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锦绣华章《千字文》

2021-12-30经典散文
[db:简介]


  据传说,梁武帝,自幼聪颖灵慧,勤奋好学,经年积累,长大后博通众学且酷爱书法,尤其推崇“书圣”王羲之的书法。梁武帝坐上皇位之后,始终还不忘读书。他深知那些“生于宫廷之中,长于妇从之手,未尝知忧知惧”的皇子皇孙,的确是愚的庸的恶的多,而贤的良的善的少。为了确保梁朝江山永固,他希望自己的兄弟子侄,能够在他统治的太平年代成为饱学之士,成为继他而起的“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人物。便命人从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中选出一千个不重复的字,让王子们认真习读、描摹。
  周兴嗣,从小聪明过人,既有过目成诵的天资,又有勤奋好学,不耻下问的态度。博采众家之长,诗词歌赋无所不能。十三岁时就到齐的京师建康(今南京)游学,十几年刻苦钻研,精通了各种纪事文章的写法。游学时,他曾在姑苏(苏州)一家旅店住宿,夜里梦中隐约听见有人对他说:“你才学盖世,不久就会结识到尊贵的大臣,最后会被圣明的君主重用……”一惊醒来,并未发现说话人在哪。他又恍恍惚惚进入梦乡,梦中依然有人重复刚才的话,周兴嗣心想:做梦就是做梦,当真不得!
  隆昌年中,齐侍中谢朏任吴兴(今浙江湖州)太守。谢朏才高八斗,自命清高,厌恶与士人交往,却喜欢和周兴嗣在一块谈论诗词歌赋、天文、地理、历史。任职期满,他在朝廷极力推荐周兴嗣的才学。本州举荐秀才出任公职,周兴嗣于是被推举为桂阳(今湖南省桂阳县)郡丞。郡守王嵘,十分欣赏周兴嗣的文才,待他很好。
  公元502年,萧衍代齐建梁,称为梁武帝。周兴嗣上奏《休平赋》,文章字字珠玑,文采飞扬,十分优美,受到梁武帝赞赏,聘用他任“安成王国”侍郎,就在梁都的华林园当值。那年,河南献来一匹会随着音乐跳舞的马(儛马),梁武帝命周兴嗣与待诏张率等人作赋歌颂。赋成,梁武帝评定周兴嗣的最好,升周兴嗣为员外散骑侍郎
  周兴嗣,饱读诗书而才华横溢。才华横溢者难免会恃才傲物。有一次在朝廷上,为一事周兴嗣固执己见,当众顶撞梁武帝。言辞凿凿,不容置疑。让梁武帝颜面尽失,梁武帝大为恼怒,便以欺君之罪将周兴嗣打入大牢。本想将他斩首示众以解心头之恨,却又爱惜他的出众才华。于是想出了一个十分高雅有趣而又刁钻古怪的难题,命周兴嗣将他所选的王羲之的一千个字,编缀成合仄押韵并有思想意义的四言文章。限定只有一夜的时间,如果能够按时完成,不但可免去死罪,还要为他加官进爵,重金赏赐。如果完不成,就必须伏罪领死。
  这可真是生死系于一线啊!这天夜里,周兴嗣伏案编撰,充分调动了半辈子的知识库存,天才的大脑急速运转着,将这一千字摊在桌上,摆在地上,逐字揣摩,反复吟诵。一遍遍地排列组合,推敲斟酌。终于在第二天雄鸡报晓之时,编出了锦绣华章《千字文》。
  《千字文》,全文共250句。每四字一句,四句一组,两组一韵,前后贯通,互不重复。以儒学理论为纲、穿插诸多常识。其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历史、农工、园艺、饮食、起居、修身养性及封建纲常礼教等各个方面。包罗万象,涵盖面广泛,其最大优点又在于融知识性、可读性和教化性为一炉,文采斐然,合仄押韵,琅琅上口,易诵易记。梁武帝读后,龙颜大悦,兴奋不已,当即下诏令释放周兴嗣。周兴嗣到朝堂上谢恩,梁武帝看见他几乎不敢相认,仅仅一夜之间,周兴嗣竟然像伍子胥过昭关那样,满头乌黑的发须,都变成了雪白的银丝(也就有了周兴嗣“夜撰千言鬓髯霜”催人奋进的传说故事)。梁武帝又怜又惜,疼爱有加,当朝为周兴嗣加官进爵并赏一字一(两)金。为此,周兴嗣害了眼病,梁武帝不惜屈驾亲自为他配药。
(河南省固始县往流镇中心校  周明金  邮编:465214   电话:13598553302)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