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思想性决定着散文的深刻性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一、散文必须有思想力的支撑
  文学评论家有这样一句话:“文学作品,形象永远大于思想。”这句话非常正确,但是,必须正确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强调要借助形象表达思想,没有说排斥、不要思想。形象和思想,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不进行形象表达的,不是文学作品;没有思想性支撑的文学作品,永远不会具有对生活及社会现象的思考向度,以及思辨、哲性深度,也不会具有深刻性和分量。
  世界文豪普希金对散文的理解是:“散文需要的是思想,思想,舍此任你妙笔生花也毫无用处。”批评家雷达在《我心目中的好散文》一文中说:“传统的散文发展到今天,确乎愈益暴露出它与当代人精神脱节的疲惫,被文体定势的重负压得直不起腰,而其中最致命的,乃是思想的贫瘠,哲理的贫乏——无力洞观当代人的生存困境。这大约与我们民族不是长于哲学思维有关。是的,倘若一个时代的最高思想成果和理性智慧不能在散文中得到体现,倘若散文不能对时代和民族的灵魂状态加以思考,倘若散文找不到富于时代感的思与诗交融的言说方式,就没有创新可言。”
  文学界对文学作品的衡量从来是看“两性”,一个是艺术性,一个是思想性。这两性,少了一样都不行。再有,就是娱乐性,文学作品需要有娱乐功能,需要有情趣,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要好看。具备了这些基本素质,才可以形成文学作品的可读性。那些杀上《人民文学》、《散文》等大刊的作品,无不是有强大的思想内涵支撑着。
  我们写一件事,写一个人,都有个为什么要写的问题,绝不会无缘无故就去动笔。但是,由于思想、理论能力不同,作品品相与质量的差距就出来了。没有理论支撑的文章,思想性注入不足,只能靠常规的理性和情感来支撑,往往偏向于情绪化,显得虚浮、干瘪,像肾虚般的苍白无力。有的虽也不自觉地使用了一些理论见解,仍然像一个失血病人,掩盖不了文章与评论的肤浅与虚弱。
  我们不光是社会生活的描摹者、写生者,还是社会生活的观察者、思考者、探寻者。你写了一场雪,从开始下雪写起,到雪停时停笔,里边是描摹式的记录,写得再形象,再有诗意,可有什么意思?初中生的作文也不过如此。再以写人为例。理论修养足的,注重作品思想性的,在写人的时候,会把人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上写,不但会写活人,还会写出大时代意义来,写出典型意义来。人不可能脱离时代而存在,特殊的时代,会赋予人特定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所谓“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所谓“存在决定意识”。反之,写人会单独、孤立地看待笔下的人,以及他做的事。比如一个作者写他的一个亲戚,很抠门,很吝啬,发论坛后修改了好多遍,也没有注意把人放在物质贫困时期的时代背景上考量这个人,只认为是他个人的性格问题,把一个带有普遍社会意义的素材给糟蹋了。想想看,那个时代,有多少人可以大方得起来?哪个人不是苦巴巴抠着省着过日子?大家掂量掂量,一个人的“毛病”,与一个时代的“病”,哪个分量更重?哪个更容易写出好作品来?想想鲁迅笔下的人,哪个不是在时代背景上站起的人?哪个不是携带着时代之“病”、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
