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三 游 洞

2020-09-15叙事散文匡建华
三 游 洞
文/匡建华三游洞位于湖北宜昌城区西北郊二十里的长江北岸的西陵山中,它背靠长江西陵峡口,面临清丽婉约的长江支流下牢溪,三面环水,一面连山,山水秀丽,恰似天然盆景置于群山峻岭之中。历史上的三游洞,并非三游洞,而叫西陵山。山虽小,地图

三 游 洞
文/匡建华
三游洞位于湖北宜昌城区西北郊二十里的长江北岸的西陵山中,它背靠长江西陵峡口,面临清丽婉约的长江支流下牢溪,三面环水,一面连山,山水秀丽,恰似天然盆景置于群山峻岭之中。历史上的三游洞,并非三游洞,而叫西陵山。山虽小,地图上难以见到它的影子,但它却是宜昌的门户,上可控巴蜀,下可引荆襄,为入蜀进川的要冲,历代是兵家必争之地。
在宜昌的辖区内不仅有山有水,而且还有许多溶洞。如今不少溶洞已被开发出来供人们游玩。考古发现,有一些溶洞曾经就是我们祖先居住的地方,家乡人称之为岩屋。听长辈说,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当地人发现在大山里有一户人家还住在岩屋里,连土改都没有参加,后来在当地政府帮助下才搬了出来。我在读初中时曾经到那岩屋里玩过一次,洞中冬暖夏凉,还有一股泉水,稍加整理,可供一家十口人居住,现在看来那可是一块风水宝地。参加工作后我游览过一些溶洞,不少外观华丽,可少了人文的厚重。据文献记载,三游洞在唐宋以前也是一个无人知晓的溶洞,后来名气大增,全是因为唐、宋时代的几位大文学家来这里游过。相传唐代白居易和弟弟白行简一路游山玩水,寻幽探胜,不期与元稹相遇,三人同游此洞,玩到兴奋时每人赋诗并刻于石壁上。白居易看到满壁诗文,心中大喜,干脆又挥毫在前面题上《三游洞序》。序云:“以吾三人始游,故目为三游洞。” 这么一来,任千百春秋也不会磨灭掉。从此,人们只知“三游洞”,而没了西陵山。
二百多年后的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由眉州赴京城开封应试,途经夷陵,也慕名前来游览三游洞,且各题诗一首,刻于洞壁之上,以其自然、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浑然一体,也可能就是仗着这诗名,使这个极普通的溶洞名声日渐辉煌响亮。
但凡来到这里风雅一番的人们,目光一扫,就会看到岩壁上的题刻,仔细读之,发现不少有味道的诗句。三游洞内虽然光线挺暗,但洞的中央立着白居易、苏东坡等三座石像,使这洞的历史氛围一下子就浓重起来,显示不寻常的文化格调。桂林巡抚张联桂有一次来三游洞,还为它的名气超过桂林风景而抱怨。在洞口壁上题刻:“我昔分符驻桂林,七星叠彩俱登临。玲珑峭拔斗奇幻,较之此洞犹宏深。惜哉,名贤足未到,至今胜境鲜知音。”可让后人看了难免觉得他胸中太无丘壑。
在中国古代,官员们都有一套谈论经典、舞文弄墨的本事,像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欧阳修、苏东坡等人文学者,他们走到哪里,都可以觅见他们的足迹,听见他们吹箫式的轻音。苏轼当年与苏洵、苏辙父子三人到三游洞一游,生花妙笔咏赞,就有了“后三游”,使三游洞变为抒发情怀载体。苏轼到海南去一次,在天涯海角里还可以见到他被放逐后依旧放达的身影;黄州去一次,赤壁的浪涛湿透了他的衣襟,至今未干;杭州去一次,连条堤岸都要与他同姓。
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好像对三游洞非常感兴趣,他几乎走遍了夷陵的山山水水,写出了116篇诗文,特别是他有关“夷陵山水甲天下”的诗吟,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状况,使夷陵文学积淀更加丰厚,是最宝贵的文化遗产。
南宋诗人陆游到三游洞见洞前有一小潭清冽的泉水,取水煎茶,气香味甘,赞赏之余留下诗词:“囊中日铸传天下,不是名泉不合尝。”这也是三游洞文化历史长河中唯一幸存的一首煎茶诗。后人为纪念陆游,便把此泉称为陆游泉,并在泉口外围砌上雕花石栏杆,依山傍壁,仿照宋代风格,用青石雕凿半壁亭一座,悬崖壁刻陆游煎茶诗,使这里的泉、亭、诗、景融为一体。
