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汪剃头

2020-09-24叙事散文季大相

汪剃头在大集体年月,汪剃头是我们大队的专职理发员,年终由大队集中算工日,男女老少理发是不用花钱的。那时,汪剃头每天拎着一个木盒子在庄前转悠,口中还不住地喊道:“有剃头的吗?”木盒里装着推子、剪子、梳子、掏耳扒等理发的工具,遇到有人理发了,
汪剃头

在大集体年月,汪剃头是我们大队的专职理发员,年终由大队集中算工日,男女老少理发是不用花钱的。

那时,汪剃头每天拎着一个木盒子在庄前转悠,口中还不住地喊道:“有剃头的吗?”木盒里装着推子、剪子、梳子、掏耳扒等理发的工具,遇到有人理发了,就地办公。夏天,随便一农户家拖张大板凳,放在树荫下,请理发的人坐到凳上,汪剃头打开木盒的搭扣,先将一块黑坳坳的“荡刀布”挂在旁边小树的枝丫上,其它三个季节,一般都是一户较宽敞的农户家中落脚,“荡刀布”挂在门头或门栓上,然后用围布围在理发人的胸前护脏。理发前,汪剃头都主动征求理发人的意见,让他们选择平头、大小分头、西装头、大光头之类的发型。汪剃头剃光头是有名的,先用推子将长头发推掉后,用热毛巾捂在头顶上,拿出刮胡刀,在磨刀石上面用力磨几下,再在“荡刀布”上将刮胡刀的两面荡几下,刮胡刀便显得锃亮、碜人。这时,汪剃头揭去头顶上的毛巾,左手按住头顶,右手上的刮胡刀落下,只听得“喳喳”声,一会儿,大光头就理好,头皮乌青,但不会有丁点血丝和半点不适。所以,不但上了年纪的人理光头,很多中年人也主动要求理光头,甚至还有小青年要理光头,但碰到小青年,汪剃头总是委婉的拒绝,帮助理出当时流行的分头或西装头的发型。每次剃头地点明确后,汪剃头都会对在旁边玩耍的孩子们说:“你们给我出去问一圈子,叫要剃头的人都到这里来。”若遇到首次剃头的孩子,汪剃头会变戏法似地从口袋里摸出2粒糖果,左晃右摆的温言哄道:“剃头打扮一下才漂亮呢,谁哭谁是丑八怪,听话就给甜滋滋的小糖吃。”他这一招很奏效,从未见理发的小孩子哭闹过,那2块小糖的诱惑,馋得我们一帮小伙伴直咽唾液,梦想自己能穿越时空再享受一回初次理发的优厚待遇。

汪剃头的真正拿手绝活是“采耳”、“修面”和“刮胡”。“采耳”是正宗的细活,汪剃头将掏耳勺慢慢的伸进耳底,手指缓缓的旋转,遇到板结的硬耳屎块,他就用镊子轻轻的一层一层地揭开夹住往外拉,吴不知不觉中将耳屎掏尽,被“采耳”人从没有发生耳底出血或其它不适症状,他们站起身来都会自拎耳朵抖几抖,连呼几声:“舒服、舒服……”。“修面”和“刮胡”,在旁观者看来是漫不经心的样子,其实那是汪剃头的手上工夫已到了非常人可比的境界,他将两块热腾腾的毛巾往人脸颊两侧一敷,看不清手是如何转悠的,总之,只留下两只眼睛和喘气用的两个鼻孔,连嘴都被捂得严严实实。估摸过去几分钟时间,汪剃头麻利的揭开毛巾,手拿刮胡刀从脑门下手,拉出“咯喳咯喳”的带有韵律的声响,对待脸上长青春痘、肉疙瘩或痣的人,他手底下是高低起伏有致,手法快捷且不伤半点皮肤,操作时,不时将刀片在“荡刀布”上荡一下,清去污垢。一会儿,面皮净光,不落半点胡须,达到改头换面的效果。汪剃头的这手绝活,让他声名在外,经常有人外庄人慕名找上门“采耳”、“修面”、“刮胡”,额外收入还蛮丰厚的呢!

当历史的车轮驶进1980年代,集体为为个人理发买单岁月已一去不复返。初时,汪剃头还常拎着那只木盒子走村串户地给人理发,包户到年终一次性付款基本上是老主顾,生意未受多大的影响。后来,小伙子、大姑娘、小媳妇追求时髦,开始对发型讲究起来,他的生意便逐渐清淡下去。记得一次大堂嫂要做烫卷发,汪剃头从木盒里取出几根细铁丝,将约一半的长度放在小火炉中烧,大堂嫂狐疑地问道:“这个行吗?”汪剃头坐怀不乱的答道:“还没做呢?你怎么知道就不行呢?”片刻工夫,细铁丝被烧得通红,汪剃头右手抓起铁丝,左手将大堂嫂的一小撮头发往铁丝上面缠绕,立时,一股焦糊味刺鼻,大堂嫂惊叫起来,旁边等候的人也慌张的大叫道:“头发烧起来了……”, “慌什么?烫卷发不烫能卷起来吗?”汪剃头边说边又抓起一撮头发继续烫,趁他弯腰去拿火炉里烧红的铁丝的时机,大堂嫂抬手抹了一下头发,不料竟随手扯下一小撮断发,吓得跳起来,接着手往头顶一掸,断发纷纷扬扬的飘落。原来,大堂嫂的秀发全部被热铁丝烙碎了,她一屁股瘫坐在地上嚎哭。最终,在几个长辈的劝说下,大堂嫂修了个齐眉短发,汪剃头出钱给买了条套头巾,方才化解了这场风波。大堂嫂美发反被破了相,害得一个多月不敢出远门的事,至今还被人们当作笑谈。

版权声明
[ 本帖最后由 季大相 于 2011-2-11 12:59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