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完美人生话范蠡

2020-09-17叙事散文逐鹿江南
一无锡的蠡园、蠡湖、渔父岛、西施庄,处处有在历史星空留下足迹的陶朱公的身影。二千年以降,菰蒲、碧波间仿佛仍然散发着他特有的睿智、洒脱、飘逸的气息。他偕美人西施泛舟五湖,小住在盛开牡丹、玫瑰的湖畔小村的浪漫情景更是撩人心绪,发人遐思。“一领蓑


  无锡的蠡园、蠡湖、渔父岛、西施庄,处处有在历史星空留下足迹的陶朱公的身影。二千年以降,菰蒲、碧波间仿佛仍然散发着他特有的睿智、洒脱、飘逸的气息。他偕美人西施泛舟五湖,小住在盛开牡丹、玫瑰的湖畔小村的浪漫情景更是撩人心绪,发人遐思。“一领蓑衣万古情”、“远山长对美人家”的诗句迄今还在远山秀水间传唱。
  范蠡,字少白,楚国宛人,辅佐越王勾践灭吴的大功臣。起初,越王不听他的谏劝,伐吴大败。方寸大乱的勾践,意欲杀妻子、毁宝器,然后破釜沉舟地去与吴王拼命。
  范蠡为这位无头苍蝇似的君王设计了一条定倾扶危之计。他对勾践说:“卑谦厚礼以遗之,不许,则身与之市。”范蠡教他谦卑地献上厚礼,如果吴王还不答应,就把自己的整个国家都献上,连同自己也一并献上。这是一条身陷绝境时的尺蠖求生之计。
  勾践依计而行,幸获吴王赦免。回国后,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卧薪尝胆,终于一举灭了吴国。
  范蠡助勾践灭吴后,乘势渡淮水以击齐、鲁,越遂称霸中原。
   二
  范蠡是个懂得进退的大智大慧的人。他深知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在功成名就后,装上轻宝珠玉,偕西子与其徒乘舟飘然而去。
  范蠡到齐国后,致书大夫文种,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文种不听劝告,后来果然被谗赐死,临死还被勾践狠狠地戏耍了一番:你教我七个伐吴的妙招,我只用了三个便打败了吴国,尚有四个在你那里,你就替我追随先王去试试这几个未用的招数罢。
  文种无话可说,只得自尽。文种的治国才能不在范蠡之下,惜乎其才有余而识不足,善谋国而不善谋身。他的悲剧在于缺乏范蠡那样审时度势的精确判断和全身而退的大智慧。
   三
  在齐国,齐威王问范蠡以何术“家累亿金”,范蠡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说出了一番养鱼的大道理,这便是著名的《养鱼经》。
  《养鱼经》是我国最早的池塘养鱼专著。专著就鱼塘大小、构筑的注意事项、池内的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放养的时令与雌雄比例等作了详细的阐述。范蠡算账给齐威王听,说按照自己的办法去做,用不了几年定能大发。
  范氏父子在齐国,先是在海滨从事农、渔业生产,没多久,家产便至数十万。齐人认为他贤能,请他做相国。范蠡长叹道:“居家则至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他后来居定陶,称陶朱公,十九年中三度治产业千金,一再把获利的金钱和产业分散给贫贱之交及平时疏远的兄弟们,颇有点像今日的“先富起来带动他人共同致富”的情怀,又有点像热心慈善事业的比尔.盖茨的大手笔善举。
   四
  行文至此,感慨顿生。陶朱公的命怎么就那么好,运竟那么济,他的人生事业为何有如神助,手里握着有如童话里的魔棒似的,点到哪里便亮到哪里?“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的唯心主义哲学名言,在陶朱公的生命旅途中竟一件一件地演绎成了活生生的现实。
  论道德,他三次散尽家财,堪称有社会良知的富人楷模;论文章,有《养鱼经》传世。做官则出将入相,“下海”则致富有术。想干的时候能干一番轰轰烈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不想干的时候就辞去越国上将军的高职,归还齐国授予的相印。他的人生何等超凡脱俗!
  较之范蠡,文种不知进退而死于非命;诸葛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国力及个人能力不足的绝对劣势下大举北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活得太累。北伐无尺寸之功,不仅损了自己的英名,而且加快了蜀汉的灭亡;张子房功成身退,与范蠡一样颇有些英雄所见略同的智慧。但他从此杳无音讯,将浑身的“余热”都散发到不知何处的深山老林里了,让人扼腕痛惜。
  他们的人生都称不上完美。惟有范蠡毫无缺憾,连感情都玩到了极致,挽着大美人西施赏山玩水,优哉游哉,真是羡煞人也!
2017年2月18日,无锡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