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年味

2020-09-17抒情散文时光清浅
昨天下午,女儿问你我:“妈妈,就要过年了,为什么我不觉得兴奋呢?感觉和平时没啥两样”,我一边忙着手里的活一边叨叨说:“你们现在“吃肉不香,穿缎不光”,赶上好社会了,都没吃过苦那里知道甜了”,说完这话想想大人又何尝不是这种感觉呢!少了年味,多
  昨天下午,女儿问你我:“妈妈,就要过年了,为什么我不觉得兴奋呢?感觉和平时没啥两样”,我一边忙着手里的活一边叨叨说:“你们现在“吃肉不香,穿缎不光”,赶上好社会了,都没吃过苦那里知道甜了”,说完这话想想大人又何尝不是这种感觉呢!少了年味,多了稀松平常。
  小时候巴不得过年呢!娘家那时候的生活条件还算是不错的,我们家姐弟两个,累赘小,父亲还是较早的个体户,母亲又是个精明能干的主妇,过年的时候带着我们姐弟俩先去仅有的一家百货公司,看好了人家墙上挂着的最新最好看的衣服样式,拿在手里给我们姐弟俩前后左右比划好了,又给售货员还回去,直接带我俩奔向卖布的柜台,算好尺寸,扯了布,买了扣子,扯了花垭垭(类似现在的蕾丝边)。然后,经母亲的巧手剪裁好后,缝纫机就开始“哒哒哒,哒哒哒”忙个不停了,缝好熨平整之后,让我俩往身上一穿,站在立柜的穿衣镜前一照,甭提多美了。绝对不比百货公司卖的差,以至于每年过年我们姐弟俩的衣服总比别家孩子的衣服穿的新颖。
  在吃的方面,那时物产远没有现在丰富,但是,每逢过年杀猪宰羊的情景总会让我们一帮孩子尾随追逐看热闹,大人们则挎着竹篮,左顾右盼,挑挑拣拣看好了想要的肉,割肉的师傅一刀拉下去,挑着秤杆一称和你报的斤两不差上下。有了肉的垫底,再去光顾糖酒公司和七一商店,那时的这两家商店囊括了烟酒茶糖,甜点干货,调料百味,香蜡纸烛,烟花爆竹也在其中,所有过节的吃食应有尽有。尽管物品的丰富程度和如今的超市比起来连冰山一角都不算,却也人头颤动,前拥后挤,常有篮子聚过头顶,孩子们死死拽着大人的衣角生怕走丢,随着欢笑声,嘈闹声,哔哩吧啦的算盘声涌向各自要买的年货柜台前,在这种紧张又欢快的氛围中,年的味道愈演愈烈……
  那时,过年是件十分喜庆又隆重的事,进入腊月二十,年味也随之显现出来,那时家家户户会蒸各种花式的枣花馍,炸各种样式的麻叶,炸鸡蛋酥和柿子疙瘩,再做上一米筛(一种可以过滤水分的竹编筛子)的豆腐放在家里慢慢吃,条件好的人家还会卤一锅下水,在正月里切一盘熟肉待客可是极有面子又显示生活富足的事,那时我们姐弟俩没少偷吃熟肉,唯一的猪尾巴还被我俩分做两段给吃掉了,等母亲发现时,我俩比猫溜的都快。
  日子在忙忙碌碌中到了除夕也基本就绪了。中国人讲究过节要团圆,在我们家乡这里过年的时候要供奉祖先牌位,吃了除夕晌午饭,贴上春联和窗花,净了面洗了脚,一家人收拾干净利索后,在牌位的供桌前摆设香案,各色干果和炸麻叶以及几样凉菜分盘分碗装好,一一排列齐整,香蜡烛火也点上,还不忘倒满酒盏,最后朝西方响一挂鞭炮,一家人齐刷刷跪下迎接祖先回家过年。
  按照我们当地的习俗,除夕晚上和大年初一是要喝“头脑汤”的,“头脑汤”的由来无从考证,简单的讲是一锅配菜丰富,味道辛辣醇厚的素饺子汤,主要的配菜包括精心切的炸豆腐丝,豆芽、木耳、角片(油炸的面叶)以及凉粉(切方块)和青菜。汤里依据个人口味轻重放了胡椒粉以及各种调味料,煮熟的饺子连汤和炒好的配菜汇在一起,再倒少许香油,撒些葱花立马成就了一锅味道十足的“头脑汤”,除夕喝了“头脑汤”,一家人坐下“守岁”,年——才算是拉开了序幕。
