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八十婆母是老板

2021-12-27经典散文
[db:简介]


  
 
 八十婆母是老板
  芭蕉雨声

  这个六十,那个八十,还有一千多块钱哩。婆母把店铺内某品牌水龙头一一指给我看,外行的我认真听讲,并比较着它们与价格相配的品相,心底暗生小欢喜:俺娘是老板呢。
  随夫习惯,我唤婆母“娘”,娘属羊,八十多了,本就纤小的个头,因脊柱隆起而驼背,更矮小了。牙快掉光了,头发花白,抿嘴含笑时,精致的小脸越发慈蔼和安详。孙男弟女都喜欢猴在她身上拧缠,一群鸡鸭似的不离她脚边,她不急不躁,耐烦得很。
  都说人老了该享清福了,俺娘没这福气。她六十岁时来新乡帮我带儿子,一带十年。直到老三有了儿子,娘不得不回禹州照顾更小的。小的今年已读初二,连他的妹妹都上六年级了,娘仍守护着那个小家。老三的洁具卫浴生意离不开人,需要娘。
  套句俗话,娘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然,人老了,根不愿动,步挪心忧,住不惯城里的鸽子笼,可娘说,啥习惯不习惯。她没觉着憋屈,她把儿子的家当自己的地盘,洗洗涮涮抹抹,觉着小屋的空间大有可为。没有享福的娘,走到哪儿却把福气都带到哪儿,她是种花人,花开了香四野,她拢不住那香气,也无意拢。所以,我们只闻香不见人,很多时候我们甚至忘了娘已是耄耋老人。这次回家,我在厨房忙活,一扭脸,娘不见了。雨天路滑,脚趾骨质增生,一步一疼的她,出门干啥呢?一会儿回来了,手里拎着一兜鲜面包。娘说街角那家的甜食好,生意可旺。我儿子都二十大几的小伙子了,娘专为他买的。
  在娘心里,我儿的长孙地位无可替代,总说没见哪个孩子比他更懂事的。刚来禹州那几年,娘望着小学生下学的队伍,总能猛然瞥见我儿的身影,跟着跟着,发觉不是,她站街边发愣好大会儿才回过神来。娘笑盈盈说得我满眼泪。娘说,不想了,现在不很想他了,知道他长大了。
  娘陪着老三做生意,三弟妹把货款交给娘保管最放心,她说娘可亲她,娘是她生意上的福星,不让娘离开半步。果然,生意越做越大,大到三层楼八百平方米。不如意也随之而来,老三两口子最终分离,各自做自己的事。这个阶段,于老三是个大转折,他从愤怒、忧伤、颓废到振作,有娘一直陪着。中秋夜九点多才回到家的老三,言谈举止,接电话的语速和情态,都让我很感惊喜和欣慰。他活过来了!学会了自己驾车,贷款还债和进货,读书,发微信。床头和沙发上放着励志和做人的厚书本以及他随手写的话语,养好孩子,做好生意。娘不说啥,只是陪着。
  娘的上班日程大致是这样的。早上起床,简单做点吃的,奶或者鸡蛋。等老三起床开车载着一起去店铺。娘说仓库的货物杂乱,她得看着。上午去对面市场买菜,做午饭。娘提菜回来的路上有好奇的老太太会打招呼让座,说坐下歇歇吧,娘不歇。人家问娘买菜的钱从哪儿来的。娘开玩笑说:“卖菜的都赊给我哩。”再追问,娘说:“我有钱。”去冬冰天雪地,娘打出租,的哥儿咋都不收钱,娘硬给了他,说:“我有钱。”娘说干啥都不易,不能亏人家。娘其实很有心力的,有自己的做事原则。午饭,四五个工人吃饭,捞面或汤面条,省力。娘轻描淡写,可毕竟是上了岁数的人,日复一日这样,不累么?累啥,累不着。饭后娘又坐在门口看店,也看人。从娘的嘴里我听到“铜芯,钛镁合金,智能”之类专业术语,我就笑,娘,恁是潮人呢!晚饭还在店里吃,还是娘做饭。八九点回到家。我教娘使用洗衣机脱水,并告诉她节省时间的办法,她说她一进门就开洗衣机,睡的时候就洗好了。嗯,娘都会目标管理了。
  老三的儿子已懂得体贴奶奶,周末很晚了见奶奶坐在客厅等他爸,就正式提醒他爸以后早点回家,别让奶奶独个儿等太久。
  店里服务员见我就说俺娘常夸我。我说俺娘是最好的婆婆,是我有福。江南有句话,一个好女人,幸福三代人。其实女人就像土地,她决定了一个家庭的根扎得深浅,好女人是好土地,使万物得以欣然滋长。要不“祖国”一词英语拼写咋会是“motherland”呢?母亲,大地。大地,母亲。包揽,容纳,辽阔而丰厚,是母亲的胸怀。厚德载物,是也。
  


下图:俺娘,身旁是她娘家侄儿媳妇。我儿子抓拍。前两年春节,正月初二回娘的娘家。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