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宫殿,监狱,坟墓

2021-12-30经典散文
[db:简介]


凡帝王生活过的地方,必定血腥弥漫,阴气冲天。所以,逛故宫,须选在晴天去,一切鬼魅魍魉都怕见太阳。我第一次去故宫,是跟着旅行团在正午的日光下进去的,走马观花一圈,只记得其中的亭台楼阁镶金镀银,处处显示着皇家的威仪,其余并未留下深刻印象。

这次京都之行遇到两位姐妹,三人结伴去了一趟故宫。那天天气阴沉得厉害,淅淅沥沥的小雨时断时续,行至宫门时,感觉如泣如诉的音乐穿透喧嚣的市声潜入耳鼓。仔细谛听,那音乐却又湮灭在一片吵杂声中。如果真有灵魂,一定有许多冤魂在这里徘徊,诉说!

依然是红门套着红门,暗红的门影映在雨水中,恍如血迹斑斑;依然是金碧辉煌雕梁画栋亭台楼榭玉砌成,依然是奇花异木怪石嶙峋莺歌燕语绕其中……多少次画里见过的建筑,多少次被电影电视放大过的镜头,一旦踩到脚下,又是另一番滋味。

踩着雨水踽踽穿过故宫的大门洞,即有一股阴气迎面扑来。先前还时断时续的小雨一下子大了许多,站在午门外,冷雨携了阴森之气直逼胸口,突然想起影视作品中多次见到的场面——“推出午门(前门)斩首!”浑身一下子冷了许多。我们站立的地方曾经尸骨如山,血流成河,冤魂惨叫。雨水可以洗却一切,时光可以淹没一切。现在,只剩下这青石板的路和一栋栋囚禁过躯体与灵魂的楼阁了。

皇宫当然是皇帝及其嫔妃聚居的地方,宠臣除了纪晓岚在编撰《四库全书》时曾在上书房住过几日,红得发紫如和坤、李鸿章等好像也没有权利在皇宫过夜。他们日思暮想殚精竭虑要靠近这个笼子,好好伺候里面的主子。每天清晨四更左右就要起床往宫里赶,顶着风冒着雪背着骂名战战兢兢行至午门的时候,可能也会突然冒出一身冷汗。今日参奏王明日弹劾李,临到头也要赔上自家性命。

当然,除了文武百官想靠近皇宫博得功名外,还有万千平民百姓想把自己的女儿献给皇帝邀宠,从而以与皇家沾亲带故的方式改变命运,殊不知把孩子送进宫廷就等于送到了监狱。那些生活在乡村的平民女子,曾经呼吸着田野清新的空气,沐浴着乡村自由的气息,看着鸟影怀春,望着白云憧憬,一到宫里就必须低下头屏声敛气小心翼翼。稍有不慎,轻则针刺鞭笞,重则丢了性命。这皇宫对于她们,不仅是监狱更是坟墓。可惜,世人在没来皇宫之前大都把这里想象成了天堂。

我们踩着雨水,走近太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养心殿……东宫和西宫,看到的差不多是大大小小规格各异的精致笼子而已。隔了百年时光的泅染,透过玻璃窗望进去,所有的宫殿都浸淫着一股阴霾之气。“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历代皇帝,无不倾天下之力,集国中之宝修筑自己的宫殿,龙脊兽蹲莫不铺金,斗拱檐额莫不镀银,玛瑙、玉石、琉璃层层堆砌,奢侈豪华天下无双。然而,这里的主人未必就幸福到睡觉能够自然醒,吃饭能尝五谷香!

乾清宫、坤宁宫是皇帝休息、大婚的地方,也就是皇帝与他的女人做爱的地方,应该充溢着一股祥和气息吧?然而,我看到的仍然是奢华后面的寂寞,热闹背后的空旷。偌大的院子,只有一个男人,这个男人怎么不无聊不孤独呢?宫殿那么高大那么豪华,皇帝只能睡一榻之地。睡下之后,还要担心被偷窥被谋杀,那能睡得安稳?除了皇帝,生活在这里的皇家子孙们,无不在伺机夺权,雍正的猝死、同治的夭亡……与他们生活在这样的大监狱里不无关系。至于后宫嫔妃,被分成了三六九等,分装在不同的笼子里,为了博得一人宠幸,她们怎能不相互算计,互相厮杀?

