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老家那个不知名的凉风垭

2020-09-17抒情散文碧野
说到凉风垭,人们自然会想到桐梓境内距县城不足十公里,差不多能与娄山关齐名的那个凉风垭。无论是乘车还是步行,大凡打凉风垭经过过的人,其它的地方不一定映象深刻,但对凉风垭那个地方,在他们的记忆里,必定难于忘却。那副“七十二道弯,弯成历史;四千余
  说到凉风垭,人们自然会想到桐梓境内距县城不足十公里,差不多能与娄山关齐名的那个凉风垭。无论是乘车还是步行,大凡打凉风垭经过过的人,其它的地方不一定映象深刻,但对凉风垭那个地方,在他们的记忆里,必定难于忘却。那副“七十二道弯,弯成历史;四千余米洞,洞穿未来”镌刻于铁路隧道洞口的对联,则可知其人们难于忘却的原因。
  的确,凉风垭之所以遐迩闻名,绝不因为它地处咽喉要道,也不是它有没有凉风,而是它特殊的自然景观造就了它特殊的人文景观:一是那四千余米的铁路隧道和差不多等长的崇遵高速公路隧道;二是那令人望而生畏的七十二道弯。其神奇的自然景观与造就二者之人力奇观实属罕见,令人称奇叫绝。
  在《雾里黄莲春四月》一文中,我说“站在老家背后的那个山垭上远眺,一目就能看到横亘在天际且时常都披云戴雾的那座大山——拖牛坪”。其间所说的那个“山垭”就是我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那个不知名的凉风垭”。在当地,我们习惯性的称呼它为“垭口”,稍远点的人称它为“箐水垭。”海拔约1200余米。就形而言,其实它就是一个极其普通不过的垭口,界于木瓜和羊磴的交界处。亘古而今,这个垭口就是木瓜镇的新华村和红光村的村民出入大山到羊磴的必经之地,所以还是有点交通要津的味道。
  垭口在老家斜背后的山梁上,翻过去就进入木瓜镇的地界。两面山高路陡,来往于斯的行人翻上此垭都会出通大汗;垭上凉快,大多数行人都会在此歇干汗水才走。无论是什么时节的过客,不管是走亲访友还是上街赶场,翻上此垭都会觉得松一口气,因为翻上垭口就意味着那漫长的上坡路已经走完,剩下来的就是下坡路,比走上坡路轻松得多。
  去年夏天,我回老家避暑,午饭后的西晒热得令人无处安身,于是携家人到垭口乘凉,没想到早有捷足先登之纳凉者,令我惊奇的是居然是数十头牛。它们聚在垭上的那两块田里,有的站着,有的卧着,见有人来也若无其事,根本没有离去的意思,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我们也在它们附近的草坪捡了个地坐下来,与它们一道分享那源源不竭的凉风。
  这个垭口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一年四季很少有无风之日,夏季尤其风大,由南到北的风向几乎四季不变,当风面的树木植被吹得老气横秋,枝桠遒劲,十分顽强倔强。十多年前,垭外的土地还耕种着,玉米还未成熟,它的叶子已被风撕扯成千丝万线,尤其是盛夏时节,凉风不断,是风力发电和纳凉避暑的最佳选择之地,只可惜养在深闺,外人难以知之或知之甚少!想到这样的好地方因信息闭塞而未能被开发利用,甚是可惜!但我从来就一直坚信,如此之宝地,开发利用是迟早的事,遗珠之憾只是暂时的。
  前不久得知有老板相中了此地,说公路已通到山垭,还买下了附近的一些土地,准备在那里修宾馆,搞农家乐和纳凉避暑山庄,由此看来,我的坚信是正确的,这也验证了老家祖祖辈辈常说的那句话——“有了核桃何愁棒棒敲。”
   [ 本帖最后由 李兴文 于 2014-5-20 19:33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