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原创] 母亲的三轮车

2020-11-03叙事散文彭德胜
母亲年轻的时候,去哪儿都是徒步而行,母亲是“半解放脚”,走路时脚步急促细碎,走路远了,脚上常常磨出血泡来。近花甲之年时,母亲身体发胖了,走不远的路就开始气喘吁吁,肩头再扛些重物,就更是雪上加霜了。我心疼母亲,想如果有适合老年人骑的车子,无论
  母亲年轻的时候,去哪儿都是徒步而行,母亲是“半解放脚”,走路时脚步急促细碎,走路远了,脚上常常磨出血泡来。近花甲之年时,母亲身体发胖了,走不远的路就开始气喘吁吁,肩头再扛些重物,就更是雪上加霜了。我心疼母亲,想如果有适合老年人骑的车子,无论价格多么昂贵,我都要给母亲买来。1992年,我大学毕业,分配到县城工作不久,看到中华车行出售三轮车,顿觉惊喜,可360元的价格,又让我心头一沉,我每月只有120元的工资,参加工作后,只发了一次,已所剩无几了,什么时候才能攒够360元啊!   回到单位宿舍,我辗转反侧不能入眠,无论如何,要买下来,让65岁的母亲过一个无比幸福的中秋节。借钱!我向6位同事才借足了360元钱,去中华车行挑选了一辆暗红色的三轮车,骑回了老家。   那天,母亲正在地里摘棉花,她骑着崭新的三轮车,在田间小路上转了好几个来回,爽朗的笑容挂在母亲脸上,她逢人便说:“我家老儿子给买的。”“想不到我这辈子也骑上车子了。”母亲的快乐感染了整个田野。   从此,三轮车就如影随形般陪伴着母亲。她骑车去田里,骑车去集市,骑车去邻村听戏,骑车到城里看望我。有一次,她竟用大茶缸盛着水饺,裹了两层毛巾,骑了二十余里,给我送来。三轮车让母亲生活方便了许多,可以随时做想做的事,去想去的地方。三轮车,让母亲加快了播洒爱的步伐。   1995年,我的孩子出生了,母亲的三轮车,成了孩子的乐园。   孩子出生前一周,母亲就急急火火地从老家赶来,三轮车里全是与孩子有关的东西:红襁褓、绿襁褓,巴掌大的棉袄、棉裤,绣了花的兜兜,装着谷子的小枕头……不知花眼多年的母亲要花费多大精力才做好了这些。   孩子不会走路时,母亲的三轮车是孩子移动的小床。母亲在车厢里放上软软的被子和枕头,孩子躺在里面,温暖而舒适。母亲还特地做了一个凉棚,夏天遮挡太阳,冬天遮挡寒风,顶棚底下,系着一个风铃,母亲走到哪儿,铃声就响到哪儿,有时下班回到家里,见母亲不在,不用出去寻找,侧耳倾听,“叮铃铃……”的声音由远及近飘来,就知道是母亲带孩子回来了。   后来,母亲在车厢里放一把小板凳,孩子肩背书包,在板凳上端坐,母亲载他几年如一日地走在去幼儿园的路上。再后来,孩子上小学了,去来都坐单位的班车,母亲像突然下了岗,一闲下来,无所适从,她闹着要回家种田去。   可孩子离不开母亲,哭着闹着不肯让母亲走,母亲一说要走,孩子就锁上三轮车。母亲便不再提回老家的事,把买菜做饭等家务活全包揽过来,让我们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工作上。   母亲在的日子,我们的生活轻松愉快,一切都条理井然。可病魔非要搅乱我们的生活,2002年,母亲患了膀胱癌。   我每天骑着三轮车,带母亲去医院化疗,母亲像一个听话的孩子,安静地坐在车厢里。我渴望母亲能快点好起来,渴望她能再次骑上三轮车,带孙子风风火火地在街上穿行。可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不足两个月,她已枯瘦如柴了。   2002年6月5日,母亲离开了我们。母亲走后,我骑着三轮车,在城里的大街小巷,在通往老家的路上,在老家幽静的院落,在田间小路上,在母亲生前去过的每一个地方,追寻母亲的车辙,寻找母亲遍撒的爱,可这份厚厚的爱,只能靠回忆去品尝了。   母亲的三轮车至今还安放在储藏室里。每天清晨,我推车上班时,都会看到它,看到它,就像看到了母亲,就想着像母亲那样播撒爱,用爱点亮每一个日子。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