在私天下时代,平民百姓把自己的幸福托付给所谓的明君。然而,养在深宫秀闺中的皇帝能有几个是明君?众所周知,生活在旷野中的马、牛、驴等都比饲养在棚舍里的有更高大的身躯,更强壮的体质,更充沛的精力,可是它们一旦成为家畜,这些优点的大部分都会消失……人也一样,温室里培养不出强壮的体魄和高尚的灵魂,长年生活在如此狭小如此逼仄如此阴冷的宫廷中,皇子皇孙长大后做了皇帝,多是羸弱、胆小之人。安乐而奢靡的生活方式,把他们的力量与勇气同时消磨殆尽了。

在故宫,让我感触颇多的是储秀宫。顾名思义,储秀宫是为皇帝储备奴婢与嫔妃的宫殿。储秀宫里的秀女都是经过选秀进入宫廷的民间女子。选秀在御花园里进行,皇帝和他的太妃在一年里最好的时节,在唯一可以见到绿树红花听到鸟鸣的御花园里,像欣赏花儿一样对一个个从民间挑选上来的妙龄女子评头论足轮番点评,最后选出符合宫廷审美标准的女子送入储秀宫里,培养宫廷礼仪,消磨野性与天质,等待她们长大之后服务于他们,最后老死在宫廷。故宫里的宫殿,储秀宫最是幽深与狭窄,须穿过一道道廊子,越过一道道屏风才可进入其间。所谓的储秀宫,在我看来,就像今天中学生的集体宿舍,每排屋子被隔着五六间,每间不过十平方左右,相向摆了四张床,床头接床尾,那些刚刚进宫的女子都被收容在这样的屋子里。她们来自五湖四海远离亲人朋友,无时不在思念爹娘和家乡,她们之间肯定有许多话要说,但宫里的规矩比天上的星星还多,这里容不下噪噪吵闹更不容许两人窃窃私语。于是,她们就像御花园里的树木,被斫枝、删节,改变了模样与性情,变得跟这里的空气一样阴冷多变心计多端,等到她们的身影终于被来到御花园赏花的皇帝发现时,早已失去了纯朴的本性。这就是为何皇宫佳丽三千,皇帝还要时时混入民间偷腥。

东宫与西宫,自古就充斥着阴谋与血腥,这里门连着门,门套着门,在门与门之间穿行,犹如走在迷宫,须时时警惕迷了方向,走错了地方。当年,皇妃们生活的年代,等级森严,她们不得越雷池半步。在皇宫生活几年后,她们个个变得心机深沉聪明绝顶,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女人眼中只有一个男人,且这个男人还有一大堆政务要处理。男人永远属于男人的世界,驰骋疆场征服世界才是男人的梦想,困了累了男人才会想起女人温柔的臂弯。那么多女人,把如花似玉的青春虚掷在这里,苦苦地等待那个男人的临幸。男人眼花缭乱且身体大多虚弱,所以,能够获准陪男人睡一觉就成了这里生活的女子最大的幸福。受宠者总是那么寥寥几人,大多数女子就在这牢笼中枯了肌肤掉了朱颜枉活一生。“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同时采择百余人,零落年深残此身……”白居易的一首《上阳人》写尽宫女的怨与恨。宫廷出怨妇,也出毒妇,狸猫换太子的事时有发生。世人谴责那个心毒手辣的妇人时,有谁知道她内心深处的怨与恨?

