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大理的友情格式之一,器物,大理石

2020-12-14叙事散文张卫平

器物、大理石谁都会相信大理石完全是自然的造化,不过,在大理,谁也都会说,在大理石上,所有的画面都可以找到如此的实影。它们流动,将某一个侧面在一面又一面的大理石上显影。而我们沉浸在如此的生活中,然后我们又抽身而出,独自进行我们对这里细致入微
器物、大理石
  谁都会相信大理石完全是自然的造化,不过,在大理,谁也都会说,在大理石上,所有的画面都可以找到如此的实影。它们流动,将某一个侧面在一面又一面的大理石上显影。   而我们沉浸在如此的生活中,然后我们又抽身而出,独自进行我们对这里细致入微的观察。我们是一些艺术家吗――在这里,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是艺术家呢?这时候我们应该进入那些极易忽略的细节和深部,我们首先应该是一个旁观者,然后,我们才有资格融入其中。我们不仅称道白族民居建筑及其装饰的大气与多彩,更要赞叹居室中起居器物制作的考究与富于变化的图案。于是我们发现,在几乎是所有的家庭中,在或简朴或富丽的陈设间,我们发现了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大理石。   它原本产于苍山之上,它有着充分的理由走进作为苍山子民的千家万户。   浑然天成的苍山大理石,我们还可以叫它点苍石、苍山玉。晶莹细腻的优良质地,绚烂多姿的天然画面,在这自然的造化之前,该用多少优美的诗句来描述、赞叹?   1961年的9月7日,一代大文豪郭沫若先生畅游大理,饱揽湖光山色,其间激情渐渐难己。当他走进专门加工大理石的工厂,参观精品陈列室时,其中琳琅满目、千姿百态,石面上呈现着自然界种种景象的众多大理石,终于使他找到了激情的突破口。在一块与汉白玉一样洁白的宣纸上,他蘸着浓浓墨香即兴挥毫赋诗一首:“三塔矜高古,回思贞观年;苍山韵风月,奇石吐云烟……”一代宗师,只寥寥数语,便将大理的历史、山水凝结在这奇特的名石之上。   浑然天成图画的苍山大理石,千百来就已其晶莹细腻的质地和绚烂多姿的天然画面而蜚声海内外。因其产于苍莽雄竣云岭中逶迤高矗的苍山十九峰间,历史上又曾经在大理有采掘此种石料的鼎盛场面,于是,石以地而名,并又名为“点苍石”、或索性雅称为“苍山玉”。并和大理的历史传奇与山川风物一道闻名遐尔、相映生辉。
  可以这样说,大理的美丽、神奇与丰富孕育了这天然的奇葩,而奇石禀气钟苍洱,深藏地下亿万年的大理石,将大理所有的美丽描摹在自己的体内,一旦呈现在阳光和空气中,便会将它所蕴涵的一切升华为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奇葩……   天然成画的点苍大理石大体说来可分为三个类别:第一类叫做“云灰石”,因其石面花纹在观赏时犹有无尽涟漪荡漾开来,故又得名“水花石”。近观其石,只见石上水花,气若浮云,聚散无常,千变万化,难以琢磨,让人顿生神秘莫测之感,现存大理的上品有“太子雪山”、“虎啸苍山”、“天地之间”等无数件;而当年建造故宫及十三陵就曾大量使用。设想当年运输石料的漫漫长路及庞大的队伍,那是一个何等壮观的场面?第二类就是所谓的“苍山玉”了,也就是俗称的“汉白玉”。称石为玉,可见此类大理石材的纯白、晶莹与洁净,其娟秀素雅的气韵,给人予一尘不染和肃穆恬静之感。第三类,应该说是苍山大理石中的瑰宝了,它就是这点苍山中独产的大理彩花石。细观彩花石,其面上色彩斑斓,造型奇特,巧夺天工,让人称叹:石面上春意盎然一片绿色图案的被称为“春花”,葱翠欲滴,如沐清风;而我们转过眼来,看到泛着黄、赫褐、赤色等深色的石面上,一番秋天的景致,不用说您就该知道这应该叫做“秋花”了;构图最具中国气派的,莫过于黑白分明、状如泼墨大写意的“水墨花”了。水墨花算得上是大理石中的极品,其成图的花纹似乎在遵循中国画“墨分五色”的技法,精细如神授般的构图中,常常现出清晰的横米点笔触拟使观者有如在品位米芾父子“荒村雪夜”、“荷塘雨霁”的小写意轴卷的意境。