时代潮流冲出了原先生存的水域,奔波在社会各处暗流漩涡里。一晃又是许多年。凭借着彼此熟悉的气息,满大街滚滚的人流里,我和变兰如两尾小鱼儿又一次相遇,我们翻拣着话语简单交谈。变兰说,她娘家村里新修了一座供奉关公的老爷庙,要在那个古老的节日里开光庆典。村子里是有那么一个小庙,听人说是个娘娘庙,量词用“个”而不是“座”,大概初始是乡村里常见的青石雕刻简朴的神龛,立在荒野或者村巷,周遭的草木屋舍都似得了仙气儿,让眼一明人心一凛。我去的那天春雨绵绵,四下里一片寂静,院墙上方杨树探出新绿,枝丫间鸟儿唧唧啾啾,普通的木板门落锁紧闭。村里人说,只有在娘娘的出生日,才开门接受香火和布施。细想起来,桥的一头另一头那么近,自己却没有踏进过那个庙门。

      变兰抓着我的手说,过节那天来吧,回来看看聚聚。我推说忙啊回不去。我和她嘴里的回来与回去,应该是很简单的一件事——从市区到变兰娘家的村子,也就半个小时车程。原先跑这条线的是公共汽车,后来是个体运营的小巴,途经工厂南门,从工厂红砖围墙外的马路上环绕,经东门,到北门。过桥。在工厂的总办公楼停靠。随后飙至村子里的终点站。现在跑的是崭新的电动公交大巴,不知什么时候放弃了从那座钢筋水泥的桥上驶过。屈指算来,离开工厂的二十年里,我还是回去过的,有时在桥一头的工厂门口下车,有时在桥另一头的厂部办公楼下车,先是随大流办理下岗手续,后来是独自讨要拖欠工资。

      从变兰口中得知,村里先有个娘娘庙,又修了爷爷庙,一直以来相安无事。近几年村里陆陆续续老了不少男人,都是些青壮年,大部分得的绝症,有的走得很快。村子里人心惶惶。有高人指点,说,娘娘庙在村东头,爷爷庙靠西,自古以来,东方要比西方尊贵。地势高低也不对,娘娘哪能比爷爷位份高!商量来商量去,村委会出头,众人凑钱集资,重修新庙,塑关老爷金身,保一方平安。闹腾了多半年,钱没筹够。便又去请教高人,高人黄裱纸上写朱砂字:四方平安。

      高人的确是高。工厂那边,这样的消息,近几年也源源不断传进我的耳朵:我师傅不在了,大老杨、虎虎不在了,某某家属区、某某某家属院,又多了几个哭天抢地的女人:家里的顶梁柱没了,儿女们奔活路的桥塌了……当年工厂资金短缺,村子里的人因为环境污染治理费和污染补偿金,动用铲车推了生活垃圾堵了办公楼大门,双方的人涌在桥头,反目交恶。后来厂子因为各种原因停产关闭,村子里依托工厂衍生的经济链断裂,桥一头另一头的人们,纷纷涌向市区、外乡,谋求生活。如今桥两边的人又一次心想到了一处,很快筹到了预期的钱款。娘娘庙往东另选一块宝地,重新修盖一座庙,关帝爷重塑金身,威仪镇邪。
      那座选定修庙的山上,很早以前便组织青工每年植树,油松、柏树居多,如今早已绿树成荫。站在山顶,能看到那座连接两岸的桥。那座桥,旧扑扑的水泥灰,桥面上有大片的裂纹,麻麻点点的坑洼。桥头石柱上,雕有简单的莲花图形,偶尔被大红的纸张包裹住,地上散落的纸钱已经踩成烂泥。桥的一头,村子里的庄稼地整块整块消失,新农村建设造起高楼,成本价卖给本村村民。桥的另一头,败旧的工厂里,穿旧工衣的人们扛了铁锹,抡起撅头,在原先的花坛草坪上开出一片又一块菜地。

      听人说每年雨季过后,还会有人用钢丝刷除去那座桥每根铁栏杆上的锈迹,一遍,一遍,又一遍刷深蓝色或土黄色的防锈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