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秋意缤纷70】花生香

2022-01-11经典散文
[db:简介]


           花生香


       割草的小孩子穿行在花生地里,低头搜寻着青草。花生根部的草不容易薅出来,弯腰用手划拉土,拔草根,连带着抠出花生锥子,再埋住,不影响花生生长。倘若花生锥子上带着鼓鼓的花生,它就成了孩子们的口中食,偶尔吃一个,没人计较,但是在花生该成熟的季节,很多人家不愿意再让割草的小孩进自家的地。

     尝新是初秋时必不可少的,父亲会提前警告,不准薅人家的花生,咱地里有!傍晚,割草任务完成,父亲会把薅回来的新花生倒在地上,一起摘,边摘边吃,父亲不责怪,只是提醒一会儿吃熟的。大锅里飘出香气时,我站在门口眼巴巴地看,经常被家人揶揄喉咙里能伸出手来。一家人围着一筐新煮的花生,撒开了吃,花生壳里还留着一点水分,软香是味蕾的一种记忆,一家人的谈笑声也留在时光里。

      花生的吃法是五花八门。

      生吃花生,是很多农村人的习惯,现剥现吃,挡饥又养胃。水煮花生米是一种吃法,盐,花椒,茴香,八角等调料和花生放在一起煮,做好后当菜吃,现吃现捞,能存放好长时间。花生丸子,是老一辈人喜欢的吃法,有那一代人苦难生活的印记。新鲜花生,拌面,拌剁碎的青菜,搦成丸子,放在锅里煮,一般当作午饭吃。

    鱼皮花生是娘的拿手好菜。花生豆,洗净,拌上面和鸡蛋,调料,盐是用温开水化开,放到油锅里炸熟,皮焦里焦,香酥脆。逢年过节或是闲暇时,母亲常做,吃过的人都说好吃。

     油炸花生米是最常见的吃法。用刀剁碎,放面条里,凉皮里,别有一种滋味。喜欢一家饭店的主食,和这花生米有很大关系。它的制作过程很简单,油锅里放上油,放里花生,小火加热,油热花生米熟。判断的方面是听花生在油锅里发出轻微的砰砰炸裂声,捞出锅,撒上盐,静置片刻,晾凉,咬一口,嘎嘣脆。花生米还是饭店里常备的下酒菜,在餐桌上叫耐。

     沙土炒花生是娘的老手艺。一般在冬天制作,花生早已晒干,农人有空闲时间。大锅里,倒上沙土,娘炒,我烧锅。翻炒花生和烧锅,都讲究火候,做得好,花生焦酥脆,否则皮焦里生,不好吃,吃半生不熟的花生,还容易拉肚子。烧锅的过程中,听娘给我讲制作的方法。娘和很多母亲一样,有挂在嘴上的一句话,俺的妞,看看都学会了。娘说得少,做得多,不时让我看看花生的样子,哪样是熟的,哪样还欠火候。炒过的花生,用手指头轻轻一捻,外皮和二层皮脱落,焦香十足。如今的超市里,有成袋的焦花生,配的有多种调料,有带咸味儿的,有五香的,还有甜味儿的。大街上还有人用机器翻炒花生,制作的速度快,只是,我还是喜欢娘炒的花生味道。

   花生还可以制成花生糕,是开封特产。在开封府游玩时见过,现做现卖,制成的花生糕不够卖。手艺人一手端着炒锅,锅里是熬制的还不成形状的花生糕,放在石碾上,抡起木锤,高高抬起,使劲儿往下砸,直砸到花生糕变硬成形,这原始的做法,应该也是最后一道工序,引得游人驻足欣赏。同游的朋友一时兴起,想试试,那手艺人笑盈盈把木锤递过来,抡锤砸几下,真过瘾!看着这一幕,心中喜悦,感叹这传统的手艺还没有失传。

各种花生制品,儿时记忆最深的还有花生糖,花生的香和糖的完美组合。糖块在上下牙之间磨小,嘴角渗出点点白白的汁水,羡煞伙伴。这当然是奢侈品。童年生活中,能吃到这种糖块的机会,不过是一两次。那天在朋友圈里,看到有朋友广告自己做的花生糖,像是遇到多年不见的老友,倍感亲切。

  花生是生活中的常见之物,老百姓都能吃得起。嚼一粒花生米,满口生香,能吃出个舒适的心情。

       一碟花生米,一杯酒,是老爹的爱物,现在牙齿几乎掉光的老人,只剩下喝杯酒,已经嚼不动花生米。父亲说起村里同龄的老伙伴想吃花生,拿蒜臼捣碎,抿嘴里吃。多年前的画面又出现在眼前,一个脸堂黝黑的老人,蹲在花生堆前,手里剥开一个花生,塞进嘴里,边吃边乐呵,一脸的皱纹堆向眼角眉梢,有一句没一句地,和邻场里的农人闲聊着收成。吃花生长大的人,没牙时还能吃到心爱之物,那就是幸福。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