一个小小山洞,居然又一次引来如此多的世人关注,就不再是简单的自然造物之奇观,它成了一个大地的生命故事,它如何诞生和发育,如何成长和变化,都通过各异的内外在形式昭示出来。
宋代是三游洞人文荟萃、文化张扬的鼎盛时期。欧阳修、赵拤、苏洵、苏轼、苏辙、黄庭坚、陆游等,群贤毕至、探访游览、赋诗作文、挥毫题壁,为三游洞凝集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了厚重的历史。
三游洞自从唐宋名声大震以后,似乎沉寂了一个朝代。不知何故,元代好像没有名人来寻访,或许是有人来了而没有留下痕迹,不能不说这是一大遗憾。到了明代又活跃起来,有文字记载的明代历史名人就有十九人。
三游洞不仅是历代文人墨客游玩的地方,而且还是摩崖壁刻的博物馆,历代名人的石刻多达100多件,现洞中尚存宋代以来壁刻、碑刻56件,其中宋代现存壁刻18件,极大丰富了三游洞的文化底蕴。
据考古发现,在西陵峡口的牵牛岭上遗存了大量旧石器时代文物,在三游洞周边还发现自战国以来近千座古墓,出土各类文物2000余件,表明先辈们早已在这里休养生息,而且把它建成了长江中上游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重镇。
除了到过三峡的文人墨客钟情于三游洞外,浓烈豪壮的英雄也时常光顾。本来探幽之地,一不留神就沾身强悍和血腥之气。早在1700多年前,东汉政权就在这里建有军事城堡,并沿用至南北朝。这座残缺的古代军事城堡,至今还保存在这座西陵山上。三国时期的张飞,是蜀国的一员虎将,早年追随刘备打天下,为防止曹军入川,张飞曾在三游洞的山腰间修筑擂鼓台,督阵练兵,擂鼓不息。
梁元帝在西陵峡口筑“七胜城”,南朝宣帝征江陵,在峡口筑“安陆城”,古军垒就是此时建立,出土的古代箭镞以及东汉纪年砖等证实,它是那个年代峡口唯一的古军事遗迹。
“一洞凌虚佛自在,万方多难我重来”是三游洞所存民国时期最早的一方石刻。所指的是1917年冬至1918年冬在宜昌境内打的一场护法战争,起因是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胜利成果。1917年9月1日,孙中山以大元帅的名义,向全国通电讨伐。1917年12月1日,靖国军打响了宜昌护法战争的第一枪,沉重地打击了北洋军阀势力,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抗日战争时期,三游洞是大后方的前沿阵地,下牢溪系阻隔日军的天然屏障,扼守着三峡门户,没让日寇跨进半步。下牢溪南岸的南津关即为日军的占领区,而当时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陈诚的作战指挥部曾一度设在三游洞内。1938年10月,湖北省政府要员移驻三游洞内办公,主持全省的抗日救亡工作。爱国志士先后在此留下了气壮山河、震撼人心的抗战题刻,见证了日寇侵犯宜昌的残暴行径和军民同仇敌忾保卫宜昌的壮举。1939年在洞内石壁上刻石志耻:“中华民国廿八年春,寇机屡袭宜昌,居民死伤数千,爰率本府同仁驻此办公,书以志痛”。冯玉祥将军从四川到宜昌督练抗日军队时,也在三游洞题写壁刻:“是谁杀了我们同胞的父母和兄弟”,抗日之情溢于言表。 再回到文学,美国汉学家宣立敦认为,“三游洞是文学圣地的一个典型,它因作家的宣传而名垂不朽,并且因此而被定位在文学地图上,这样一个地方于是就成了文化旅游指南的内容之一,也是后世作家们朝圣之旅要去的地方”。也许正是受到宣立敦的启发,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学者张聪女士在《行万里路:宋代的旅行与文化》一书中,辟出专门一节研究三游洞与文人、文化的相生关系。她重申了文化朝圣的意义,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从唐代元白以来,每一个后来者造访三游洞都是对所有前行者的致敬,我们从欧阳修的诗里,读到了“久闻三游洞,疾走忘病婴”;从清文学家刘大櫆的《游三游洞记》里,读到了“地得因人以显”的浩叹;还有近代张大千“寻诗问苏黄,扪碑识元白”的诗句。可以说,正是历代文人的声息相通、惺惺相惜,让三游洞千年文脉不绝,同时也让宜昌平添了一张特殊的名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