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印象丽江

2021-12-31经典散文
[db:简介]

丽江古城其实是大研。

古城没有围墙. 出租车在古城外公路边一个小巷口停下来,司机告诉我们, 进去里面就是古城了. 我们下了车, 取了行李, 就从巷口钻进了古城里. 司机把我们丢在这么一个静僻的入口, 其实并无不好, 正中我意. 从一条不起眼的巷道楔入一座神往已久的城市, 就好比从琐碎的日常生活中进入一个仰慕已久的名人的内心世界, 没有比这样的方式再适合的了

干净的石板路, 好像被水打磨过, 透着光泽, 依着水渠的弯曲向前蔓延. 水渠很清澈, 能到到漂动的水草和裸露的石头; 石板路和小溪两边是纳西族民居, 多为两层, 灰瓦木架, 砖石为基, 和在大理见到的白族民居有类似之处,如两边都有高高翘起的檐角, 结构多为三坊一照壁, 院里都有天井; 又有纳西族自己的特点, 多以木结构为主, 显得玲珑别致, 造型各异, 又风格统一. 很多拐弯处, 十字路口的水渠上,都有小桥. 有小桥,有流水, 就差断肠人了. 走在石板路上, 几乎每条街巷里, 都有店铺在不停息的放着同一首歌曲: “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时针它不停在转动,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小雨她拍打着水花……” .来往行人就沁淫在这断续而不停息的沙哑女声中,穿行于迷宫棋盘般的古城街巷间, 构成了古城的色彩基调.

临街的民居都被做了客栈或店铺. 客栈多选带天井的院落,天井作为主人养花种草, 展示意趣, 客人谈天闲坐,喝茶发呆的地方,是丽江客栈必不可少的元素.客栈的名字也很有意思, 有的很古典, 有的很西洋, 还有的很后现代, 记得路过一个客栈叫单车与刀, 单车好象还能理解,刀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我们住的客栈在七一街一条上坡的巷里, 离古城的中心四方街很近. 老板和老板娘是四川老乡, 在广州打拼了十几年后,来丽江住了下来, 租了这处民居,开了客栈. 老板在天井里以茶待客, 老板娘在院落里以琴会友, 院外熙熙攘攘, 院里自成天地, 真够的上一个雅字.

饭庄很多, 店各不同,都少不了腊排骨和三文鱼两样, 三文鱼是没有尝, 向来对寿司系列没有兴趣,不懂欣赏, 不管是哪里的鱼. 腊排骨是慕名品尝了的, 说实话,相当的失望, 其实就是一锅腊排骨煮白菜. 这东西别人不知道, 我作为四川人,太不稀罕了.一锅腊肉汤,有啥好喝的,咸的很, 有的人还故做品酩状, 似其中大有深意, 让人捧腹.丽江的菜其实就是川菜的底子,带点云南菜的粗犷. 烤鱼,,烤全羊都如此. 谈不上特色. 有名的丽江粑粑也没尝过, 倒是对临四方街的一家小吃店的六元一碗的鸡汤米粉很受用, 鸡汤鲜香, 米粉细软,还未到故乡,先尝到了久违的故乡记忆...

有的民居做了水吧,网吧, 咖啡吧,茶吧, 这类地方是最重视装饰的, 风格差异很大,凸显了店主的个性和审美情趣. 这样有道理的, 休闲场所, 同类相吸, 一类人,进一类店. 不过每个店门旁墙壁上必有属于丽江专利的标志性的几个关键词:上网,聊天,发呆,晒太阳. 在丽江, 发呆和晒太阳是个正式休闲项目, 人民有权利有义务在光天化日之下,光明正大, 义正严辞的发呆,晒太阳. DYING IN THE SUN, 在别处, 是一个梦想, 在这里,是一种存在方式. 不过这几天好象以这种方式存在的人,难得见到. 店里坐满了或旅行团的,或拖儿携女的游客.人人脸上很兴奋,动作很丰富.只记得在一个巷口, 一处两层民居, 二楼过楼道上,一个女子, 坐朝路人, 一边弹吉他,一边唱着台湾腔的歌, 还有一点自我的样子.