与水墨花大相径庭,“金镶玉”在彩花石中却很“时尚”地表现出西洋技法,在雪白的石章上翠绿的山川林木边缘渲染着一道浓艳的金黄,色彩斑斓如欧洲印象派或又清静明快似俄罗斯巡回画派的作品,显得华丽、温暖而写实,并非水墨花“宋元虚妙处,唐人已难拟”的难以言说,恍若是我们不期而遇与人迹罕至处的一处秋日能听到落叶切切私语的自然景致。金镶玉珍品,往往要在数千块石料中方可寻得一二,真可谓是“有钱难买金镶玉”了。   点苍山一带大理石蕴藏丰富,质高品优,开采历史久远,漫长岁月中产生了无数的上品,这些艺术品常让观赏者过目难忘,发出由衷的赞叹。明崇祯十二年三月十一日,地理学家徐霞客自丽江南下,再度穿行于苍山洱海间,在察看了几处庙宇和家居建筑中无一例外都要摆设的众多大理石屏风后,不禁怀着一种复杂的心情叹道:“故知造物(指点苍山大理石)愈出愈奇,从此丹青一家皆为俗笔,而画苑可废矣。”如此惊世骇俗之言,却是确凿地记录在《徐霞客游记》滇游记行之八内,至今读来,仍然让人震撼。在往后的清道光年间因力主禁烟而遭贬为云贵总督的民族英雄林则徐,来到大理品赏完天然大理石画后,也竟未能免俗地发出了“欲尽废宋元之画”的赞叹。   大理虽地处西南一隅,历史上与中原内地颇有隔绝之感,却因为点苍石的名贵奇妙而常登皇宫庙堂之高,于是这些堪可把玩的天然艺术精品也就在不知不觉中走入了历史。让我们将目光移往万里之遥的北方,领略点苍石的奥妙与神秘。   北京故宫博物院中现仍存一座长春市50公分,宽大30公分的天然大理石画屏,上有春草夏花秋果冬雪四时景致,犹如丹青高手随性所绘。据说,这是当年地方官苦心搜寻后进贡与西太后的,甚的醉心奇珍异宝的老佛爷喜爱。   说起来,这也还不是大理名石最早进驻紫禁城。明永乐十八年,那位主修《永乐大典》的皇帝朱棣又建造了天坛。在修主殿祈年殿时,由云南行省大理府进贡来的一块直径约一米的点苍奇石被安置在殿堂中央的位置上。此石花纹墨绿如玉,颇似一行龙一飞凤高居九天,龙纹色深,角须爪尾俱全,凤纹色浅,嘴眼羽翼隐约可辨如在浮云使间。这就是故宫中有名的龙凤呈祥石。每年,历代天子祭天须在此石上跪拜行礼。这其中还产生了一个颇为有趣的传说:说的是这块奇异的苍山石刚送到北京的宫内时,仅仅只有隐隐约约的凤形,而祈年殿的藻井里倒是预先雕刻了一条金龙。这样年长日久,日月光华的映浴,雄龙雌凤便产生了交感,以至于金龙经常从顶上飞身而下,与凤鸟嬉戏缠绵。这当然是发生于晨曦与黄昏间的事。偏偏有一天皇帝天不亮便来祭天,在殿中央的点苍石上跪拜行礼,正与凤鸟戏欢的金龙来不及飞走,就被有九五之尊的天子压入此石中了。从此,早先的一块凤石就成了这块历经580多年沧桑却仍然栩栩如生的“龙凤呈祥”石了。   众多的点苍山大理石珍品,有许多肯定在漫长岁月中流失湮灭了,流传于世最负盛名的,莫过于1959年大理人民精心设计制作后送到北京陈列在人民大会堂的那块大理石屏风了。这面点苍石宽2.5米。白底绿花,画面呈李白笔下“黄河天落走东海,万里泻入胸怀间”的庞大气势,咫尺之间,惊涛骇浪拍岸,凌凌雪浪滔天,犹如千万条蛟龙翻江捣海,远景中数只雄健的海鸥翱翔,追逐巨浪翻飞,气势磅礴,充分象征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意志和奋发向上的精神,给人予信心和希望。整个画面构图和谐、抒情、摄人心魄,充满浩然正气,将祖国山水的壮美与民族性格的勃勃生机和谐地融为一体。如此的艺术感染力,堪称古今第一石屏的美誉。   是秀丽的山水浸染成了这天然为画的大理奇石,还是奇是蕴藏的天地造化赋予了大理山水的外在美,恐怕是难以说清的了。还是让我们来听听明代被贬至大理的状元杨升庵的赞叹吧:“苍山嵯峨十九峰,暮霭朝岚如画虹。何年巧匠斫山骨,缩入君家石屏中。犹如黄鹤楼晴川芳草竟历历,又若滕王阁上长天秋水烟蒙蒙。海岳研山何显贵,坡仙雪浪难争雄。我言非夸君不见,去年曾献明光宫。”   是的,在如此精妙的奇珍异品面前,催生了我们的多少艺术灵感,而在历史与现实中,众多的白族能工巧匠,与山川风物相伴相生,不断地将点苍大理石制作成无数精美的器物,它们以一种文化的代表物进入人们的生活,与民居中绕庭的绿树红花互相辉映,相得益彰。大理石在大理,不仅营造着一种质地优良的器物,更形成着一种坚韧而立于善于雕琢的性格。   自然中的万物,在明丽的山水与质朴而富于创造的生活中,都是可以雕琢的。   自然中的一切,在大理,都盈满了人文的暗香。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