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农事琐忆三题

2020-09-17抒情散文秦时明月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17 编辑

农事琐忆三题文/胡华强
靠桑树  深冬时节,大略也就是春节前后,天气阴冷干燥,正是靠桑树的时候。我们喜欢把“嫁接”这个很专业的词儿叫做“靠”。在毛桃树上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7:17 编辑 <br /><br />农事琐忆三题文/胡华强
靠桑树  深冬时节,大略也就是春节前后,天气阴冷干燥,正是靠桑树的时候。
  我们喜欢把“嫁接”这个很专业的词儿叫做“靠”。在毛桃树上靠水蜜桃靠蟠桃,在毛桑上靠良种桑枝。“嫁接”,大家都懂,“靠”也就是“挨上去”的意思,和“嫁接”也就一个意思了,不过在我们乡下,都没人说“嫁接”这个学名儿。
  生产队的田坎沟畔屋旁坡沿,有很多桑树,大多高大而芜杂,尽显衰颓之象,大概都是些种植了多年而疏于管理的老树。队长让队上的年轻人给老树翻新,重新靠上良种桑。我就跟着去看稀奇。他们先把桑树剪得光秃秃的几乎剩下一个树桩,那是我所感到不解甚至觉得可惜的。但是我只能看着,不敢问,那些比我大不了多少的年轻人一个二个傲慢得像将军一般,我只是他们眼中看稀奇的小屁孩儿。
  他们骑在树杈上靠那些高大的树桩,坐在冰冷的地面上靠那些低矮的树桩,也趴在地上靠那些很小的树桩。每个人一把锯条折断后磨成的刀片,先在树桩上切出合适的口子,再从良种枝条上切下大小一致的芽苞,小心翼翼地将芽苞合到树桩那切开的口子上,再用塑料薄膜条儿缠上,就大功告成。
  那些平时动作比语言还要粗野的年轻人,做这样的工作竟然出奇的仔细,他们仿佛个个都变成了做手术的医生。乡野的生活赋予了他们并不特别讲究卫生的习惯,而在靠桑树的时候,个个都似乎患了洁癖一般,容不下一丁点污垢和尘土。冬日干冷的风从山坳沟畔吹过来,一个个挂着清鼻涕,却会轻轻地用舌头舔掉不小心粘在切口上的灰尘。这是我所看到过的乡下人做过的最细心最虔诚的农活。
  这个程序把我看得眼花缭乱,吸引得神魂颠倒。曾提出要试一试的想法,被那些傲慢的将军们的白眼给吓回去了,我决心自己悄悄一试。也用锯条磨了一个刀片,从地里捡了他们丢弃的枝条,找了我家屋后自留地边的两棵桑树,按照早已铭记在心的技术要领细心操作,最后也仔仔细细地缠上从地里捡来的薄膜条儿。大功告成,那晚我兴奋得几乎彻夜难眠,几段恍恍惚惚的梦中,都尽是吱吱抽芽的桑枝,唰唰招风的桑叶。第二天,我就忍不住解开了一棵上的薄膜条儿,查看是否成活。接下来的日子,总这样隔三差五的查看,满心地期待着如那梦境般葳蕤的绿荫。
  开春了。我一直没敢解开薄膜条儿的那棵,真的抽出来新芽;而另一棵,正如我的母亲给我警告般的预言,没活。而生产队的田边地头,坡坡坎坎,桑树的浓荫竟已蔚为壮观。那一年,采食桑葚和看大人养蚕成为了一段美好的记忆。
  然而,接下来的一年,生产队又突然不养蚕了,于是桑树也没人管了。桑树没人管了,很快也就荒芜老化了。而我家自留地里那几十棵桑树,经过了我自学成才的技术更新,枝叶茂盛,母亲在猪圈屋的架子上年年都要养半张蚕,收获满满两挑洁白的蚕茧。
  靠桑树成为我童年的一个充满了强烈好奇心的美好记忆。这个记忆一直埋在心底,直到现在,我都很喜欢看中央电视台第七套的“科技苑”节目。杀土蚕  土蚕是农作物的大害,专门危害作物的幼苗。包谷苗是被它危害最严重的作物之一。
  初夏时节,包谷苗刚出土,翠嫩如玉,卷芯里藏着一颗晶莹剔透的水珠。这样的幼芽,给予人无限的希望,人们自然也对它给予无限的爱意。父亲去地里巡视,回来说,该杀土蚕了!于是,从第二天早晨开始,我们就会连续很多天去包谷地里杀土蚕。
  筷子粗细的土蚕长在泥土里,它会趁早晨清凉湿润的时候钻出地面来,咬断植物的嫩茎,然后拖进地下的洞穴慢慢享用。我们早早起床去到地里,就是要赶在它刚好钻出地面还没有干坏事之前消灭它。如果去晚了,让它咬断了包谷苗,就觉得非常痛心。一旦看见那黑褐色的虫子,就会立即激发除之而后快的冲动。尤其当发现它咬断包谷苗之后,心中更会增加一种痛恨的情绪,就会生出掘地三尺也要抓住它的决心来。
