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短文两篇

2020-09-24叙事散文汤如浩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01 编辑

短文两篇汤如浩
与羊走在一起在世间,羊应该是一种最温顺的动物,与羊走在一起,从自己还是别人的角度,都是一道值得玩味的风景。拘束、谨慎、小心翼翼,近乎胆怯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0:01 编辑 <br /><br />短文两篇

汤如浩
与羊走在一起

  在世间,羊应该是一种最温顺的动物,与羊走在一起,从自己还是别人的角度,都是一道值得玩味的风景。
  拘束、谨慎、小心翼翼,近乎胆怯,也许即使是地上的蚂蚁,也唯恐避之不及,生怕惊扰别人的什么,给它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羊走在路上,低着头,弓着腰,间或东张西望,也是为了嗅一嗅路遇的杂物,一根衰草或者一片飞旋的纸张,嗅的举止,已然是安谧甚至羞涩的。嗅,只是一个简单的诱因,不是深度的诱惑,它们不会由于外界的影响,耽误集体向目标迈进的行程,细碎的步子也不会因此而停止。踩着一样的节奏,不管身体和年龄的区别,它们身体起伏的弧度基本一致,偶数的羊蹄致力于行走的平稳,伶仃的腿骨过于纤细了,羊不敢阔步向前,它们的行走几乎是无声的,安静,规矩,秩序井然。无论坎坷的山间小道,还是城市笔直宽阔的大路,它们行走的姿势都一成不变。
  这是一群地道的绵羊,无角,尖头,褐眼。黑色的眼睫,睫毛细长而卷曲;灰白的眼睑,饱满而脆弱;黑色的鼻孔,微微翕动细微的气息。面庞削瘦,口唇柔软,粉红色的长舌隐约可见。毛细碎而长,披散下坠,一样的灰白,齐腹,尽头些许上卷,看起来又是杂色的了。腰腹部位的皮毛上,沾染有明显的黑色的污秽,尘土或者杂草,杂然堆叠。尤其在尾部,愈发蓬松肥大,有着斑驳的粪迹包裹,大大小小悬挂,宛然丑陋的铃铛状,一直延伸到后蹄以下,随身体的晃动兀自摇曳不止,也许有单薄的声响吧,但我的耳鼓显然没有捕捉到。除却几只蹒跚的羊羔,它们的体格也不存在特别明显的区分,高矮,大小,还有肥瘦。
  跟在羊群的身后,我的步履也有几分迟缓了,甚至也会产生几分拘束、谨慎、小心翼翼和伶仃的胆怯。此时,夕阳的余晖拉长我身体的影子,它们和羊的身影完全重叠,几乎不分你我,这样的组合有几许象征意味,但不太明朗。我知道,和羊走在一起,我的步子更是细碎的,跟随羊的步伐,目不斜视,沿着小城边宽阔的的水泥马路,步步亦趋,步伐也格外轻柔而腼腆。受羊的影响,我的心境也是胆怯的。东张西望似乎更不适合我,我乐意低着头,腰身也是弓起的,沿路沿石步入羊的后尘。我的步伐亦是缓慢的,步幅明显缩小,视线在羊尾巴的周围逡巡,我惴惴不安,我心存顾忌,不敢贸然突破它们的重围,超越到它们的前方。虽然,羊的行动不是有意为之的,但我更愿意和它们一道,满怀心事,走完这一段不太漫长的道路。
  我不是牧归的牧人,我只是行色匆匆的过客。深秋的夕阳显得沉重,西风也是涩滞的。先前,我有着与西风截然不同的状态,我是匆忙的。是羊,是羊群,阻挡了我的去路,我惯有的思路是超越,但今天,我却无端地改变了以往的策略——跟从羊群的缓慢而缓慢行走。这种突如其来的念头,有点荒诞不经和难以承受,是秋天蓦然降落的一片黄叶,惊起悄然栖息的飞鸟;是阴霾之后淅淅沥沥的细雨,打醒匍匐于地的衰草;是骤然而起的西风,掀翻枯黄弥漫的荒野。此刻,我呀然而惊,我字典里的惶急感,居然瞬间消失了,在世俗世界里被潜移默化培养出来的惯性,竟然是可以戛然而止的。所以,我遵从了这种荒诞的意愿,和羊走在一起。
  和羊走在一起,我和牧羊人肩并着肩,走在一条平行线上,行走的步伐整齐划一。但我们无语,我们相互间是陌生的路人。我们的区别在于,他的方向是家,温暖与否,富裕与否,幸福与否,不用深究,都在其次;而我是从家里赶出来的,为生活计,奔向另一个使我忙碌不堪的地方,我们的出发点和归宿,有着明显的差异,单就这一点,我已经不敢和他相提并论了,我对他,只有敬而远之。而羊则不同,温顺,驯良,规矩而胆怯,它们更倾向于将悄无声息的行走当成一种与生俱来的状态而不去更改,又有一种天然的固执,我是很赞同这一点的,我对它们,有一种亲近感,亲近感催促我紧紧地跟在它们的身后。于是,忽然间,我感觉到,我只能单方面地和羊达成默契了,不计较方向,不计较归宿,在对待行走的问题上,我们完全可以有质的雷同和重叠,由此达成共识。

