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云南印象之一

2020-09-24抒情散文跃农

云南印象之一导游?导购?云南是名副其实的旅游大省,这里山美、水美、人也美。云南共有26个民族,具有浓郁而独特的民族风情;这里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四季如春,气候宜人,自然风光迷人;这里有世界上保存最完整且仍在使用的历史文化名城——丽江古城…
云南印象之一

导游?导购?

  云南是名副其实的旅游大省,这里山美、水美、人也美。云南共有26个民族,具有浓郁而独特的民族风情;这里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四季如春,气候宜人,自然风光迷人;这里有世界上保存最完整且仍在使用的历史文化名城——丽江古城……这些都是难得的旅游资源,游客一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就会被这里独有的自然风光、人文底蕴、历史遗迹、民族特色、风土人情所吸引,所感染,所陶醉。

  我的云南之行是从认识导游开始的。有过旅游经历的人,往往都有这样的经历、体会和认识,了解一个地方,得先从了解这个地方的导游开始。因为导游是游客最先接触也是接触最多的当地人,是当地的活地图,是游客的拐杖。从这个意义上讲,导游就是一个地方的名片。游客对于一个地方的评价如何,导游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推销一个地方,不妨先从推销导游开始。

  我游过的地方不是很多,但接触过的导游少说也有几十位。社会对这个群体的评价实在不敢恭维,我本人也对这个群体没有多少好的印象和评价。

  导游,顾名思义,就是引导游客游览、游玩、观赏,向游客介绍当地与众不同的美,回答游客的问题,照顾游客的生活,引领游客领略、感知、体悟、享受当地的独特魅力,学习当地的不俗之处。查阅《新编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导游”的:①引导旅游者游览名胜古迹。②担任导游工作的人。这两个解释与本人对导游的理解是一致的。可是不健康的、商业化的、功利性的、过度的竞争让导游工作走了调、变了味,导游大多不务正业,不是导“游”而是导“购”,从开始接触游客起就步步为营地干起了导购的行当。当然购物也是旅游的题中应有之义,旅游就是“吃、住、行、娱乐、休闲、购物”一条龙的享受。但前提是购物只是旅游的一个方面,是旅游的附加项目,不是旅游的全部,而且购物要本着游客自愿的原则,不能诱骗、更不能强迫。

  我在云南游走了十多天,接触了近十个导游,无一例外地都把导购当成了主业,不论介绍什么,最终都未能免俗——导购。区别仅仅在于有的导游导购的水平高一点,懂得一些推销的技巧,一路上也介绍当地的风俗,但整个介绍有些类似于小品、相声,不论过程如何曲折,最后总会抖开包袱——总也绕不开推销当地的特产,听着,听着,就听出了翡翠、银器、茶叶、药物等等的东西,导游巧妙地设好一个个购物的“局”,诱使游客入“局”。当然,不强迫、不哀求、不训斥游客购物的导游已经是好导游了。有的导游为了掏空游客的钱包,会使出浑身解数,死乞白赖、软磨硬缠,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导游也是人,他们也要吃饭、穿衣,他们付出了劳动,获得相应的报酬理所当然,但这个报酬怎么支取却是大有讲究的。据说,他们的劳动报酬主要来自于游客购物的提成。有的导游直言不讳地讲,游客如果不购物,他们的导游就成了义务劳动。但是游客来某地不是专门购物的,购物点停留的时间往往比景区的时间长,而且购物点的好多物品先不说质量如何,单是价格往往都比别处的高,有的甚至高出许多。不需要、不喜欢也得买。在别人的强迫下花自己的钱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游客的心情显然好不了。游客不乐意、没好感,自然没好话,当地的形象肯定会受到影响,如果游客都为当地作起了反面广告,那显然是得不偿失的。

  人们对旅游业的诟病由来已久,有识之士早已认识到要让旅游业健康发展,就必须要进行改革,让购物变成自愿,让游客真正成为旅游者而不仅仅是购买者,让游客真正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求着、劝着、逼着、骗着、骂着游客购物,这是一种极其短视、极其功利、极其缺德、极其失范的行为,这无异于自掘坟墓。再说,这种无序的、混乱的提成没有标准,提多少都嫌少,而且这样做很容易在导游之间形成互相攀比的心理,永远也没有满足的时候。导游应该像专业技术人员一样按月领取工资,并对导游定期组织考评,予以必要的奖励,水平高,能力强,服务好,工作量大的,获得的报酬就多一点。

  旅游环境宽松了,规范了,游客自然多,人已多,人气就旺,各项经济指标自然就会水涨船高。旅游业的发展终归要靠游客来支撑。当地政府、商家与游客只有达成默契、和谐共处、良性互动,才能真正实现共赢,使旅游业步入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轨道。

  旅游业的改革应该从改革导游管理体制机制开始。
  [ 本帖最后由 跃农 于 2010-8-3 09:32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