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经典散文

经典散文

清河拾忆

2021-12-24经典散文
[db:简介]
        清 河 拾 忆
        一、逮   鱼
        我的家乡是一个叫做清河的地方。清河有一条清清的小河,流淌着太多关于儿时的记忆。那时,外公健在。每年夏天暑期一到,城里的堂哥小龙和堂姐小敏定会回到乡村,我们常汇聚一起,陪外公去河边放牛。外公总是头戴草帽,脚穿草鞋,衣衫褴褛的腰间夹一缕蓑衣,摇着鞭子将几头水牛赶往河边散放,然后找一处居高的石头,一屁股坐于顶端。如若下了雨,他便将蓑衣披上,远远望去像一个稻草人。
        晴天的早晨,太阳被东边的群山阻挡,阳光在西边的半山腰划上一道色彩分明的线条。乡里人从不用表,这条界限就是时间的指针。我们屡屡睡到自然醒,千呼万唤始出来,就地套一双拖鞋甚至光脚往河里跑,连洗脸都在河里。下了河滩,我们如同沐浴阳光的鱼,姿态各异。小敏穿着连衣裙,被外公拉着手,算是有点站相。我和小龙不然,坐没坐相,站没站相。小龙喜欢坐在凸出的石壁边缘,将脚丫伸进水中扑腾得水花四溅。我喜欢撅着屁股趴在光洁的石壁上,时而将耳朵紧贴石面,聆听巨石的底端传来的声响。鱼儿在河里咬噬小龙的脚丫,只逗得他咯咯叫痒;在小敏的眼前自由穿梭,时而跃出水面故意挑衅;在我的耳朵里哔哔啪啪,像是在说我们的坏话。
        外公取下头上的草帽递给小龙,介绍许多逮鱼的法子。我们一跃而起,飞奔到邻家找来竹筐。太阳缓缓升起,河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就近邀来三五伙伴,卷起裤管跳进河里,趟过怪石嶙峋的浅滩,找一处流水湍急的狭口,将竹筐置于水中设下埋伏,然后在上游你追我赶,只待人群靠拢,猛地将竹筐撅起,鱼便无处可逃,活蹦乱跳全都是。翘嘴白,桃花鲷,泥鳅……应有尽有,有时还有螃蟹、鳝鱼等意外收获。
        最有趣的是砸鱼。晌午烈日炎炎,牛群也因太阳的炙热而跳进河潭。别看水牛笨拙,却是游泳高手。它们在清澈的水下鼓胀着肚子,轻柔地划动四腿,水面只露出鼻孔和黑色背脊,竟能游得四平八稳。在乡间,我多次听说有人溺水而亡,却从未听说有淹死的牛。水牛总是游过了河,在泥浆弥漫的浅滩里躺卧,摇头甩尾与蚊虫、八哥打情骂俏。每当此时,由外公带领的砸鱼队伍就开始行动了。河水潺潺流动,流经一湾湾浅滩,漫过一个个圆石。外公使尽力气,抡起大锤对着半露水面的岩石敲砸。只一锤落下,伴着清脆的声响和微微的震颤,藏于岩石底部的小鱼顿时冒出,眨眼功夫就泛了白(鱼死的时候肚皮朝上,俗称“泛白”),有的晕头转向,一个趔蹶浮上水面,像没头的苍蝇乱窜,若不眼疾手快,鱼很容易回过神来逃走。我和小龙手忙脚乱,像逮床上的跳蚤,外公的草帽自然成了盛鱼工具。小敏欢呼雀跃,清凉的眸子在阳光下忽闪忽闪,流水哗哗响,和着响亮的笑声,像音符在跳跃。
