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牵着母亲的手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牵着母亲的手

                                                              余君才

      那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事情了。
      我们一家人还生活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那里贫穷而落后,距离县城还有几十公里的路程。
      山里的岁月清贫而宁静。
      母亲在田地里干农活时,我就在一旁玩土,常常全身都裹上一层厚厚的泥土,用母亲的话说,像一个泥人。黄昏到来的时候,夕照洒满宁静的大地,谷物闪着金光,母亲背着收割后沉重的稻子,一只手拿着弯弯的镰刀,一只手牵着我裹满泥巴的小手,走在回家的路上。那时候我才四岁,成天跟在母亲的身后,夕照之下,秋收后的大地一片荒凉,母亲牵着我的手回家,我是母亲的一只小牛犊,但更像是一株失落的稻子,贫瘠而瘦小。
      等长大一些,每年春节,母亲都会带着我到县城的伯父家拜年。母亲背着大米和一些五谷杂粮,还有腊肉等作为拜年的礼品。那时候母亲牵着我的手,一起步行几个小时才到达长江边上。长江之水浩浩荡荡,一往直前,江水的对岸便是县城。那时候还没有长江大桥,只有过江轮渡,母亲拉着我的手上船。下船的时候,因为人多,我和母亲被挤散了。在下船的人流里,我再也寻找不到母亲,随着人流被推着往前走,我听到母亲唤我的声音,但我因为太害怕而说不出话来,好像嘴被贴上了封条,又怕又急,却发不出半点声音。
     那一日天气异常寒冷,我的手被冻得通红,眼泪在寒风中流成一道伤口。我和母亲走散了。因为急着找母亲,却没有站在原地等母亲来寻我。我沿着人流往前走,站在一个十字路口,似曾相识,但终究走反了方向。码头上的雾气还未散去,春天的气氛还不够浓重,大同小异的趸船,在江边停泊,我却再也寻不到刚刚下船的那艘轮渡。
     那时候我六岁,在寒风吹彻的码头上,找不到母亲,我哭成了一个泪人儿。后来母亲和伯父一家人在码头上找到我。我仿佛看到母亲曾在在码头上的每一个角落唤我。在看见我的那一瞬间,母亲的眼泪流了下来。她把我紧紧抱在怀里,半天也没有松开。
     经历这次走失之后,母亲每次带着我出门都紧紧抓着我的手,哪怕我到中学时期,出门时,母亲也不忘抓着我的手,生怕我走丢了。母亲也不止一次说起那时我走丢的事情,心里总是过意不去。但在我逐渐成长的岁月里,虽然有那么一次走失,但每走一步都是母亲在我身边陪伴,精心呵护。
     后来读中学、大学,一直到工作,我像一只远飞的候鸟,辗转在陌生的他乡,告别了那个遥远的山村,别离了我的母亲。我是那个远行的人,在母亲遥远的视线里,越走越远,远出母亲的地平线。母亲还在那个山村的老屋里,独自守着山中的寂静岁月,那里存放着我的童年,有我的回忆,有母亲的温暖。
     母亲愿意在乡下生活。母亲说,城里人多,没有乡下的空气好,人多了,感觉堵得慌。一直到前几年,我才说服他们,将父母从乡下接到城里,和我们一起生活。
     母亲老了,却还要去超市,去菜市场,提着沉重的菜篮子,与那些商贩讨价还价。一早一晚还得接她的宝贝孙子。母亲又何时能够闲下来呢?
     那一次置办年货,我和母亲一起到菜市场,母亲紧紧拽住我的手。我的心里一颤,想起儿时走丢的经历,那种害怕和伤心一拥而上。我明显感觉到母亲的手是那么用力,几乎是将指甲掐到了我的肉里,有些钻心的疼。我知道母亲一定是和我一样,想起了我儿时走丢的经历,心里在悲伤着呢。她看到人头攒动,怕我走丢。而那种疼痛再难受,我也不忍心甩开母亲的手。那种疼痛正渐渐进入我的血肉里,在生活中一点也不敢懈怠。现在的我,牵着母亲的手,走在城市的大街上,有一种不安,害怕的却是时间越老,某一天,我把妈妈弄丢了。妈妈丢了,我将要到世界的哪个角落找寻呢?
     我不知道是哪一天,我不再牵着母亲的手,也许是自以为长大的缘故吧。但此刻,我想一直牵着母亲的手,像母亲儿时呵护和关心地牵着我的手一样,寸步不离,就算岁月再老,就算沧海桑田。
2013/12/22


余君才,青年作家,广东省作协会员,出版作品集《温暖的尘世》《因为经历所以懂得》,作品被全国二十多个省市作为高考、中考试题。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