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鸭油饼

2020-09-17叙事散文万里

鸭油饼二十四岁那年,我和女友在合肥的城隍庙上班。店主的生意好得不得了,很多时候,我们得干到晚上十一点才下班。出城隍庙大门就是安庆路,在与仁和巷交叉口处,有一棵极大的白果树,树下有一个卖鸭油饼的摊点。店主是一对老俩口,头发花白,满脸皱纹。见
鸭油饼


  二十四岁那年,我和女友在合肥的城隍庙上班。店主的生意好得不得了,很多时候,我们得干到晚上十一点才下班。


  出城隍庙大门就是安庆路,在与仁和巷交叉口处,有一棵极大的白果树,树下有一个卖鸭油饼的摊点。店主是一对老俩口,头发花白,满脸皱纹。见到有人来,总是男的咧嘴笑笑,女的张口问:要多少?得到答案后,男的迅速用夹子夹出几个才煎好的透着热乎劲的饼,塞进纸袋中,递到顾客手里。白果树上挂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西安鸭油饼。想来他们是从西安来的吧,离乡背井的,也不容易呢,我们自然在心里对他们产生一种同为异乡人的慨叹与亲近之意。


  这样,我们就成了那对老俩口的常客。那时候,我们没有钱,生活极度拮据,工作又辛苦,加之年轻,承受能力也比较差,与身边的城里人相比,落差极大,很容易产生失落感。因此,女友偶尔会向我抱怨两句。而我不仅要独自承受内心的苦闷,还要充当她的心理开导师,更觉辛苦。也正是在这种心理压力下,每天晚上出了城隍庙大门,看到昏黄的路灯下那熟悉的摊点,摊主脸上那熟悉的笑容,我总觉得好像见到了自己的父母,很亲切,很温馨。


  那时,我们租住的房子在六楼,仅十平米。我认为,房间就像人心,空了就显得虚,塞满了才够实在,踏实。这房间就小得恰到好处,一床一椅一柜,显得满满当当的。要说不足唯有一点,就是再容不下一锅一灶。房主于是另外将楼顶的一处堆满杂物的房间也给了我们当厨房,勉强塞得下一只炉子。不过无所谓,反正我们也不大会做饭,几乎都是在外面买着吃。之所以向房东要一间所谓的“厨房”,也就是找找家的感觉罢了。


  在城隍庙待了两年,什么鸭血粉丝、牛肉拉面之类的,全都吃腻了,唯有这鸭油饼一直没吃够。鸭油饼真香,刚出城隍庙大门,就有那股特有的鸭油香味飘过来,勾得人直咽口水。鸭油饼不贵,一块钱一个,买三个还送一个。一般的我吃了两个,女友才吃完一个,然后,她会装出很饱的样子说不吃了,再吃又得长胖了。就这样,那剩下的一个很快也会进入我的肚子。


  我们还喜欢看摊主做鸭油饼。很多个夜晚,我们买了饼就站在他们旁边,一边吃饼一边看他们做饼。只见那男的将早已准备好的面团儿,揪成一块一块的,取出其中一块用擀面杖擀成薄薄的一片,女的迅速用刷子抹上一层鸭油,男的将面片重新卷成团,揉上一会再擀成薄薄的一片,然后放到平底锅里,用鸭油煎,直煎到两面金黄,最后洒上一些葱花,那香味瞬间就蹿了出来。自始至终,男的的手上都是面与油。反正要做一晚上,他自然也不急着洗。生意好的时候,他会加快手上的迅速,额头上便沁出一层汗珠来,女的会不时地用纸巾帮他擦擦。偶尔四目相对,他们就给对方一个淡淡的微笑,那眼神中自有一股疼惜与怜爱之情在流动,我常常看得出了神,忘了自己身处何方。