更多的民居做了店铺, 门类繁多,琳琅满目,.刚开始的时候,觉得进了集市, 颇有兴趣, 逛不了一个小时, 发现整个古城街街是店, 巷巷是铺, 所卖不外围巾披肩, 木雕陶器, 银饰玉器, 茶叶牦牛肉等. 就有点视觉疲倦, 兴趣索然了. 一个正常的城市怎么能处处是商铺? 有一条步行街就够了. 老百姓还要日常生活嘛! 古城已经不能称为一个城, 只能说是一个市, 大集市.  看不到还有原住民住在这里的迹象, 大街小巷都找不到住了原住民的居所. 他们悄然退出了,把丽江给了全世界. 有一些店是卖非洲手鼓的, 总有一个小伙在当门拍鼓, 几个游客坐在里面跟着学, 不知道这里为什么流行非洲鼓, 还有一些淘碟的店. 估计这些都是为了满足小资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而繁荣起来的吧.

原住民还是能见到的, 街道上不时能看到路口有纳西老太太出没, 满脸沧桑的纹路, 穿着鲜艳的民族服饰,相信是丽江老人, 不过,我鲜有遇到传说中的在晒太阳或发呆的老人, 她们都很忙碌, 都提着个篮子, 或在卖特产,或者在卖雪梨, 还有在烤臭豆腐的.有一个坐在路边卖特产的老太太很有意思, 背后货架上写了几个大字: 谢绝拍照,请自重.

还有一些店是卖东巴纸的, 东巴纸是用当地树皮经古老工艺制作的手工纸, 象牙色, 粗糙,吸水好. 据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纸.纳西人就用这样的纸来记录他们的天书般的纳西文字.丽江遍布纳西文字, .我在城里一个小学外的写满鲜艳整齐的纳西文字的墙壁上仔细观察过这种古老的文字, 这其实是一种半画半符的原始象形文字,还没有完全抽象化,很多字是可以以画的角度来辨别含义和欣赏结构的. 草木花石,高山湖泊,日月星辰,浮云流水, 无不入字. 如此小众民族, 千年以前的文字能够被保留下来并被后人充分理解,确实是难得的.

纳西人还有自己的音乐和舞蹈, 从茶马古道上下来,我们去听了一场纳西音乐会,纳西音乐和舞蹈是一种原始氏族文明,表现的是祭祀, 占卜, 婚丧, 劳作等主题,纳西人唱歌也喜欢放开吼, 但是和西藏人,蒙古人不同是的,他们吼的不悠长婉转, 仿佛喜欢很快很有节奏的收放, 这可能和劳动的节奏有关, 也可能和地域的不开阔有关. 这样一个原始民族, 自从归顺了成吉思汗后,就一直明智的服从中央政权的领导. 扮演稳定边疆的角色, 从而得以保全自己的民族性至今. 明代土司在古城中央盖出木府这样的完全汉化的小故宫, 三代明皇为他题词. 也算是盛极一时了。老江当年参观了木府后感叹, 丽江虽小,当时的土司很有政治头脑, 知道自觉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从古城的中央广场四方街沿着一条宽阔的街市走,一路人潮涌动,两边商铺林立, 商铺外小桥流水,杨柳依依, 很快就到了著名的大水车, 其实是一大一小两个紧挨的水车。玉龙雪山山的水流到丽江, 从大水车这里分为三流,灌溉全城。所以从古城任何一个地方,只要逆水而行,就不会走失,总能最后走到大水车。大水车位于古城的标志入口处, 旁边是一个广场, 也是古城和新城的一个标志性分界. 丽江作为一个旅游集散地,也集中体现在这里, 游客在这个广场上集中, 坐上各个旅行团的车,到玉龙雪山,到拉什海, 到茶马古道, 到卢古湖,到香格里拉.....