正宫的两侧是一些低矮的耳房,不用问,那就是太监住的地方。那些被阉割了送到宫里当太监的孩子全都出身穷苦人家,有钱人谁愿意绝后,把儿孙送去做这丧失天良和人性的职业!历史一直是帝王将相的历史,平民百姓基本上是不发声的,偶尔有太监被写进历史,也是作为反面角色去做陪衬的。所以,太监的形象在后人的印象中一直不好。首先,他们的声音不男不女,他们离皇帝最近,也只是个传声筒,从来不得把自己的意见强加进去,否则就是太监专权,就会误国。其次,他们的身体不男不女,男人不把他们当男人看,女人不把他们当女人看,就像骡子是马和驴共生的后代,但它既不像马也不像驴,他们没有繁衍生命的能力。生如草芥,他们就是世间最卑微的草芥,皇宫里谁都可以践踏他们的人格,谁都可以拿太监当出气筒。没有人知道,他们和那些秀女一样来自乡间,他们天性率真热爱自由。进入皇宫之时他们的身体被摧残了,进入皇宫之后他们的心灵被扭曲了。进入皇宫之前他们住在透风漏雨的茅屋里,进入皇宫之后他们住在矮小拥堵的耳房里。与皇宫大殿里堆金涌银的摆设不同,太监们的住所极其简陋,屋内仅有简单的生活用品,当然,多了也没用,对他们是个累赘。

在故宫里穿行,我一直在寻找一棵树,能够遮风挡雨的大树,能够容得下小鸟唱歌的小树,但是,除了御花园,别处找不到一棵树。偌大的皇宫,为什么不栽行道树呢?皇帝早朝的时候,要是听着鸟儿的鸣叫,心情一定会好许多倍。冥想的结果,又一次落到谋杀。是的,皇帝自喻天子,普天之下皇帝最大,皇帝怎么可以避到树下呢?更主要的,皇宫里从来都没有太平过,刺客飞檐走壁无孔不入,要是有树他们更容易藏身。出于安全考虑吧,皇宫里不栽树。

御花园是皇宫中唯一充溢着生命气息的地方,这里古树参天,奇木齿牙交错,假山、怪石、流瀑点缀在楼阁之间。御花园应该是皇帝与嫔妃们最愿意去的地方,也是可能发生风流韵事的地方,传说叶赫那拉氏就是在这里遇见咸丰帝抛去媚眼并最终得宠,从而走上太后专权道路的。当然,这御花园里的自然并不同于山林中的自然,那些长得奇形怪状的树木全是被人工斧斫而成的,它们是树木中的太监。与人间太监不同的是,它们的生命力太强盛了,被阉割后竟然顽强地生存下来,看过皇宫里的浮华,见证皇宫里的衰败景象后毅然活了下来。今天,无论是贵为皇帝太后者,还是贱为奴婢太监者,都已化作尘埃,只有它们,穿越了时光隧道,作为历史的活化石留了下来。

走出故宫,我深吁一口气后突然想起,这里还有一个别名——“紫禁城”!紫者,红也,历朝历代皇帝都把政权看作自己的家私,都想长生不老子孙相传,但都逃不了从强到衰的宿命。禁城,才是皇宫的真正含义。禁,禁止随便出入,禁止痴心妄想,禁止自由思想,禁止生命气息……一个人用尽心机设计了一座城,最终把自己禁锢在里面丧失自由而不知。这样的城里怎么可以培养出智慧超群能力盖世的统治者?所以,历朝历代的王朝,三代之后(有的不过二代)就开始衰弱。在这缺乏活力与生机的地方呆着如同囚徒,怎能不一天天羸弱起来?

封建王朝被推翻百年有余,但皇宫的阴气仍然笼罩人间,试看看这些年的电视剧,演得最多的是宫廷戏,从皇帝到太后到嫔妃到公主到太监……皇帝大多被塑造成高大威猛多情多才的种子,太监个个奴颜婢膝一幅小人嘴脸,皇宫的女人为了争宠无不争风吃醋但有一二人总会顾全大局想拯救皇宫于衰败之中。这类戏,不为苍生说真话,只为权贵唱赞歌,比垃圾更脏更容易污染民众的心灵。听一听街头巷尾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就会知道,中国人热衷于算计热衷于权力热衷于搞阴谋的传统真是根深蒂固,国民素质的低下与这些三流剧作的影响不无关系。每位搞历史剧创作的,其实都应该到故宫走一走,最好选在阴雨天,只有如此才会知道影视剧作中的皇帝形象是多么虚假,才会为自己不负责任的胡编乱造感到脸红。

我们离开故宫时,天色向晚,人群仍然络绎不绝地涌进故宫,不知他们要窥探什么?又会看到什么?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