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蒙面作品86:雪倾城

2021-12-23经典散文
[db:简介]
   雪倾城

    还有什么能比倾城之雪更清远,更有禅意的吗?

    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孤绝而超尘。在雾凇沆砀的江面上,一舟,一人,钓的不是鱼儿,听的是空山雪声。胸中万千沟壑,抵不住风烟俱净。这样清凉的心境,也唯有应了雪景,才有禅意。

    纷纷扬扬的大雪,覆盖着山与大树。风肆虐地吹着,像一把尖利的锯子划破长空。从猎人的手中得以脱身的大雁,注视着奄奄一息的同伴,在空中盘旋不已。蓦然,它狠狠地扑向雪地。刹那间,鲜红的血溅在洁白的雪上,像是洇了一地的落红。元好问的《摸鱼儿》,以千山暮雪为背景,映衬出“只影为谁去”之时的清绝和冷凝,成为了千古绝唱。

    傍晚,一个人待在屋子里,听着窗外雪与风的铁马金戈,似远还近,突然就在心底盛开了一朵幽幽的白莲。听雪,多么超然。天地大喜悦,枝枝蔓蔓的雪花犹如知己,又或遇见自己的另一个灵魂,从天上飘下来,带着懂你的意蕴,落在你的眼前,落进怀里。雪花濡湿了树枝,也晕染了心情。于是,什么也不愿意做,只想烹一瓯茶,约三五个朋友,围着火炉,远远听着雪,等待着旧时光裹住自己。慢慢的,心就安静了。“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且置一壶酒,就着雪意,与知己拼尽一醉,何尝不是一件乐事。

    雪夜中,梅花一树一树地开着。清冷的香气,疏密有致,教人分不清是梅的香气,还是雪自有的气息。鲁迅先生曾在散文诗《雪》中把雪喻为处子的肌肤。如此,雪也应该有处子的冷香吧。在雪和梅花之间缠绕,他想起了朋友。循着梅香,追逐着雪,夜访故人。待到门前,却发现一路追赶着雪已是很美的事,他趁着一地的雪又匆忙往回赶。人生贵得适宜尔,这是魏晋名士的风流。

    雪,在曹雪芹笔下尤是动人。雪中赏梅,分外惊艳,但印象深的是雪水烹茶那段,有着宛如临水照花般的旖旎。曹雪芹描写道:“妙玉执壶,只向海内斟了约一杯。宝玉细细吃了,果觉轻浮无比……”黛玉因问:“这也是旧年蠲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天夏天才开了……”每每读之,必掩卷莞尔。这一个个妙人儿,在声色犬马中,却将俗世拈成别样的,动人的模样。《红楼梦》的收梢也是与雪有关。漫天飞雪,万籁俱寂。“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雪看似藏着万千气象,实则清澈与澄明都在其中。一片雪,洁净中见乾坤,素朴中悟禅意,回归到生命本真的净土。

    去朋友家赏梅。返回的途中,天上飘起了雪。雪花簌簌栖落在路旁的苦楝树、灌木上,植物变得素雅和羞涩,它们偷偷盯着自己的脚尖看,等到人走近时,却忍不住抿嘴一笑,落下一片雪在人的头上、脖子里。我手捧着一把梅花,想起汪曾祺的《岁朝清供》里写,他曾见过一间茅屋,一个老者手捧着一个瓦罐,内插梅花一枝,正要放在案上,题目:“山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是呀,雪后转晴,春天不远了。拐过一个路口,远远望见一个男子踩着梯子在屋檐下挂灯笼。灯笼的红与雪的洁白,真是般配。

    一群孩子笑着从我身旁跑过,眉眼间沾着亮晶晶的雪花。有雪倾城,俗世里的每一粒凡心都飘起来,与之飞舞。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