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楼上的兄弟

2021-12-23经典散文
[db:简介]
他一仰脖,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咂咂嘴。道:“故事么,像我们这种低端人士,到现在工作换了最少也有五六种,谁肚子里没几个故事?”眼前的他大概年近四十,鬓边依然有了几根醒目的白发。

  我给他添了酒,道:“不妨说来听听。”他一下打开了话匣子……

  “那一年我到N城谋生,在一个广告公司里做设计,距离现在估计也有十年了吧?……十年不止。那公司蛮大的,在某个大厦的12层和13层,公司大,里面很复杂,每天人影来来往往,勾心斗角,印象最深的是老板,一个五十来岁的胖大女人,经常开会训话,当着面前一群有高学历、有文化的部下标榜自己是工作狂,经常在大庭广众下与女会计披头散发吵成一团,这个不多说了,我做了没多久,就从12楼调到13楼去了。到13楼其实就等于成编外人士了。

  12楼是公司正规军,主打各种平面广告,13楼有两个部门,一个是负责电视台广告,一个是户外广告,搞些写真刻字,相比12楼只能算是零敲碎打的杂牌军了。我调到第一个部门,经历姓赵,是个三十来岁的女子,其他人都管她叫老赵,这部门里有几个帅哥,都是营销员,估计二十多岁的年纪,老赵跟他们关系都很融洽。

  其中一个叫小刘,相貌非常阳光,唯一缺陷是个子才一米六几,他自己有时深以为憾,但他很开朗,常和同事开玩笑。一个姓张,浓眉大眼,没两天就是满脸胡子茬,脸上常挂着憨厚的笑容。我们称之为阿来,还有一个小苏,高个子。同在一楼的户外部门副经理是小谢,刚来的,眼高于顶,也很有趣,他与小刘他们混熟,几次打闹,发现小刘虽然个矮,但力大无穷,似乎小谢吃了点亏,几次卯足了劲与小刘单挑,结果不打不相识,后来发现彼此都是军迷,一下子话题多了起来,很快成为好友。有次小谢回忆他与几个哥们在街头收拾一个狂妄的韩国人,讲的眉飞色舞,小刘几个听得津津有味。

  老赵这个部门是联络一些厂家就其产品到电视台做栏目广告,一天部门开会,小张几个从大老板办公室出来,回到楼上,一脸的不爽,小张暗骂:“草,瞎搞!”我一问得知,大老板从营销员每月固定工资中又划出一千元做浮动工资,这下他们这些做业务的为了收入只有拿命去拼了。每天小刘小张他们都要打电话拉业务,房间里都是他们千篇一律的介绍词汇,经常性地是小刘砰地撂下电话,嘴里骂道:“靠,甩我电话。”其他几个都嘿嘿直笑,但其中甘苦也是冷暖自知了。有次小张好不容易谈拢一家卖热水器的,答应上节目,结果后来这家又提出几个要求,要我转达,小张听了,气的破口大骂:“让他狗日滴去死吧,告诉他不做拉倒!”。

  平时中午,我们并没有食堂,大家在街上随便吃点,回办公室休息,无论男女,或趴在桌上或躺在沙发上,胡乱对付了一顿午觉,公司里随处是横七竖八酣睡的人,然后醒来又投入下午的工作。虽然工作辛苦,但几个哥们平时还有共同嗜好,那就是到网吧玩游戏,那时网吧里游戏有帝国时代,CS,我们哥几个纷纷落座,分清敌我两派就投入厮杀,往往在厮杀中发生龃龉,吵个没完,占得上风的得意,节节败退的笑骂,待结束后,大家走出网吧,回味战局,有说有笑,大家依然是好弟兄。

  再后来,我们就分开了,我被肥婆老板炒了鱿鱼,离开了N城,最初还与他们有些联系,到后来渐渐就没了音声,如今过了十来年,早就没了来往,不知道他们过的怎样了,我时时还挂念。过去啊人们都一大家子亲戚住在一起,几十年如此,现在的社会流动性大,往往接触到许多层面的人物,可是啊,偏生转眼的功夫又烟消云散天各一方了,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