  张炜对“作家”一词下了这样的定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作家,不光是能够虚构故事,不光是写写议论的文字,他要能够面对一个生命全部的复杂问题,发出个人真挚深刻的、有高度的回答,具有跟这个时代对话的能力。各种各样生命的设计,生活的设计,能够回答。他不仅是一个记录者,一个浪漫的想象者,还是一个对于未来具有强烈探索精神、对于过去有一个完整而深刻的毫不留情的批判和总结的力量。”有这样的能力,思想视野、生活视野必然会宽阔,会注意和观察到好多的社会生活面,避免只在爱情、友情、季节变化、小草秋叶等狭小的圈子里转。而要具备这样的能力,不学习理论不行。看到这样一句话:“学书之人分三等:普通人,学知识,学经验;聪明人,学技巧,学方法;高明人,学思想,学智慧。”


  二、思想能力决定着对生活现象的解读、鉴别和发现能力
  作为一个散文写作者,应该具有比较宽的生活视野与思想视野,否则,面对我们的生活占有,我们经历过的事,明明很有写作价值的却熟视无睹,轻易放过去了;明明是别人写滥的东西,大众化、公共化的东西,却视若珍宝,宁愿随大流、跟风走。或者,只能写一点花花草草、虫虫鸟鸟、节日性、季节性的应景文章,写出些小景致、小情调,始终写不出大气度、大格局、大气象的文章来。有出息的作家、作者,就是靠着思想修养赋予他的发现眼光,写出独到的、新鲜的、能让人眼睛一亮、甚至具有震撼力量的好作品。而且扫描面很宽,在与我们平行的现实里可以有发现,在逝去的岁月里也可以有发现。比如说格致的《减法》,就是在我们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中,写出了有发现价值的名篇,上了《人民文学》并获大奖。
  《减法》主要写“我”小时候一起读书的27名同学,由于脑袋笨、学生与老师恶作剧地作对、女生初潮、男学生给女同学写情书等原因,一个个或成批辍学,或者被学校勒令退学而除名。升初中时,又有一批同学因考分不达录取线而退出。这些学生像连续减法算式,被依次减掉。到读初中时,只剩下了“我”一个人。格致的《减法》,胜在主题上,胜在思想性上。文章通过一个女孩子的成长过程,写出了一群农村孩子的求学命运。这些孩子在上初中前后几乎全军覆没地失学,其中有贫穷、生理变化、老师的偏见、教育体制的不健全等各种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偏远农村的落后,导致很多孩子被现代文明所遗弃,就像减法一样被减去。文章独到地展示和概括了中国农村生活中的一种普遍景象,提示读者广大,要想不被现代文明减去,除社会提供的帮助之外,必须加快自身发展,跟上现代文明的步伐,不被减掉。《减法》表现了一种珍贵的新散文精神:从个人经验出发,真挚、执着地探索公共经验,探索真正迫切的心灵和思想疑难。
  我们面对的社会生活与生活里的细节,都是“现象”,“现象”的后面埋藏着“本质”。能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是一种思想能力。有位老师说过:“散文创作的思想主要表现为对社会问题的洞察力、对历史现象的穿透力、对国民性中负面因素的针砭力、对作品中人物灵魂的拷问力、对‘普世价值’的理解力和表现力。”有没有这些“力”,直接决定着发现和发现不了好的生活素材,写出写不出好的散文作品。