旧居古道,小桥流水,原始的文字音乐,神秘的宗教历史, 茶马古道的熏陶,玉林雪山的哺育, 丽江确实是一个有魅力的地方,值得一来。 在钢筋水泥里挣扎的年轻人来到这里晒太阳,发呆,逃避,遗忘,幻想,寻觅,放纵。。。。。。

酒吧一条街在四方街后面的小坡上, 晚上从这条闻名中外的一条街走过, 切身感受了她的魅力. 一条水渠把街上的酒吧分隔两畔,水渠两边也是垂柳依依, 酒吧也是纳西民居改成,一个紧挨一个。闻名已久的$2阳光,千里走单骑,小巴黎,就在这里。 每个酒吧都张灯结彩, 震耳欲聋,极尽视听刺激之能事,酒吧的灯笼和路边的垂柳倒影在水渠里,摇曳多姿,这条街就有了蛊魅妖艳之气。每个酒吧门口总有两个纳西民族盛装的美女在迎宾, 窗栏写满了艳遇有理,谈情无罪, 把泡妞进行到底等标语.窗户都是透明甚至没有玻璃的,中外男女在台上疯狂的热舞..在台下暧昧的交流。路上行人,凡落单的,都眼神迷离,寻寻觅觅, 凄凄凉凉凄凄。夜色渐深,有人在走进酒吧,有人在走出酒吧..一幕一幕丽江之恋在这里开始,在别处结束......

丘吉儿说,一个男人,三十岁以前不是自由主义的话,是呆子,三十岁以后,不是保守主义的话,是傻子。 我过了三十岁,仍然耳不聪目不明,但是确实不喜欢这条街。格格不入。想起了在大理古城里的晚上看到的一群年轻人,有中国人,有外国人,他们坐在十字路口一家青年旅社外面的路边, 有人在唱,有人在跳,有人在哭.有人在笑,有人在喝酒, 有人在弹琴,不知道他们之间是否认识,觉得他们更可爱一些。

束河是离大研古城不远的另一个古城, 先有束河, 而后有大研。网上评论说那里比大研更原生态.我想或许在那里可以见到更多原住民吧, 我们就去了一趟。小雨淅沥,到了古城入口, 感觉却象到了公园大门, 进到古城里, 更加失望。这里的街道比较径直, 房屋更加整齐,色调多白色, 其他与大研并无区别, 处处商铺,客栈,饭庄,也是一个浮华喧嚣的集市而已, 我开始怀疑网上的评者是哪一年来到这里的。到路尽头,是一条河。古城有河,分隔两边,吊脚楼沿河委蛇,这倒是给了束河另一番不同于大研的风采。河边拱桥旁,吊脚楼下,端坐着一位纳西老人, 一脸沧桑, 向我微笑示意,我向他走过去,他指向身旁的立地木牌, 我趋近细看,上面写着:合影留念,5元一张。

我站在河边看对面,烟雾迷茫间, 一片古朴寂静。难道对面就是桃源? 我们从拱桥过去, 果然是一个真正的纳西古城, 有班驳沧桑的旧屋,有长满杂草的院落,有真正的原住民, 路的尽头还有农田.. 当然,也开始有了饭庄,有了咖啡吧. 有了晒太阳,发呆的人,还有拍婚纱照的新人...

回到客栈, 在天井里茶歇,和老板商量明天去玉龙雪山的行程, 老板娘琴声落定,对我说,玉龙雪山的终年积雪已是陈年旧事,现在只在春节前后适宜上山看雪,这个季节,山上没有雪, 不去也罢.下次再来看雪吧. 说完,琴声又起。我真的发呆了,哦了一声, 一边低声说着,下次再来吧. 一边回了房间。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