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清清淮源水,汩汩润心田

2020-09-17叙事散文秋雪
清清淮源水,汩汩润心田我站在“洪泽湖水域”之边,遥遥凝望着一条绵延的长河,不要问这是淮河、长江,还是黄河、海河,我只告诉你,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罕见的城摞城、黄河此段的“悬河”奇观就在这里。近三千年的历史,让这座文化名城——开封承载起了厚重的

清清淮源水,汩汩润心田
我站在“洪泽湖水域”之边,遥遥凝望着一条绵延的长河,不要问这是淮河、长江,还是黄河、海河,我只告诉你,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罕见的城摞城、黄河此段的“悬河”奇观就在这里。近三千年的历史,让这座文化名城——开封承载起了厚重的积淀。 我眼前是一片五彩缤纷的世界,花海如潮。黄、红、白、墨、紫等相互争艳的菊花,见证了孟子游学汴梁的大街小巷,送走了李白、杜甫的行囊,高适从风尘里匆匆而过。如今,为了寻觅前人的足迹,我们一行采风人员又从淮河下游翩翩而来! 离开开封的清明上河园,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说实在的,很久以前,我就想与遥远的淮河源牵回手,希望自己能在巍峨的桐柏山,静默的老子故里,聆听一次大自然的吟唱与重温一下先人的说教。多彩的十月,终于了了心愿 ——我去了河南,去了河南的鹿邑、桐柏以及神都洛阳。 …… 从洪泽湖畔出发,车在平坦宽敞的连霍高速上行驶,约莫五、六个小时后,便进入了著名的太清宫。 太清宫,位于鹿邑县城的东部,这里主要向人们展示的是一个真实的老子故里形象。在展示老子故里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同时,也展示了古战场上那波澜壮阔的情景以及三国曹氏家族纵横驰骋、争夺天下的勃勃雄心。 跟随解说员的脚步,漫步于太清宫的林荫大道上,我边走边听,先天太后之赞碑、《道德经》之注碑以及“太清宫圣旨”之碑皆让我惊叹不已。清宫内现仅存的两口水井——望月井之奇在于每年农历八月十五风清月圆时,一轮明月正好投入井中,方能映出“天上月是水中月”之古诗意境来;九龙井则是老子出生时的洗身用井,甴一块完整的青石雕成,上有九龙,姿态各异,那栩栩如生的样子,仿佛要飞出这深深的庭院似的,直奔蓝天而去…… 稍息片刻后,在奔向下一个目的地的途中,我一直在思考着老子哲学里的一句话:“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开始阅读此句时,我并不理解它的寓意。直到我拥有了人生的无数个阅历之后,我才弄明白那么一点点。是呀,大千世界里的诸多美德往往皆深藏于世间的最低处,溪水也总是向着最低处流淌,如果要把一个人的生命落到实处,那实处不就是低处吗?
…… 知道中原大地上有个桐柏,最早还是从电影《小花》里了解的。 一直想看看甴钱富民执笔的长篇小说《桐柏英雄》,但苦于无处寻找。后来终于见到了甴《桐柏英雄》改编的电影《小花》,我跟那个年代的许多女孩子一样,以至于将《妹妹找哥泪花流》这首歌唱熟于心。如今一唱起这首歌,内心仍倍感亲切,仍叫人荡气回肠,思绪一下子又会被歌声带回到那个艰难困苦的峥嵘岁月里去。 桐柏县位于豫鄂交界,桐柏山腹地,是千里淮河之源。 在桐柏,除了因为自己生活在里下河地区的缘故外,还有那么一点点溯源而上之嫌,但感受最深的还是桐柏的红色文化。桐柏是红色的沃土,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中共中央中原局的诞生地。据史料记载,1945年10月,河南军区、新四军五师和八路军三五九旅三路大军曾会师桐柏,当时的这一大汇合,犹如一枚钉子直插敌人的心脏,从而牵制着国民党三十万大军,为全中国的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这里,我们不仅仅领略到了桐柏的山水秀美以及厚重的盘古文化与淮源文化,更加重要的是:让我们感受到了桐柏英雄们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革命先辈留给我们的光荣传统,将成为鼓舞每一个党员干部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勇于奉献的强大动力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于是,在解说员的带领下,我们去瞻仰了《桐柏英雄纪念碑》,去参观了“叶家大院”。走进红色革命基地,让红色之旅再添光彩。 据说,叶家大院本是地方一位开明绅士叶逢雨先生在清嘉庆年间扩建的住宅,后来便成了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与中原行署机关的办公地。为了铭记先辈们的丰功伟绩,桐柏政府重新修葺恢复了院落原貌,现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红色教育基地。 登上广场,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幅巨大的人物浮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任国家主席李先念站立正中! 叶家大院内的房屋更是讲究。共有三进院落。