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大马哈鱼的洄游

2021-12-23经典散文
[db:简介]


                         

      大马哈鱼你知道吗?这种鱼类有洄游的习性。它们出生在河流的上游,从一出世,就开始昼夜不停地顺水向下游游去,在长途跋涉的过程中生长、发育。当它们到达河流的出海口,身体已长到足够大,器官也发育成熟了,正是一条鱼生命中最强壮、最美好的年纪。可这时,它们不再向大海前进,也不停留在原地,而是掉转头,踏上归途,向故乡进发了。逆流比顺流困难多了,而它们发育成熟的身体恰好能抵抗水流的冲力,艰难地前进。经过漫长的跋涉,度过一个个险滩,一段段激流之后,它们遍体鳞伤,筋疲力尽地回到河流的上游它们的出生地,生命行将耗尽。这时它们交配,产卵,把最后的生命力留给后代,然后平静地死亡。这种习性,就叫做洄游。
      有趣吗,敬佩它们吗?一种有灵性的鱼类,记得故乡的鱼,把生命分为两半,前一半顺水漂流,快乐地享受生活;后一半逆流而上,和生活作艰苦的搏斗。这种生活的选择和我们人类也很相像啊!思念故乡,不惧困难,这不是人类才有的品德吗?我们很容易认为,它们是有智慧的,是一种祖先遗传的本能在引领它们从大海返回故乡。
      其实未必如此。
      鱼就是鱼,鱼没有人的智力。我是这样设想的,不知道对不对。它们出生时顺流而下,是因为身体太弱小,抵抗不了水流的冲击,被河水带走了。虽然路途中它们渐渐长大,可以不服从河流的驱赶了,但是习惯成自然,河水往哪走,同伴往哪走,它们就跟着往哪走。直到河流到了入海口,再也无路可走。而这时它们也发育成熟了。
      那么为什么它们不继续向大海游去呢?为什么它们不在那个宽广的深水里生活呢?像我们有理想的人类一样,向往远方,向往更大的舞台,在那里展现我们的生命,实现我们存在的意义。既然已经拥有了大海,为什么还要掉头回去?来,不是它们的选择,回去,是它们的选择吗?
      是,也不是。我是这样想的,不知道对不对:大马哈鱼不呆在海里,是因为它们是淡水鱼,无法在咸水里生活。大海虽然无限宽广,却容不下它们。没法活命。
      那么它们为什么不呆在原地呢?呆在河流的入海口,在那儿繁衍后代,快乐悠闲地生活?
      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谁也不是大马哈鱼,谁也没法和大马哈鱼交流,问问它们究竟为何不呆在河流的下游,却一定要千辛万苦地回到上游去。思念故乡吗?这种浪漫的想法多半不能成立。鱼就是鱼,鱼没有人的智力,也没有人的感情。以一条鱼的记忆力,当它游到河流的入海口时,恐怕早已忘记了它的故乡在哪里,它是从哪儿来的。一条鱼顶多只能记得昨天的事情,特别聪明的鱼能记得三天前的事情,就很了不起了。
      那它们为什么要回去呢?
      我想,还是一个习惯成自然的问题。它们从一出世就习惯了向前游,生活对它们来说就是昼夜不停地向前游。现在河流到了头,可它们还得接着游,既然生命在继续,它们就得一刻不停地前进。生活为它们养成了劳碌命。可是前面没法去了,前面是大海,咸水鱼的大海,淡水鱼没法活命。那就掉个头,游回去。
      于是它们踏上了归途。然而它们并不知道那是归途。它们多半以为走上一条新的路。以我们人的经验,一条路正走反走,感觉是不同的。鱼也一样。路(河)左边的风景到了右边,前面的风景到了后面;下坡变成了上坡,顺流变成了逆流。既然一切都和先前相反,倒了个个儿,又凭什么知道那条路是我们来时的路呢?凭什么知道那条河是它们来时的河呢?那当然是一条新的路,一条新的河。
      于是它们在人生的新路上走下去了。
      艰苦,劳累,充满危险,和来时的轻松惬意全不一样。但是没办法。既然不能停留在一个地方,那就得走一条路;既然眼前只剩下了这条辛苦路,那就再辛苦也得走。上半辈子养成劳碌命的鱼们,跟着习惯走,跟着同伴走,河水在那儿,它们就往那儿游;用光下半辈子的时间,一直游回了河流的上游,它们的故乡。
      可是它们如何还能认得故乡?它们根本早已忘记了故乡。此时此刻,它们连上半辈子到过的河的下游也忘记了,连那座咸水鱼能活淡水鱼不能活的大海也忘记了。它们只记得这条必须每时每刻奋力游泳的充满危险的新河,它们以为自己是在向这条河的下游前进着。我们知道它们回到了故乡,而它们,却像来到一个新的海洋。浅浅的,平静的,淡水鱼能活的,海洋。
      它们欣喜了,安慰了,解脱了。它们走完了所有的路程,耗尽了全部的生命力,可以交配,产卵,死亡了。
      这就是大马哈鱼洄游的真相。

2017/6/3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