  我对女友说,等我们老了也要弄一个这样的小摊位,我做她卖,没人的时候,我们就靠在白果树下说说话,看月儿圆了又缺缺了又圆,看树叶青了又黄黄了又青。就这么着一起慢慢变老,不是件很诗意的事情吗?女友不说话,将头靠在我的肩上。那一刻,我们暂时忘却了自身的窘境,城市里的车流与高楼也瞬间在我们眼中消失,整个世间只剩下一棵树,一对老俩口,一个小摊位,还有浓得化不开的鸭油饼香味。


  那时候,我们真的相信自己能够天荒地老的好下去。就像那对卖葱油饼的老人,也许没有充裕的物质生活,但他们始终在一起,始终微笑面对,这才是真正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啊!可没过多久,我们却分开了。没有争吵过一句,我们就是累了倦了。按她的话说,就是这样的劳苦日子过够了,想要换一种生活方式。人生苦短,她不愿意为了一份苍白的爱情,苦了自己,我也只能由她。

  她走了,房间里便多出了一半空隙。我的心里,也随之多出了一半空虚。那种空荡荡的感觉真是不好受。我反复咀嚼她临走时留下的话: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如果生活只剩下爱情,那么,即使这份爱情再绚烂夺目,生活也是灰暗难耐的。也许她说得对吧!


  再去买鸭油饼时,女的问我:你女朋友怎么没有来?我说她回老家了。可我无法装出自然的样子来,匆匆接过饼就跑开了。十一月的风在街上吹过,白果树洒下一地金黄的落叶,脚踩在上面,发出沙沙声,像一声叹叹息。那天的饼也吃得没滋没味的。


  第二天,我离开了合肥。   若干年后,我认识了现在的妻子,组成家庭并有了孩子,想起鸭油饼,讲给妻子听,她听后,愣了一会说,如果有机会,咱们再去看看吧。我说好。就这样,我们一家三口又来到了合肥城隍庙前。十年岁月,白果树依旧,只是我们都不再是二十来岁的年轻模样,更让人遗憾的是,没有看到那个小摊。我问路过的一些当地居民,很多人已经不记得这里曾经有过这么一对卖鸭油饼的老人了。倒是有一位老阿姨还依稀记得,据她说,他们离开这里已经四五年了,具体搬到哪里去了,她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在离此不远的金寨路上倒是开了一家专卖鸭油饼的店,想吃的话可以去那里买。


  按着阿姨的指示,我们果然在金寨路上找到了一家,店里人极多,买饼的队伍已经排到门外了。我们花了好长的时间,才买到几块饼。妻子和儿子都说好吃,可我尝了一口,根本不是当年的那个味道了。不太酥,也不太香。鸭油饼的味道存活在我的记忆里太过于根深蒂固了,我不可能记错的,难道是店家拿错了,给我的不是鸭油饼?我这样一说,妻子连连反驳说:不会的,这明明是鸭油的香味,又酥又香好吃极了。不信你看饼缝里还在向外滋滋冒油泡呢……


  我费了好长时间才明白过来:原来,记忆是会骗人的!不是吗?一个饼的味道好坏,不仅取决于它的材质原料、制作工艺,还取决于食用时的环境、吃者的心情,甚至包括卖饼的人是谁,陪同一起食用的人是谁。时过境迁,当一个饼被人为加入了情感因素,被当成一种精神载体时,我们将永远吃不出原来的味道。就像那棵白果树又长高了,那对老人已经离去一样,鸭油饼的香味也只能在我的记忆里飘荡了,更不消说那个陪我一起吃饼的人了。


  她去了哪里呢?我无从知晓。好在,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已经找到了可以永远陪我一起吃饼的人。这是一件幸福而美好的事情,我想,她大约也是找到了她要找的人了吧?


  我这样想着,不觉眼睛竟有些湿润起来。当然,我不是难过,反而是对现在生活的一种满足与感动。岁月像一叶扁舟,将我们送到了现在的所在。一切的过往,都是岁月送于我们的礼物,一切的未来,也正等待着我们去领略,去感悟。



[ 本帖最后由 万里 于 2014-3-13 19:49 编辑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