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家乡的盐豌豆

2020-09-17抒情散文朱国前
家乡的盐豌豆 前方盐豌豆,是我们家乡江汉平原一带特色风味小吃,是地道的农家菜,也是普遍的家常菜,更是家乡人凉拌下酒菜。有几句顺口溜道出了盐豌豆的“地位”:有一下酒菜,长在园里头。不是花生米,却是盐豌豆。豌豆
家乡的盐豌豆

盐豌豆,是我们家乡江汉平原一带特色风味小吃,是地道的农家菜,也是普遍的家常菜,更是家乡人凉拌下酒菜。
有几句顺口溜道出了盐豌豆的“地位”:有一下酒菜,长在园里头。不是花生米,却是盐豌豆。豌豆喝小酒,你有我也有。
盐豌豆,用餐一颗一拈,一颗一吃,豌豆下酒,酒就豌豆,拈拈吃吃,吃吃喝喝,吃几颗豌豆喝一口酒,喝一口酒吃几颗豌豆。有道是,一颗一颗又一颗,一口一口再一口,津津乐道把话拉,滋滋有味把酒喝。家乡人形象地称拈吃盐豌豆为“数豌豆”,一碗盐豌豆,便宜既实惠,经拈又经吃,省事既当家,开胃又下酒。
盐豌豆的原料当然是豌豆,又名蚕豆,而家乡人习惯叫豌豆,从古至今。豌豆,既是粮食,又是小菜,既是“闲食”,又是补品。豌豆多淀粉,高蛋白,富含氨基酸、胆石碱、碳水化合物,还含有维生素C、钙、锌、锰、磷脂等,具有健脑增强记忆力、促进骨骼生长发育、预防心血管疾病、预防和抵抗肠癌等作用。家乡人将其归为零食香物、坚果干货。
盐豌豆,首选完熟晒干硬实的土豌豆,亦即小豌豆或香豌豆,表皮褐黄,味香味长。其色香味形以及营养,均远优胜于表皮青颗粒大的大豌豆或洋豌豆。土灶铁锅木柴火,文火慢工勤焙炒,一炒二泡三拌和。炒工一定要把握火候,火大性急,豌豆不是煳皮就是夹生,须文火用锅铲不停地反复翻炒,一碗豌豆入锅大致翻炒二三百次,越往后越翻炒越勤便,越炒越黄、越炒越香,炒至焦黄,有少许豌豆轻声爆响,表皮呈细小褐点,盛上焌水浸泡,通常5分钟左右,倒入筲箕或漏钵沥干则可直接拌料,也有油锅烧辣再入锅炒拌,不过,蒜泥当除外,油也不是凉拌用的麻油,蒜泥、麻油入锅后香味大失。豌豆须适当发胀皱皮,软硬不宜,泡短则过硬,打不死的程咬金,咬不动的枯豌豆、结豌豆;泡久则过软,疲沓臃肿,壳皮蜕落,清香消失。当然,这也要依主客年龄、牙口或喜好而定。
盐豌豆,报菜名,全名或准确说应该是油盐豌豆,可以理解的是过去食油金贵,尤其是麻油(芝麻香油),最好是小磨麻油,便忽略不计而少了“油”。姜蒜辣椒油盐醋,又脆又香有嚼头,开胃下饭又下酒。盐豌豆的辅料拌以麻油、食盐、姜末、蒜泥、辣椒、豆豉、醋,如放入少许五香粉或南德、十三香之类作料,味道更佳。我们常说某人原则廉正油盐不进,而豌豆确实油盐难进,俗话说,盐多不坏酱。同样盐多不咸豆,重口味者可适量下手重点。
盐豌豆,食用简单,携带方便,容易存放,不易变质。是家乡农家孩子就学在校用餐的“随身吃”,儿时读书,生活清苦,而自家菜园种收的豌豆不花一钱买,大人往往为孩子事先精心准备一罐头瓶盐豌豆,塞进书包,那时虽不兴夜习住校,但家校较远,作了学校午饭的“美餐”。家乡人过早吃稀饭,夏秋吃稀米茶,平日喝小酒,农家饭庄宴客,都少不了盐豌豆,时下城市酒店,也学家乡做派,或客随主便,或主应客愿,以解解油腻,换换口味,助助酒兴。服务生煞有介事而又相当小气端上桌一小碟盐豌豆,真应了那句“不过小菜一碟”。盐豌豆出场不是“开场白”就是“压轴戏”,有头有脸,大小多少实实在在占据了“一席之地”。
也有餐馆图省事取巧,直接拿水煮锅焖,捞起来沥干,水煮盐拌,充当盐豌豆,短味少香疲软,真不是那么回事儿。无异于煮豌豆或焖豌豆,一不爽口二胀气,大败胃口煞兴味,有伤肠胃及身体,辱没了盐豌豆名义。
家乡的盐豌豆,不同于家乡年关沙炒的腊货零食泡(方言“酥”义)豌豆,也不同于市场上油炸(苏打)兰花豌豆,更不同于鲁迅笔下绍兴的青皮茴香豆(罗汉豆);不是拌料前妈妈看我们眼馋而塞入荷包(衣兜口袋)的焌豌豆,也不是我们儿时“烘笼子”(一种取暖的火钵)柴炭暗火拨弄的炸豌豆,更不是朱元璋儿时放牛伙伴描述的“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豆将军,红孩儿当关,多亏菜将军”中的“豆将军”煮豌豆、煨豌豆及焖豌豆。
家乡的盐豌豆,就如家乡人性格一样,实实在在,软硬不吃;家乡的盐豌豆,就如家乡人生活一样,饱饱满满,有滋有味。 2017年4月5日于周子河畔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