第一进,用来待客;第二进,用于主家居住,院内分别种着青竹与桂花树,有“主贵”之意;最后一进,乃家中威望最高者之住所,两旁各种着石榴树,有“多子多福”之含义。 站在桐柏山下,“淮源风景区”五个大字熠熠生辉。说她是个青翠欲滴的绿色世界,一点儿都不夸张。你瞧,重叠的山岭,幽深的溪谷,茂密的深林,飞瀑流泉,逶迤起伏;阳光在林间洒下斑斑驳驳的绿;陡峭的山路一侧,时有湍急的流水冲入深凹的涧壑;绿草芊芊,山花烂漫;林木葱茏,植被繁茂;山间泉水的清澈叮咚,林中鸟儿的婉转啼鸣,路旁花果的浓郁芳香,使人如入画中,如临仙境。 水帘洞是否能与花果山的相提并论,我不得而知。但她们皆因《西游记》而得名,皆与孙悟空的“户籍”有关联。靠近她,第一感觉便是清冷。抚摸着润滑的千年树身,我久久不愿离去,那种冷冷的肌肤,却给了我温馨之感。生在湖畔的我,自小就偏爱碧波荡漾的湖水,这水帘洞里的水是否如我想象中般的清纯?沿着一条山路前行,不一会儿,我眼前一亮:晚秋早已来临,可这里的丛林与草木却依然翠绿一片。一年四季里的水帘洞到底如何?以往,我只能从书中感受:春夏暖阳,碧草连天;秋冬雪月,雨霁寒凝。而此时的水帘瀑布,却是如此的冰清、如此的绚丽与如此的缠绵。站在瀑布前,凝目端望,她有时落落大方,有时又俏丽顽皮。再凝神远眺,山外却是碧空蓝蓝,白云朵朵,丛遮林掩,纵横交错。大家在不自不觉间,纷纷地于瀑布下的石块上坐了下来,双手捧着帘水,静静地观赏着水色的变化。有人说这水里夹杂着色彩,我却说是他眼睛老花了的缘故。可等我再细瞧时,那瀑光里真的蕴藏着零星的深蓝与少许的暗绿。那水里又仿佛掺了些许的奶汁,微蓝微绿里总是纤长的一片乳白。上山的路上,台阶左右,有萋萋小草秀于角落,时不时还有别致的、甚至是奇形怪状的根雕兀突着。此时,你如果用心去聆听,秀美的桐柏山上好像还回荡着百灵鸟般的歌声! 出于好奇,我手舞丝巾立于秃石上,背对水帘瀑布,让随行人员帮我按下了快门。我想留住这一刻的神秘与安宁,并贮存一份永久的记忆。伴随着喀嚓喀嚓的拍摄声,微风下的水帘洞早已显得是那么的平和与自然,她始终在我的视线里不曾离去…… 沿着台阶,我们一会上,一会下,绕过“小半个”的桐柏山后,我跟大家一样走走停停,或抬头,或俯身,到了主峰太白山顶时,只见眼前一派雄伟壮观之气势浩然而来,可谓是沟壑幽深坦坦然,涧溪潆洄流潺潺。解说员说,千里淮河就发源于太白山顶之北麓,最终是万涓成河,源远流长;山因水而青,水因山而秀。由此,我突然想起了明代文人何景明的一句话:“东南自古衣冠地,桐柏山前淮水春。”原来他就是在这个秀俊的地方大发感慨的! 接下来的盘古大神、观音禅林、水帘寺、通天河、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通天桥和吴承恩草堂等每一处,每一景都让我流连忘返,但不变的还是那蜿蜒的石子小路与满眼的青绿。说不清,道不明,这无穷无尽的凹凸之路到底有多长?这青绿里到底夹杂着多少釉色、墨色、黄色与茶色?那深深的、浅浅的、浓浓的、淡淡的,还有那水中模模糊糊的清灰色、黄褐色的石块,以及枯木倒影下的山色树影,这一幅幅美妙绝伦的纯天然油画,是否就是人间仙境?此刻,一洞内的泥塑猕猴,猴身上泉水的汩汩流淌,滴落在石钵中的叮当声响打破了我的思绪。我抬头一瞧,此处的洞口被山顶倾泻而下的又一处小瀑布遮盖了,好似珠帘垂挂,美妙极了! 听解说员说,吴承恩任新野县令时,在桐柏山中得到了创作的灵感,此草堂为其创作室之一。此话真假难辨。作为吴承恩的老乡,或多或少对他还是有些了解的。他生于一个甴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自幼尽管聪明过人,但科考屡屡失利,直至中年才补上个“岁贡生”。后又为生计所逼流寓南京,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晚年还是因为家贫而勉强出任长兴县丞,可由于看不惯官场的腐败与黑暗,不久便愤而辞官,贫老以终。 眼前的吴承恩草堂,恰如一面镜子,照出了我迷茫的脸庞,折射出了我心中流淌着的万千梦想……渗透脑海的,注入心间的除了那些人工修饰之茅草屋以外,还有我对先人命运多舛的诸多无奈! 夕阳西下,桐柏山内的佛教学院门前弥勒佛塑像上印上了一层绚丽的色彩。我抬头看天,天空是那么的纯蓝;我低头看人,游客们早已是笑容满面。在这神秘而肃穆的地方,很少会有人笑得如此灿烂。 桐柏山,若不是亲临这里,我很难想象在这人烟相对稀少的淮河源深处,竟有如此绮丽的景观! 桐柏山,你的大美姿态留在了我的心里。比华山高险,与黄山竞秀。尤其是你的独特淮源文化、盘古文化、佛道文化和地质文化等是其他任何一座山无法媲美的。 魏巍桐柏山,横亘大中原;清清淮源水,汩汩润心田。 …… 有了桐柏山的大美姿态存于心中,站在伊河桥上,我又仿佛邂逅了一位久别的龙门恋人:
轻轻地,抚摸着你的肌肤, 我放下了沉重的行囊; 静静地,驻足于你的面前, 演绎着,属于我俩的神话。
我终于,了却了一桩心愿, 再次回眸来看你; 烟波里,凝望着你的模样, 默默地,回忆着那份情愫。
深深地,你心锁峭壁, 痴痴地,我执着万古; 三百六十五个春花雪月里, 不变的是 伊水北去与你跟万佛的坚守!
也许是因为你的多情和瑰丽, 也许是因为我对瑰丽的不舍, 就在那伊河的一个闪烁里, 你与我情定青山绿水!
从此, 你记着香山,我不忘卢舍那; 在淮河的上游与下游, 一起眺望,一起牵挂, 永不分手!

IMG_20161027_213212.jpg (1.28 MB, 下载次数: 129)

2016-10-28 18:29 上传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