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哲学笔记 三十一、三十二

2020-09-17抒情散文李灿
三十一、进化论对中国的影响说起进化论,我们都不陌生。我们都知道,英国的达尔文写过《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的进化论。后来的赫胥黎就是达尔文进化论的捍卫者。其实,早在《物种起源》出版的前几年,英国的哲学家斯宾塞也提出过进化论。斯宾塞还把进化论从
  三十一、进化论对中国的影响   说起进化论,我们都不陌生。我们都知道,英国的达尔文写过《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的进化论。后来的赫胥黎就是达尔文进化论的捍卫者。其实,早在《物种起源》出版的前几年,英国的哲学家斯宾塞也提出过进化论。斯宾塞还把进化论从自然领域扩展到社会领域。清末,严复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从此,进化论慢慢地为中国人接受。说起这一百多年,进化论对中国的影响,可以说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我们首先说它积极的一面。近代的中国积贫积弱,饱受列强欺压。仁人志士从进化论中认识到,这个世界弱肉强食,中国只有强大起来才能不被欺负。这套理论使得人们开始寻求国家富强的道路,唤醒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而不断奋斗,我们能说进化论没有积极意义吗?   而且,我们看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个特点。中国历来对老年人过分尊重,对年轻人却无情打压。孟子说要“老者衣帛食肉”,曹植的《白马篇》也有“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民间传说郭巨埋儿,等等。这些例子告诉我们,古人把老人看成第一位的,好吃好穿的都是老人优先,甚至为了老父亲把儿子活埋了都不算残忍,甚至还会当做道德的楷模。敬老尊贤,提倡孝道,本身是没有错的。然而,任何事情强调过头了就不对了。鲁迅先生就受了进化论的影响,就批判了中国的孝道文化中的糟粕。鲁迅先生就指出,社会是不断进步的,所以我们应该首先考虑年轻一代的成长,我们中国却倒过来了。如果年轻人得不到应有的爱护,不能健康成长,社会从长远来看还怎么进步呢?比鲁迅先生早一点,梁启超也提出过《少年中国说》,认为少年强则国强。这也是进化论在中国的另一个积极意义。差不多从那时起,人们的观念逐步改变了,开始关心起年轻人的进步了。一个社会多关注年轻人,它才能朝气蓬勃;否则暮气沉沉,民族还有希望吗?   当然,进化论在社会领域滥用,负面影响也不少。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今天,进化论败坏了社会风气,我们已经深受其害了。   例如,人到一定年龄都要就业的。现在整天提竞争,不努力就会被淘汰。这种理念用来激励个人奋发向上是可以的,但拿到整个社会就不合适了。为了效益,企业提“减员增效”。问题是,工人下岗了也要生存。当很多家庭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时,这不产生社会问题吗?   还比如,学生学习,有考试就会有排名,有排名总有人靠后。那么,那些靠后的学生一定都是没努力学习的吗?他们都应该被歧视吗?同理,评价老师也是看教学成绩排名。一个老师再尽职尽责,只要教学成绩靠后了,大家都口诛笔伐,冷嘲热讽,这像话吗?学生应该努力学习,老师也应该爱岗敬业,但学生间、老师间只有竞争,完全以名次先后论英雄,也是要不得的。人逼急了,自然会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为了提高成绩,学生可以选择作弊,老师也可以选择放任学生作弊,或者在阅卷时做手脚。这样一来,教育的公平正义还有了吗?   我们再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人到了二三十岁时都要想着恋爱、结婚,这本身是社会的常态,如今也成了社会问题。我们固然不能回到封建包办婚姻的旧俗,可是当下的形势就是社会的常态吗?很多人不顾道德底线,爱情的专一性都可以随便破坏。古人用“一个闺女许两家”形容人不诚信,今天没有人说这样的人不诚信,反而都认可了这样的行为。女人没和你结婚前,她随时可以和别人走;结婚了她也可以心中有别人,因为她还可以先和你离婚,再和别人结婚。你还不能骂她不好,相反别人只会说你没有用。你连自己的爱人都拴不住,只能证明你不成功,你活该,优胜劣汰嘛!连爱情、婚姻都充满了竞争,唯利是图,笑贫不笑娼,人们的生活还有安全感吗?   可见,进化论在社会领域的无限延伸不是好事。自然界中优胜劣汰的法则不能强行嫁接到人类社会中。进化论刚刚传入中国时确实起过积极作用,但今天我们确实要反思它带来的负面效应了。一个社会成功的毕竟是少数,尤其是像中国这样有着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如果绝大多数人都没有了安全感,不能保证起码的需求,那就不正常了。   三十二、乡愿,德之贼也   《论语》中,孔子说:“乡愿,德之贼也。”这句话很有警示意义,我们身边乡愿的人太多了,这种人看起来像好人,其实他们是假好人。   我曾经听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讲的是什么事情呢?有一个人做领导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可惜,小人当道,到处造他的谣言。身边的群众就受了蒙蔽,也纷纷说他不好,赶他下台。他下台后,默默无闻,最后在寂寞中离开了人世。他死后,人们慢慢地发现,其实他是个好人,后面的继任者都跟不上他。这时候,有人假惺惺地说:“这么好的人,可惜死得太早了!”如果不了解说这句话的人的过去,我们会想当然地认为,这个人是好人,有正义感。真实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呢?别人在位的时候,被小人诬陷,他不敢挺身而出。相反,看到人民群众受了蒙蔽,对领导者不满,他也跟着起哄,也说领导者不好。现在,大家醒悟过来了,觉得对死者生前有亏欠。他当然不能继续说死者的坏话,否则会犯众怒。他当然也要表现得很惋惜,让人们误以为他有正义感。这就是典型的乡愿,这类人非常可恶。多数人说这个人是坏人,他也跟着说这个人坏人;多数人发现这个人其实是好人,他也会跟着说这个人是好人。这样的人是没有担当的,风吹两边倒。而且这种人隐藏得很深,很容易被人们误当作好人。   真坏人不可怕,可怕的是假好人。假好人就是孔子说的乡愿,是为正人君子所不齿的。孔子的这句名言教育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人的一生就应该光明磊落,是非分明。做没有原则是非的老好人,终究是会被唾弃的。真好人考的是不变的初心,假好人靠的是善变的脸。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