        把鱼带回家,有很多吃法,吃泥鳅最为特别:舀一锅水,将吐尽赃物的泥鳅和新鲜豆腐同时放进锅里慢慢加热。一开始,泥鳅在锅里游得不亦乐乎,随着温度增高,慢慢不见了踪影,它们以为钻进豆腐就能躲过此劫。接着添盐沸煮,放入作料,少顷满屋飘香。我上大学后,得知山东有一道菜叫“温水青蛙”,加热时放入肉丸,青蛙就会死死抱住丸子,慢慢入味。原理大致相同,都是利用了动物的求生本能,只是感觉有点残忍。吃螃蟹的时候,外公总是说螃蟹肚子里住着一个人,我们大都不信。长大后我去了杭州西湖,游罢雷峰塔,才知道外公讲的是法海藏入螃蟹肚子的传说。
        外公不久离开人世,留下的仅有一顶破旧的草帽,以及手把手教会我们的逮鱼童趣。多少年后,我们都在城里安家立业,渐渐忽略了家乡的小河。清河,这条哺育我们长大的母亲河,也慢慢地变了模样。那日我返乡归来,站在热气蒸腾的柏油路上举目远眺,在那些往昔逮鱼的地方,再也看不见孩童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新建的电站和冒着浓烟的机械。大概,“清河”是因为这条清清的河流而得名,不知,未来会不会因这条河流的消亡而更名。
        二、野  趣
        连续在河里玩上几天,小龙和小敏被太阳晒得皮色黝黑,样子和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山里娃没什么区别。中午烈日当头,我带小龙偷偷来到河滩,剥光衣服一个猛子扎进水中。透过清澈荡漾的河水,恍然发现一脸严肃的母亲站在岸上,手里挥舞着棍子。我们迂回一侧爬上岸来,光着屁股撒腿就跑……从此,大人们严盯死防,生怕出了意外。于是,我们告别了小河,顺着崎岖的山路,一窝蜂似的来到我家老宅。
        和外公家不同的是,我家养有一群黄牛。假日里,每当太阳偏西,我奉父亲之命把牛群赶往后山。小龙和小敏在屋里一刻也呆不住,便随后一起跟来。我说:“小龙,快看战斗机!”说完一伸手,一个飞行物拖着长长的尾巴“嗡”一声飞向蓝天,转眼又向地面俯冲。小龙一阵惊奇,非让我教他。我敏捷地在牛背上抓一只牛虻,顺手掐一株狗尾巴草绑扎在牛虻的尾部,新战斗机就做成了。小龙学得很快,我们一边帮牛群驱赶蚊虫,一边展开空中大战。小敏却不敢,只好眼巴巴地看着。
        傍晚,父亲从山上带回各种野果,小敏和小龙一拥而上。山里的野果种类繁多,有红彤彤的大麦莓、黑黢黢的小麦莓,形状均和桑葚相近,但花期不同,分别在大麦和小麦收割的时节成熟。还有一种杈杈果,大概是因为形状像裤衩而得名。母亲不让我称之为衩衩果,说不雅听,可以唤作“布袋果”,可我觉得衩衩果顺口,形象,不可替代。还有几种野果以季节取名,比如猩红的“五月桃”,乡里城里都有,不算稀罕;野葡萄就不同,一串串“六月爆”是捉迷藏高手,不扒开叶藤就难以发现,最后只会成为鸟雀和昆虫的美餐;还有形似香蕉的“八月炸”在树梢倒挂金钟,成熟时腹部炸裂,内有鲜嫩果肉,样子酷似女人微微张着的嘴巴,不知羞怯地勾引众生。我见多不怪,吃得多就觉得腻,但小敏和小龙吃得津津有味。在家吃得不过瘾,我们干脆来到地边现摘现吃,稠密的小麦苺挂满枝条,伸手就能摘下一把。鲜花与甜果,总是与荆棘同在。一不留神,小敏的手指被枝条上的锐刺扎破,渗出一珠血迹,只听她不叫疼只叫痒。父亲说:“赶紧放嘴里吸一口。”小敏照办,果然既不疼也不痒了。接着吃。