  母亲常常带着我们一起杀土蚕。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把竹刀,那既是掘土的铲子,也是杀敌的兵器。一旦发现了土蚕,就用竹刀将它拦腰戳断,看见那丑恶的虫子肚子里冒出的绿色液体沾湿了沙土,就会觉得快意无比。而母亲,总会捡起那被土蚕咬断的嫩苗凝视良久,面含悲戚。是的,母亲的情绪是真实的。你要是不能亲自播下那一粒种子,不能亲自呵护着它从泥土里醒来拱出地面,不能亲自看着它一点点一点点在晨风露水里成长,不能想象它们将给你的明天带来怎样的希望,你是无法理解一个农民面对一棵受损的禾苗的感情的。
  我们老家在春节的祭祀活动中也有杀土蚕的仪式。正月十四过大年,叫做“火烧门前纸”,大人们总会念叨着那句谚语:“火烧门前纸,大人做生意,小人捡狗屎。”这一天,小孩子们会在大人的安排下焚香烧纸,摇嫩竹求长高,喝“蛤蟆尿”求祛病,天黑后去祖坟上灯,回来的路上“偷青”。杀土蚕的仪式也是我们下孩子去完成,先在菜地里点上香烛烧上纸钱,然后拿一把菜刀在菜土里一阵胡乱的砍斫,象征着杀死了残害作物的害虫。
  这样的仪式不过是一种娱乐的游戏而已,每年的初夏时节我们照样天天早起去包谷地杀土蚕。我给母亲说,土蚕要是不杀死,过不了几天它就会变成一只大蝴蝶。母亲头也不抬地回我:“那么丑那么坏的东西,它哪有资格变成蝴蝶?”粪毒  一说“粪毒”这两个字我都会禁不住全身一颤,那真是一种穿肉蚀骨的记忆。
  粪毒自然是一种毒,一种病菌,而我们是用它来称呼染上了这种病菌的疾病的,更通俗的称呼是“肥水疙瘩”,其实它的学名叫做“钩虫皮炎”。不过这个学名以及致病的原理也是我现在才通过网络查到的,而且还知道了那其实是一种叫做钩虫的寄生虫钻入了人的皮肤引起的一种皮肤损害的疾病。那时的农村,没人知道这些,只知道那是踩了粪水的缘故。
  那时候,人畜肥是农村的主要肥料,人们不仅不厌恶,反而还觉得珍贵。用打谷的方木斗给冬水田施肥,人们会毫不犹豫地赤脚站在齐大腿根的粪水里,用盆子往水田里泼洒。下田栽秧割稻,下地挖土播种,做个庄稼人,没有谁不是打赤脚的,这自然就给染上粪毒提供了条件。但是,最容易感染的季节,一般是在气温较高的夏季,割麦之后开厢栽红苕的时候。
  双脚是最易感染的地方。你会感到奇痒难忍,会不断的抓挠,甚至将双脚顶在地面上墙壁上树干上不停地蹬擦止痒。那种痒,像成群的小虫子在来回地穿梭,看不见抓不住,却分明感觉到它们在皮肉里血管里像波浪一样激荡,像无数的箭镞从四面八方射向你的心脏,让你片刻也不得安宁。坐卧不宁,彻夜难眠,无药可治,无法可想。凡乡下人,几乎没有人未经受过这种痛楚。
  我的父亲也曾几乎年年遭此折磨。他坐在那里,紧咬着牙的嘴里发出咝咝的声音,面部扭曲,身体摇晃,一副绝望的神情。脚上早被抓破了皮,有黄水流出;同时又长出一些小小的水泡来。他想稍稍控制一下自己的双脚,可双脚总是在不停地颤抖。每到这样的情况,父亲就会采用一种残忍的方式来解决——打瓦针。找一片玻璃来敲碎,挑选其中很锋利的碎片,用手捏住去钉那感染的部位,直到钉出密密麻麻的针眼,冒出丝丝的鲜血时,再用手去用力挤压,以排出更多的毒血来。我曾经也尝试过这样的方法,那椎心的刺痛居然可以忍受,可以想见那匪夷所思的奇痒该是一种怎样的折磨!
  感染此疾,不会致命,却可以让人绝望让人发狂!我亲见过队上的一个男人双脚痒得受不了,在保管室的晒坝上奔跑了整整一个下午,还边跑边哭!
  你问为什么明知要中毒还要打赤脚?
  生活习惯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穷,穷得买不起一双供雨天穿的水靴。                            2016-5-18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