秋日烽火台

  登上烽火台的下午,天气已经很凉了。
  这是一个名叫破山嘴的地方。它是焉支山的余脉,西北东南走向,不过,到它这里,已经是尽头了,它的西北东三个方位,已然是平坦的田畴。这么个地方,像焉支山凭空吐出的舌头,在这块平原上耷拉下来,突兀得很。破山嘴最高处显眼的地方,一座破旧的烽火台就赫然屹立着。
  顺着山坡往上爬,倒是不多么陡峭,尽管如此,还是有些吃力,须俯身方可行进。山坡上的草色总体上还是青翠的,变黄的很少一部分,是一种叫不上名字的植物,穿插在冰草的中间,煞有介事的样子,似乎在有意渲染秋天的意境,可惜它的名字被我淡忘了;骆驼蓬一直是那种白中带灰的颜色,季节对它们的影响微乎其微,但从它们饱满的籽粒来看,我断定它们也成熟了;枯黄的是茅草,由于它们的茎秆易于编扎笤帚,早被人们割去加工卖钱了,只剩下高高低低白森森的茬头,一副衰败的景象;芨芨草的缨子泛白,秋风中,在微微瑟缩,和周遭的比对中,显示出了芨芨草的独特,鹤立鸡群,总是有些打眼的,人的目光停留的时间也就格外长一些。还有些干枯的黑色地耳,散落在草和草之间的空地上,与羊粪蛋几乎融为一体,如果不仔细一点,还真是不容易看出来的。地耳拌馅包饺子,是一道有名的美味,是地方饭店里的特色招牌,值钱,可捡拾起来,毕竟费事些,我也就作罢了。
  烽火台就在眼前了。这是一个黄土的夯土台,三米多高的样子,四周的宽度也是类似,顶部略狭窄一些,有两米左右。夯土的土质显然是就近取材的,与破山嘴山脚下的没有什么两样。台体由于风雨的侵蚀,看样子剥落了许多层,散落的泥土委积于地,巍巍乎高哉。于是,我推测烽火台初创时的高度,应该在五米左右,四周的宽度,也应该不是现在的规模,如果加上台周的护城砖的外围和台顶的望台女墙,应该更壮观巍峨的,只可惜由于时间和风雨的双重挤压,它自然而然地变矮了,原有的气势和辉煌,消失殆尽。站在它的旁边,虽然看得出它大部分坍塌了,但这样的高度依然残存逼人的气势,好像要倾轧下来似的,它的最高处,还需仰望才是。台体上,夯土时的印记清晰可见,土层、沙石、树皮,都明朗无比,甚至有几节暗色的朽木茬口,仍然依稀可辨,我知道,那是夯筑的支撑物,只是由于年代的久远,已经完全被炭化了。
  绕烽火台旋转,除却烽火台本身,再也没有什么足以证明烽火台身份的任何东西了,只有南面的台体显得平整一些,那么显眼。我忽然发现,就在这儿一处一尺见方的平坦地方,用木棍刻写着这样一行字:小龙 晓凤04 06 04。印痕深深,颇是花了一番工夫,笔划固然稚嫩,可明显是用心而为的,我有了些微微的触动,这样的表白,在当下,似乎是一种稀罕的物种,像大熊猫猫一样少见了,以新人类的时尚,当中蕴藏着怎样的一个故事呢?在这儿,我久久地驻足。哪个少年不含情,哪个少女不怀春?我猜想,这肯定是一对分别叫做龙和风的少男少女所为。在2004年的6月4日这一天,他们突发奇想,离开喧嚣的小城,风尘仆仆登上了高高的烽火台,偎依在烽火台边,耳鬓厮磨,卿卿我我,那样的亲昵是不用说的。青春的激情不可遏止,浪漫的情怀需要表达,河西的六月,碧绿的垂杨和翠绿的田畴,点燃了他们心中的一份柔情,他们想起让古老的烽火台,为他们见证海誓山盟和天长地久,于是,虔诚地将两人的名字刻入古老的烽火台,并且郑重地标明日期。
  回忆在2004年的6月4日这一天,我的脑海一片空白,记忆已然模糊了。时间抹杀了记忆,使所有的经历都恍惚了。其实,从那一天到现在,中间的一部分日子,我也不再有清晰的印象了,只记得当中有几处尚可模糊可辨,可似乎又没有任何意义,就和再早一些的记忆一样,都零零碎碎的,同样毫无意义。我突然有几分伤感,时光的流逝,抹去的东西太多了,就像古老烽火台的历史,就像历史背后的真相,就像我短短的三十多年的经历,在它的手中,都渺小得不堪一提,统统被它给忽略了,日子越长,越是这样。
  回来的路上,我频频回首,不管这对少男少女的爱情结局如何,单单就那留在古老烽火台上的名字日期和他们似乎冥冥中萌发的誓言,又可以保留多长时间呢?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