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游都江堰有感

2020-12-14叙事散文文朋
游都江堰有感文朋在中国数千年的灿烂长河中,有着许多令人惊叹和称奇的文化瑰宝。都江堰无疑是这众多瑰宝中的一颗最耀眼的明珠。正如赵朴初先生所言:“是宜与长城,并耀秦皇代。长城久失用,徒留古迹在。不如都江堰,万世资灌溉。”著名作家余秋雨也说:“中
     游都江堰有感
       文朋   在中国数千年的灿烂长河中,有着许多令人惊叹和称奇的文化瑰宝。都江堰无疑是这众多瑰宝中的一颗最耀眼的明珠。正如赵朴初先生所言:“是宜与长城,并耀秦皇代。长城久失用,徒留古迹在。不如都江堰,万世资灌溉。”著名作家余秋雨也说:“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我亦为然也。 农历三月的一天,我和朋友一起参观了这一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水利工程。    我们先来到鱼嘴分水堤(古书称“壅江作堋”)。它是都江堰渠首顶端的分水工程。平面形状好象大鱼的嘴巴,因以得名。紧接鱼嘴后垒筑分水堤(古称“内外金钢堤”),把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引水灌溉;外江为岷江干流,用于泄洪排沙。枯水期内江多引水,洪水期外江多泄洪,这就是“分四六,平潦旱”。意思是枯水期六成的水流入内江作灌溉,洪水期六成的水冲出外江以泄沙。而这却并不要人为的去操作,全靠这个大鱼的“嘴巴”。   顺鱼嘴下行约710米处的内江边上,有一高2米,宽240米的坝堤叫飞沙堰。是紧接鱼嘴分水堤尾部的泄洪道,以排沙作用特别显著而得名。有人曾作过试验,在大洪水时,它能将成吨重的卵石物通过北岸伸向江心的“虎头岩”“支水向南”,利用其自然的水势流导作用,顺利排到外江。堰坝高2米,其高度既宜于宝瓶口进水之需要,又能保证洪水时的排沙之高度。 紧挨“飞沙堰”有一座小石山叫“离堆”,大概是因由玉垒山上分离出来而得名。由“离堆”与玉垒山相挟的一道石门叫“宝瓶口”,平均宽度为20米,高19米,长36米。像一座神奇的“石门”,雄伟恢宏。流经灌区的水都是经这道石门流入的,古人称之为“灌口”。它既能保证进入内江灌区及城市所需水量,又能在洪水时如“石门”一样挡住过量的洪水。可以想象,在当年“炼铜”尚不发达的前秦时期,我们的先祖是用怎样的手段和毅力,硬在这座石山上,开凿这道“石门”的。   这个世界历史上最古老的无坝引水工程,座落在岷江干流出山口与成都扇形平原顶端的交接处。是成都平原一千万亩灌区的制高点。渠首枢纽工程鱼嘴分水堤、宝瓶口和飞沙堰溢洪道这三大工程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布局合理的系统工程,联合发挥分流分沙,泄洪排沙、引水输沙的重要作用。以保证都江堰灌区千万亩农田和城市用水的需要,使其枯水不缺,洪水不淹,泥沙少淤,水旱从人。三大渠首工程,再加上百丈堤、二王庙顺水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共同组成一个导水、壅水、分水、引水和泄洪、排沙相结合的系统工程。堪称“天然佳构”。   二千多年前,秦国蜀郡守李冰(任期约在公元前276——251年),带领巴蜀人民,凭借“刀耕火种”的原始劳动工具,“深掏滩,低作堰”;凿离堆,平潦旱。造就了滋养古蜀,润泽当代,堪称世界千古奇功的“都江堰”。这不得不令人折服和赞叹。   古巴比伦王国两河流域的古老灌渠早已沦为沙漠,古罗马帝国的人工渠也早已荒废。唯有都江堰历久不衰,充满活力的向前发展。至1993年,灌区浸润六市三十四县,实灌农田一千万亩。雄居全国之首。透过都江堰两千多看来滚滚东去的碧波清流,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长盛不衰的文化活力。   站在“二王庙”前,追溯古人兴利除害恩泽后世的丰功业绩,领略岷江纵贯二千多年来的世事苍桑,无不使人感慨万千。抬眼望去,岷江一水西来,经古堰疏导,朝东、朝南奔流而去,从此川西万顷沃土,都享受着秦时郡守的恩惠。怎能不使人对李冰父子油然而生敬畏之意呢?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数千年的中国历史,帝王将相数以百计。一个小小的蜀郡守李冰以及没有什么官职的李二郎,何德何能,却能有如此的魅力长留人间?刘青山、张子善、陈希同、胡长青之流,其官职不小于李冰父子,为什么他们在人们的心目中又是另一种姿态呢?可见,“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   只有那些把自己的荣辱得失与人民的切身利益联系在一起,心系民众,体戚与共,同呼吸,共命运的人。人民才能永远地记着他,爱着他。那些企图凌驾于人民之上作威作福的人,即就是把自己的名字刻在石头上,也只能遗臭万年-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