  看过一个作者写爷爷奶奶的一篇散文,由上下篇组成,上篇的主角是爷爷,下篇的主角是奶奶。上篇里,奶奶已亡、本有点俊朗的爷爷,为逃避抓壮丁逃到深山野岭,回来时带回一个已嫁过人的丑女人做了续弦,也就是作者现在的奶奶。丑女人不但丑,而且还有好吃懒做、性格乖张的一些毛病。可在战乱时期,这样的女人却最安全,最省心,这是爷爷娶她的关键原因。作者写的是战乱中的人的命运,反映的是“战争与和平”的大主题。作者在文中说:“当兵,是那会儿草民最惊悸的职业。当兵意味着要去打仗,打仗意味着送死。”“我的祖父,从他由少年变成青年开始,只在做一件事情,奔逃。奔逃的目的是为了活着。”“祖父并没有错。错的是战争,我几乎要用最恶毒的咒语诅咒可恶的战争。”爷爷奔逃,娶丑女人,是战乱时期赐给人的一种生活版本,反映着战争对人的命运的影响与扭曲,也反衬着和平与活着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
  下篇中的奶奶,前夫是个无恶不作的无赖,打妻子成瘾,被后来成为作者奶奶的这个女人用斧子劈死了。女人一个人逃跑出来,碰到爷爷后,自己做主嫁给了爷爷。爷爷得病去世,奶奶再一次撇下孩子,自己做主嫁了别人。这在封建婚姻时代,在人们眼里,奶奶是个有恶行、耐不住寂寞、不守妇道的女人,很离谱。可是,作者却旗帜鲜明地认为,奶奶是个敢于反抗世道、反抗命运、反抗对女人不公平待遇的了不起的女人,“她明白一个道理,只有露出獠牙,才是最好的抗争。”显然,作者是个思想能力很强的人,才站在了这样的高度把握时代脉搏,臧否人物,评判爷爷、奶奶的人生。


  三、思想能力决定着作者对是非黑白的判断力
  思想能力不行,不光着眼点小,而且有的还会错误地评论社会生活中的客观事物,甚至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作者写了一篇《父亲的家园梦》,文中写到:“父亲兄弟姐妹共有9人,我有2个叔叔6个姑姑,可谓是大家庭,父亲排第二,是长子,而我理所当然就是长孙女了,本应该我是很受宠的才对。可惜我是个女孩,我的家乡处在梅汕地区,当时重男轻女风气非常严重,母亲不但没有母凭女贵,还被打进‘冷宫’,在我出生没几天就给奶奶扫地出门自立门户了。母亲说当时分家只给一间简陋的泥砖瓦房,3只碗3对筷子,一个水缸一只锅,就是全部家当。母亲一筹莫展,欲哭无泪。”
  很明显,本文作者的心量、眼量出了问题,是按农村人狭隘的眼光看分家这件事的,理由是:“父亲兄弟姐妹共有9人,我有2个叔叔,6个姑姑,可谓是大家庭。父亲排第二,是长子。”可以看出,父亲除上边有一个姐姐外,下边有7个叔叔和姑姑。在这样一个多子女穷家庭,爷爷奶奶给父亲娶过媳妇已经不容易,他们还得把叔叔、姑姑们养大,给两个叔叔成家。怎么可以说分家是被“扫地出门”打进了“冷宫”呢?莫非不管叔叔、姑姑们的死活,一直躺在爷爷奶奶怀抱里“啃老”才是合理的待遇?正常理解,作者不但不应该反对分家,父亲作为长子,还应该帮助爷爷奶奶养育弟妹,长子如父,长嫂如母嘛。我们只能这样说,作者是个自私心很重的人,只站在自身利益的一边看人论事,失去了公正、公正。
  如果作者能够站在时代的背景上评论上边的事,就可以还爷爷奶奶以清白了:是时代造成了多子女与家庭困难,一切问题,都是那个体制落后、生产力水平落后、低产出形成的物质贫困所导致,绝非是爷爷奶奶冷酷无情。
  还有一个作者,参加“我的父亲母亲”征文赛,竟然为“文革”时是造反派头目的父亲大唱赞歌:“……他在政治上有着非凡的才干,这也是他被群众拥为一派领袖的重要原因。他的组织才能和文字才能在那个动乱年代得以充分的展现,他可以在成千上百人的集会上涛涛不绝的(地)演讲和雄辫,虽然我从没有亲临(眼)见到过父亲讲演,但可以从他在青岛海边照片中,看他头发和围巾被海风吹起影像里,感受他的激昂挥手演讲的英姿。”“十年文革,他几次险些丧命,疯狂的子弹几次没能击中他,阴险的对手几次预谋加害终因上帝的庇护而转危为安。记得文革末期,父亲他们准备组织一次声势浩大的游行,母亲带我去看他,临走他悄悄地将手表解下来给我,轻声说:‘拿好’。我看着他转身而去的背景,幼小的心灵隐约有悲壮的震颤……”大家都知道,“文革”中的派性头子,无一例外都是批斗、打砸抢、组织参与武斗的罪魁祸首,可这位作者却把派性头子的父亲当做英雄来歌颂,典型的香臭不辨,是非不分,心量、眼量彻底出了