  大年初一,孩子们像打了鸡血似的,天微亮就从被窝里爬起来了,一改往日笤帚疙瘩上身都叫不醒的怂样,迅速穿好放在枕边的新衣服,新鞋,洗了又洗的脸蛋和不常光顾的脖子,尤其女孩子臭美是天性,抹点擦脸油,精心梳个辫子再卡(qia)个发夹,匆忙喝了“头脑汤”美美的站在一边看一帮半大小子放鞭炮,不时的跳着脚,猫着腰捂耳朵。大人们更是里里外外忙碌的迎客送往,小辈会去长辈家里磕头拜年,爷爷奶奶,叔叔伯伯,大娘婶婶比平时叫的都甜,声音也高了八分贝,自然长辈们的压岁钱也都细数分发给我们。所谓的“压岁钱”也就是驱邪纳吉,寓意吉祥美好!年初一的中午饭大部分家庭以——肉扯面为主,小炒肉里放了炸豆腐,木耳和黄花菜,熬的浓郁而不腻的卤子,浇在刚从锅里捞出的一指宽的扯面上,一碗极具诱惑力的美味无时不刻挑战着旧旱的味蕾,那时一年到头也只有过节才能吃上肉,可想而知一碗肉扯面该是多大的诱惑了。
  过了年初一,便开始串亲戚了,对于我们孩子来讲自然是好吃好喝,还有压岁钱可拿简直不亦乐乎。大人们坐下来拉拉家常,吃吃饭,能喝酒的再喝点,喝的高兴了划拳声也此起彼伏起来了。
  幸福的时光总是太短,转眼间十五元宵节就到了,我的家乡这里也和中国多数地区一样会扎灯笼,闹红火。家家户户都会亲手糊灯笼,农村最为常见的是纸灯。那时,父亲会找来竹篾扎好灯笼的框架,五角星样的灯笼,父亲扎的最为拿手,母亲买来各色彩纸剪剪画画,我们也跟着手忙脚乱地帮忙,把蝴蝶,孔雀,梅花都糊在了灯笼上,再绑几个彩纸穗固定在五角星的几个角上,傍晚扯一条电线下一个灯泡,灯笼瞬间绚烂了整个院落,我和弟弟又蹦又跳围着灯笼转,还会拽着父母跑到街上看别人家的灯笼,一盏盏形态各异,五颜六色的灯笼打破了漆黑的夜空,男女老幼沉浸在笑语声中。多少年过去了,经历了世事无常,可那时一家人的欢乐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中。
  大概从正月十三起就陆续有了闹红火。有踩高跷的,扭秧歌的、摆旱船的、耍狮子的,这些红火也大部分延续至今。虽然,今天随着各种娱乐的不断出新,这些红火看起来也不那么夺人耳目了,可在我小时候的八十年代中期,人们可供娱乐的项目实在寥寥无几。因此,过元宵闹红火就格外的博人眼球了。那时候,人们三五成群,簇簇拥拥,拖家带口,肩膀上架着孩子,脖子伸的老长往最热闹的地方钻,在唢呐锣鼓声中万人空巷,更有万众风情笼罩在小城的上空。
  一年又一年,时光就这样在指缝间溜走。当年那个小姑娘,如今也年过四十有余了。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今的街上你想要的以及你没想到的商品应有尽有。在吃的用的方面一脚踏进超市,商品琳琅满目,丰富到无所没有,生活条件好了,人们也舍得花钱了,平时都吃香喝辣,穿的也都光鲜亮丽。归根结底,年味蕴藏在亲手蒸的枣花馍里,饱含在毛笔写的春联和全家人一起糊的灯笼里,更是藏匿在母亲亲手缝制的新衣和卤的一锅下水里。什么都成了花钞票就能买到的,大人孩子过年也就少了期盼和欣喜,大概年也因此渐渐失去了原汁原味吧!
  此时,已是午夜。明天又逢除夕,年也将至。千言万语尚不能道明此刻心境,感慨之余更多感恩,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恩亲朋好友的爱戴之意!感恩爱我的和我爱的你们的陪伴!更感恩祖国!感恩这伟大的盛世!如果,没有国泰民安,我们又怎能“吃肉不香,穿缎不光”,又怎能“安得广厦,高枕无忧”。所以,常怀感恩之心,常亿当年之苦,便会品得今日生活之甘甜。
  写于2018.2.15凌晨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