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人生几何:孩子的事儿

2022-01-08经典散文
[db:简介]


6点20分,我打扫干净厨房就下楼了。客厅里,孩子们晚饭后略微玩了不到十分钟,就又开始了学习。我下楼去完成每天一万步的锻炼任务,虽然微信运动里的数字突然没有了,只显示0,但我大致知道还差多少。家往返单位大约是五千多步,午饭后在园区里遛弯也有两千多,晚饭后再溜达个两三千步也就够了。体检结果出来了,除了高血压和已经中度的脂肪肝也没啥更吓人的标注。我在办公室庆幸地感慨:“没更差就好。”边上同事听到乐了:“你还不到四十岁,要求这么低?!”确实要求不高,不觉得老天爷对我多高看,也不觉得自己平日里积了多少德,能有如今的日子,我其实是知足的。叶子总是认为,如果我更上进一些,情商更高一些,发展会比现在更好。或许吧,天知道,就像如果真那样,我还会娶她吗?或者,更成功的我是否早跟她离了?人生,哪儿来那么多如果。

给三姑打了个电话,聊聊近况。以前我都是每周六打,如今不再固定期限了。不只是叶子,我自己也觉得自己活得太呆板和程式化。没办法,我对很多事儿兴趣都不大,骨子里的随意和懒散,如果没有一种程式化的限定和约束,怕是很快就“万事不关心”了。三姑在那头感慨,表妹家的儿子学习还是不开窍,考试刚得了个D。“都已经找老师每天一对一辅导了,还是不行。”她在那头笑着叹息。我只能安慰她,孩子挺聪明的,开窍晚别太急。“就是皮,找了班主任给他调到第一排去了。”三姑说着。其实这事儿表妹更急,她给我打过电话,怀疑孩子是多动症,因为上课喜欢玩橡皮。我说哪儿就多动症了,很多孩子有类似毛病,就像很多人有点焦虑,但到不了抑郁症的程度,先慢慢教育着看。“下班后多陪孩子玩,别让他碰手机了,看电视时间也限定一下。再就是不管你们谁陪孩子,自己也别碰手机。”我开导她。“外婆,你说我是不是太笨了,我怎么就是学不会呢?”三姑跟我转述着孩子的话。

聊了足有二十分钟,又边走边听了会儿英语,眼看7点了,就折回家里去了。外面虽然月亮挺美,但确实也有点冷。推开门,家里已经有三位家长在坐,叶子的讲课还没结束,他们算是旁听。我坐在一个辰辰爸爸旁边,不一会儿,他示意我说:“那个女孩一直玩橡皮,我儿子以前也这样。”我看了一下,是子青。她拿着橡皮在围着嘴唇擦来擦去,于是我走过去,小声提醒她,不要玩橡皮。她放下了,不一会儿,又拿起笔,对着嘴唇点来点去。我轻轻按了下她的手臂,问她:“是嘴唇有点痒吗?”她说了声什么,我没听清楚,她嗓音一向小。叶子看了我一眼,应该是认为我打扰到她上课了,于是我就坐了回去。结束后我对叶子说,提醒一下孩子妈妈,她可能是嘴唇干发痒,多吃点水果应该会好,如果还不好,可能要涂点润唇膏。

叶子在讲的是一套数学试卷,那对天天不算事儿,他十分钟就完成了,全对;但对其他孩子就有点难,能错接近一半。其实一年级的数学题也谈不上什么难度,最大的问题是很多题型小孩子没见过,而他们的理解能力有限。类似这种都是窗户纸的事情,一点就破。一向好强的辰辰也错了不少,他有点不开心。叶子讲完了,孩子们做最后的修改。泽泽妈妈拿出他一张得了D的试卷批评他,而他说那不是D,而是个三角形,然后,哭了。琪琪则是对一道题还是不明白,叶子又花了些时间给她讲,而她爷爷在边上等得有些不耐烦。老人家有一次跟我隐约提过,他觉得叶子教得有点多了。我猜按他的想法,叶子带着孩子们完成作业就好,就像其他晚托。老人心疼孩子,就跟我心疼天天一样,但是没办法,他也做不了主。送这些孩子过来的家长,所看重的,恰恰是叶子能够给这些“菜场小学”的孩子接近市重点小学的教育质量。