        屋后有一棵高大的板栗树,足够我们三人手牵手合抱。据说早年板栗树只有水桶粗的时候,大集体决定将其伐了烧炭。父亲知道后,当日拿着锯子爬上树,一股脑儿卸下它的所有躯杆。次日,公社来人见只剩主干,不足分量,便打消了砍伐的念头,板栗树就这样保存了下来。我至今怀疑,父亲是不是通晓《孙子兵法》,要不怎么会想出那样的奇招。
        我和小龙偷了母亲针线包里的棉线,用木棍做弓,棉线做弦,竹条做箭,自制了几张弓箭。时值夏末初秋,板栗树上长满青色的栗包,在微风吹拂下摇摇晃晃。忽然几只黄雀飞上枝头,小龙张弓射箭,只听“嗖”一声,鸟儿飞了,竹箭不知去向。抬头仰望,突然一个栗包掉落下来,不偏不倚正中小龙的额头,扎得他直流眼泪。类似的事屡见不鲜。有一次我用弹弓远远地击中屋檐下的马蜂窝,得意忘形之际,马蜂毫不客气地进行了凶猛还击,在我头上连蛰两口,钻心地疼。哭是必然的。有人说母乳是治疗峰蛰的良方,涂抹一点就会消肿,母亲便领着我到处打听哪里有刚生孩子的“月母”。还有一次,我们用野梅子和竹筒做成的“果弹枪”相互攻击,小龙一不小心击中了我的脸,紫了一块,我一时气愤,赶他回城里。可第二天一觉醒来,又十分不舍。
        有时只顾贪玩,到了日落西山时猛然回过神来,却不知牛群的去向。赶紧回家报告,和大人们一起寻找。父亲了解牛的习性,屡屡只有他才能找着。可有一次,父亲翻了几座山都没寻见那群牛,次日下起雨来,牛群依然未归。父亲焦急万分,只好去河对面找有名的赤脚大仙“瞎子李”。瞎子李掐指一算,说牛群两日内必回。父亲付了钱将信将疑回到家,正欲再去寻找,天放晴了,不一会就传来铃铛声。至此,父亲对瞎子李的膜拜有增无减,时常登门拜访,帮家里人排“八字”,问命运,我向来嗤之以鼻,认为那是旁门左道故弄玄虚。随着年龄增长,我忽然明白,其实父亲并非迷信,只是花钱买一份美好愿望。一个人对自己所爱的人和事物,别人说什么都会在意,甚至轻信。
        随着时代变迁,留居老家的人愈来愈少,父亲成了老宅的守望者。大千世界,无论走到哪里,永远忘不掉年少时代那些野趣。总有一些东西,让人不经意间想起往昔的岁月,就如茫茫的山野,不管如何荒芜,总能找到一条通往故乡的路。
        三、秋  收
        早年,家乡的人口众多,人们以务农为业,每年秋天,各类农作物相继成熟,田间地里一片农忙丰收的景象。孩提时代的我总能在秋收的季节找些乐趣来,这让来自城里的小龙和小敏大开眼界。
天气渐凉,一阵风吹来,门前高高的白杨树沙沙着响,偶有几片黄叶徐徐飘落,一叶而知秋意。放眼望去,漫山遍野开满了打碗碗花,给萧瑟的丛林增添了淡雅之色,硕大的苞谷坨儿在枯黄的秸秆上摇摇欲坠。父亲一大早背着背笼下地去掰苞谷,一趟趟往返于苞谷林与堂屋之间。
        我拿着镰刀向地里飞奔,呼道:“吃甘蔗喽。”小龙和小敏将信将疑,但止不住脚步随后跟来。小龙说:“没在城里,哪里有甘蔗吃?”我不作回答,在地边贫瘠之处选一株纤瘦的秸秆挨根割断,去了顶须和叶子,递给小敏说:“不信,你尝尝。”小敏啃掉皮层咬了一口,一边咀嚼一边睁大眼睛惊喜道:“比城里买的甘蔗还要甜哩。”这时戴着草帽的父亲从苞谷林里冒出来,带来一捆精挑细选的秸秆说:“细的好吃,粗的不好吃。”当时我们只顾吃,不明白其中缘由,长大后明白,粗的秸秆吸收了化肥农药,汁水不甜,所以不如原生态的细的好吃。