问题——心量、眼量也决定着审美、审丑的分析力与判断力,说到底是思想能力短缺。

  四、需要提醒的几点
  1、不要期望学学新流派的散文写作手段你立刻就强大起来了。在场主义也好,新散文也好,传统散文也好,厉害的不是使用了什么写作手段,而是看他的作品在不同语境、不同表现方法的后面,有没有强大的思想性支撑着,有没有各种知识与修养反映的综合实力保障着。所以说,耍花枪没有用,有比较扎实、雄厚的理论功夫、思想修养功夫,才是真本事。我们有好多作者,不是没有生活,不是没有阅历,写的东西也不缺文采,甚至摆弄出令人眼花缭乱的语言风景来。但是读过去以后,却让人感觉像喝了一杯白开水,或者像看了清浅的一池子水,一眼看到底。病根就在于,缺乏一副咀嚼生活的好牙口,虽然也在咀嚼,但是嚼不动,嚼不透,嚼不出真味来,根本原因就是理论认识能力不行,思想能力不行。文章也因此没有思想性构成的底蕴,使作品没深度,没分量,没品头。
  2、文学作品的思想性,包括情感抒发,是借助的形象的东西,即人物、事件传递出去的,不是吆喝出来的。即使议论,也是叙事化、形象化、就事说事的议论,把思想、情感这些东西糅合进去,渗透进去,切忌议论文式的表达,不能和叙事主体割裂。一句话,文学就是文学,思想性必须借助于形象来表达。
  3、请远离政治,不要希望在这里找到文学意义的“闪电”。杂文可以,散文不可以,这是由二者的体裁与“文责”的不同所界定的。杂文“是投枪,是匕首”,而散文的基本属性倾向于“美文”的特质。因此,散文表现出的思想能力是指对生活和文学作品的解读力、鉴别力、评价力,不是直接对政治品头论足。文学无法解决现实问题,更无法解决政治问题,只能医治心灵创伤,帮助心灵解脱和升华。因此,不要希望在散文里通过“放大炮”博得读者眼球放光与青睐。
  4、思想能力来自于对理论的不断学习提高,来自于对社会现象的积极观察与思考。
  最后,再重复一下普希金的话:“散文需要的是思想,思想,舍此任你妙笔生花也毫无用处。”


补充:思想能力决定着对别人作品的解读能力

       文学作品都讲究含蓄,思想能力不强,不能透过现象看透本质,往往看不出作者埋藏着的底蕴或者说主旨、题旨,以及每个细节里的蕴意,对作品懵懵懂懂,不能真正读懂。或者读懂了浅层的意蕴,深层的就看不出来了。举一个例子,我写了小小说《狗狗姓氏》(在《山西文学》发表时编辑改标题为《对策》,选入《小小说选刊》),讲退休的“老年”,因孙女的名字和邻居“尹局长”家狗狗的名字一样,去找尹交涉给狗狗改一下名字,可是当惯“官老大”的尹局长却一口回绝了。老年一怒之下,也捉了一只小狗,起了一个和尹局长一样的名字,让其下不来台。该稿在论坛发出后,好多评论的人只看到“老年”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却很少有人再深一层看,看出“尹局长”的做法不人性,不人道,看出“老年”是在为维护人的尊严而战。而我最初产生写这个东西的冲动,正是这样的“视点”或者说动机:针对人性、人的尊严。《山西文学》的编辑老师,就看得非常透彻,在博客编辑评论手记中说,“尊严是人生存于世的必然要求。但是,在金钱和权势成为衡量一个人成就的时代,当狗的尊严凌驾于人类之上时,只能发生一幕心酸而又让人啼笑皆非的讽刺景象。”对这一内核,看出来看不出来,区别就在于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能力和鉴别能力问题,说到底是有没有思想认识的能力。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