哭着走的泽泽,过了会儿又哭着回来了,他落了一张试卷在这边,明天要交给老师的。他妈妈很凶地对他说:“下次再忘了,你就自己来拿。”他抽泣着,不说话。以前孩子们也常落东西,后来叶子专门安排时间整理书包,并教他们如何有条理地把东西在书包里摆放好,这种事儿已经很少发生了。这次,我猜是泽泽光顾着哭,心思乱了。他们在等电梯的时候,我过去安慰泽泽说:“天天也落东西在学校,也被叶老师眼里批评过,他也哭了呢。没关系的,下次记住就好了。”泽泽妈妈笑着看了我一眼,摸了摸孩子的头。她上次跟叶子抱怨过,家里大儿子不听话,把她气坏了,现在就指望小的能教育好。子青的妈妈没来,是她姐姐来接的,很多时候,都是姐姐来接她。两个人长得很像,但是两个人之间,却感觉不到很亲热的那种,或许,是情绪比较内敛吧。

天天练完字,大便洗澡,然后看电视睡觉,都是外婆在陪着他。外婆自己去洗澡的时候,我给他吹头发,讲了个故事,然后回到客厅里,陪着叶子做天天的竞选小报。叶子全盘否定了我的文案:“你把他写得太好了,还一起成就学校历史上最强四班,他有那本事,还要老师干嘛?”我觉得她说得有点道理,虽然只有一点点,但还是讪笑着点头承认她的正确。叶子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排版,她提前选好了一个很漂亮的模板,上面已经放好了天天的个人介绍和他最帅的那张照片。在竞选宣言那边她犹豫着要放句什么名人名言。“书山有路勤为径。”我建议道。“不好。”她摇头,最后锁定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然后是“让我们一起互帮互助、同舟共济、乘风破浪”。我当然是支持的,最后定稿用淡绿色的纸张打印出来。“这个点还在忙竞选的,也就是我们和特朗普的团队了。”我拍了一个很高级的马屁,叶子忍了忍,还是乐了出来。

早上天天醒来,看到精美的竞选小报,也很开心,然后是同样的忐忑。“爸爸,我选不上学习委员,也没关系对吗?”他问我。“当然。”我笑着说:“只要你敢站出来告诉同学们你要竞选,这就是60分了;如果你能响亮清楚地说完你的竞选宣言,那就是90分;如果当选,那当然就是100分了。”他松了口气,自己计算着:“站起来得分最多,有60分,读清楚是30分,当选是10分。”我说对,他又问我:“爸爸,怎样是0分?”“如果不敢站起来竞选,捂着脸害羞的嘤嘤哭了。”我做了个捂脸的样子说:“这就是0分了,老师就不让当学习委员,只给当爱哭委员。”他哈哈笑着说:“是真的吗?爸爸,老师真会让当爱哭委员吗?”叶子打断他,让他赶紧吃面条:“好好加油,争取当选。”天天边吃边点头答应,却又说:“选不上也没关系,我可以先看别人怎么当。”我笑着说这怂样随我。叶子说:“还不是你昨天跟他说的。”我反驳道:“这不是,最开始是他自己这么说的。”

正吃着,叶子收到一条微信,脸色变得有点沉重。是辰辰妈妈发来的,说孩子晚上哭醒了。叶子以为是他那张试卷没做好,但对方说不是,她问了孩子,说是小朋友们都不喜欢他。原来是昨天晚饭前,叶子带孩子们下楼做学校布置的跳绳作业时,他总是跑来跑去的捣乱。在回家的电梯里,叶子问了句:“刚才跳绳,谁最不守纪律啊?”琪琪说是辰辰,然后小朋友也都说是辰辰。前后也就不到一分钟的事儿,不想对孩子影响这么大。孩子妈妈不开心了, 认为这是“群嘲”。叶子觉得很委屈,我劝她,哪儿就群嘲了,就事论事而已。又不是对孩子品格的负面定义,只是对某个瞬间的客观评价,就像说这次数学考试谁不及格。让孩子明白自己的做法别人是会看在眼里并且给出评价的,这对成长是有帮助的,因为这种评价本身就是我们约束和校正自身行为的重要依据。叶子说,我知道啊,但我能这么跟人家家长说?

叶子平时在这些方面其实很注意的,但有些事儿没办法。“你要说这事儿跟群嘲完全不沾边吧,也沾点,就看家长怎么想了。”我对她说:“小孩子的承受能力还是要提升,如果这个都受不了,以后很麻烦。”叶子说是啊,幸好我们家天天没心没肺的,不用担心。天天在边上问我:“爸爸,什么嘲笑,他们嘲笑我了吗?”我笑着说没有:“别人指出你不好的地方,不是嘲笑你,更不是不喜欢你,只是不喜欢你那件事儿罢了。比如我爱你,你挖的鼻屎我也爱吗?”我做了个挖鼻屎的样子对他说:“你是我的好朋友吗?如果是,你吃我的鼻屎。”他哈哈笑着说:“不吃。”我说就是这样,批评和不喜欢你的某件事儿,不表示不喜欢你这个人,妈妈也经常批评爸爸啊,我们也会批评你啊,但是我们很爱你。

河蚌赌徒 2020年10月30日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