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散文新观察之王东旭篇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散文新观察之王东旭篇
                                                          刘军
    现实与真实一字之差,其义却相去甚远。现实加主义,就构成了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客观世界因此可以被系统化,理念也得以完整化。而真实这个词汇,就无法与主义相叠加,真实指向事件本身,指向事实本身,而现实这个词汇,源于卢卡奇总体性历史观的影响,在文学场域内,就具备了某种整体性。2018年度,光明日报批出专栏,重新阐释和发扬现实主义理论,从恩格斯的经典现实主义理论,到柳青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道路,再到当下新时代、新经验语境中的现实主义,各位学者挥毫泼墨,妙笔生花。不过,此次集中的现实主义理论问题的讨论,似乎仅仅与小说文体发生关系,与诗歌、散文、话剧、影视文学等体裁基本上没有什么瓜葛。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叙事的转向,应注意到散文在写真实(书写个体经验与经历)的基础上,大踏步地越过了藩篱,与小说一道进入书写现实的频道之中。一些记者出身的作者,诸多打工生活的记录者,系列表现乡土沦陷主题的散文写作,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客观型叙事的方法,以进入现实的深处,提炼出社会学的多种意义。柴静、雷宇、丁燕、郑小琼、江子、江少宾等人就是其中的代表。而在此之前,在一些老作家身上,比如贾植芳、周同宾等人,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其人其作对社会现实介入的力度和对历史展开反思的精神向度。当下,紧要的问题不在于散文笔下的现实能否与小说笔下的现实展开比拼的问题,而是散文这个高度强调个人性的文体,其现实书写的合法性以及边界在哪里的问题。散文的现实书写在实践层面,业已普遍性地生根,更进一步说,散文即人的命题之下,必然触及到人的现实性问题,也回避不了对社会关系总和的透视,尤其是在系列写作业已解决时间的跨度和空间的宽度的情况之下,散文现实书写的合法性理应得到体认。而在书写边界的问题上,散文受限于写真实的通则,与小说文体通过虚构抵达更高的真实确实无法比拟。此外,散文仅仅是代个人而立言,无法确立一个更自由的维度,以点带面地俯视和勘察整个人间世相,在这种情况下,散文现实书写的边界到底在哪里,就需要批评界群策群力,启动有效性的讨论,以明晰内容,确立维度。
    本期散文新观察,迎来了西北90后散文作者王东旭的作品《起风了》。作为一篇写现实的散文,场景叙事和人物素描稳步推进,形成叙事之环。这个文章以西北偏北的小镇生活场景作为切入点,当假死的装扮被意外所打断之际,风暴从一个家庭内部开始产生,并蔓延到小镇的诸多人的内心中去。从中,我们得以看见利益至上的价值导向如何瓦解农耕时代的人伦和社会关系,如同叶芝的诗句——一切都四散了,再也保不住中心/世界上到处弥漫着一片混乱/血色迷糊的潮流奔腾汹涌/到处把纯真的礼仪淹没其中。作者以一种强烈的客观型叙事再现了一个人的意外死亡所诱发的家庭外部和内部的两种战争,并将心理后续延展到十几年后的当下,并提出了现实之问,即,繁荣的表象后面,到底掩藏着多少被抽空的人性内容。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