        到了晚上,苞谷坨儿在堂屋里堆成小山,奶奶便召集全家老小齐上阵,围着小山撕苞谷叶子。灯光下,金灿灿的苞谷像一座金山闪闪发光,全家人手里忙着活儿,有说有笑,其乐融融。大概左邻右舍都忙着在屋内撕苞谷去了,所以外边显得格外安静。透过屋顶几片玻璃亮瓦,可以隐约看见夜幕下几颗星星在闪烁。夜深了,窗外传来夜鸟和野兽的叫声,时而悠远,时而逼近。奶奶最爱在这个时候拍古今儿,她曾讲的“嫂嫂错”的故事至今记忆犹新:从前有个姑娘出嫁远方,天遭大旱,庄稼颗粒无收,善良的姑娘只好回娘家帮婆家讨来芝麻、黄豆等种子,以备来年播种,谁知自私的嫂嫂暗里将种子炒熟,只顾自己夜晚偷吃充饥,结果第二年全家人都被活活饿死。姑娘死后变成一只昼伏夜出的鸟儿,为警示那些好吃懒做的人,每夜倒挂在树梢不停凄鸣:“嫂嫂错、嫂嫂错……”
        收完苞谷不久,便到了稻花飘香的时候。层叠的稻田像一个个巨大的器皿,盛满金黄的稻穗,在微风的吹拂下此起彼伏。乡里有种自发劳动合作叫做“换工”,就是所有劳动力聚集起来,集中力量在一户,轮流抢收。一时间山歌唱起,你呼我应,割稻的人齐头并进,挑担的人车水马龙,那场面真有“秋风扫落叶”的阵势。我们三兄妹也来帮忙,蹿动在田间充当拾稻穗的角色。父亲说:“一粒谷子就是一滴汗水。”小龙说:“那当然,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嘴上如是说,心里却总是开小差,比如时不时扒开秧茬寻找淤泥中的鳝鱼泥鳅,或者发现吸附在腿上的蚂蟥后,想方设法将其整死。
        水稻收回家后,脱粒一般在当晚进行,倘若耽误了时日,稻谷就会发霉减产。昏黄的路灯下,柴油机轰轰作响,稻穗经过脱粒机后顷刻变成稻草,从后仓喷射而出,在女人们手里的杨叉上接连转移。饱满而新鲜的稻谷如细流一般簌簌落下,散发出泥土芬芳的气息。
        脱粒完毕,最后一道工序叫“扬谷”,颇有意思,惹得我和小龙自告奋勇加入其中。在扬谷的过程中,谷物在风选的作用下实现了分类,落得愈远,秕谷愈多,落在近处的自然是沉甸甸的谷子。我们屡屡累得满头大汗,却十分欢喜。奶奶鼓励我们说:“生活好比一场扬谷,付出了汗水,就会有果实落下,那是摸得着看得见的。”
        每当雨过天晴,我们依照奶奶说的办法,在侧屋一角捕鸟。远远地支起一只筛子,然后在支架上栓一根绳子至屋里,筛子下边撒一些秕谷,关上门,从门缝观察,一旦有鸟雀中了圈套,猛拉绳索,鸟雀便被扣着。多半是麻雀。奶奶说:“麻雀如蝗虫,糟害粮食,逮住油炸只管吃。”中学读了鲁迅的《故乡》,才知道这法子不是奶奶的原创,但我明白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许多年后,我由乡里娃变成了城里人,家乡也因“打工热”变得异常冷清,大片良田和旱地荒芜了,秋收季节,再也看不到曾往热火朝天的情形。在转基因粮食和大棚蔬菜日益丰盛的今天,残留在记忆深处咀嚼秸秆的味道,早已成了一种奢望。

(作者:湖北川流,QQ110013796。请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