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陌上花开

2020-09-17抒情散文何足道哉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7:37 编辑

    有花开放,陌上就不荒凉,不寂寞。一、苦麻子我不知道,山里的人们为什么给它起了一个这样的名字。是因为叶片的形状,还是因为植物的味道,或者兼而有之。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7:37 编辑 <br /><br />    
  有花开放,陌上就不荒凉,不寂寞。
 
一、苦麻子
  

我不知道,山里的人们为什么给它起了一个这样的名字。是因为叶片的形状,还是因为植物的味道,或者兼而有之。或者,这个名字蕴含了更加深刻的意蕴。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它是生长在我们这里一种植物,生长在荒野里,伶仃、细小,味苦,开着一朵小小的黄花。
  

确切地说,苦麻子并算不上是一种花。长不高的叶片纤细而单薄,从主根延伸出来,四下里散开,匍匐在地。像被激起的水花,线状射出,倒是有一种奔放之态。不知是天生惯于依附于泥土,还是因为过于细小、伶仃,需要将自己放低,以卑微的姿态示人。苦麻子就将那些纤细的叶片紧紧依附于土地上,紧紧贴着瘠薄的大地。一株两株,或者三五成片,从沙粒中、瓦砾间,从那些贫瘠的泥土里钻出来,翠绿着,鲜活着。或者,一棵紧挨着一棵,一片连着一片,密密麻麻地敷衍开来,用一种最原始的生命的绿,覆盖在那些荒凉的地方。那些墙角、堤坝的缝隙,瓦砾堆上。
  

荒凉的地方,因为有了这些伶仃的苦麻子,而生机盎然了。
  
苦麻子的叶片细小而坚韧,边缘处,都生着一些浅浅的锯齿,错错落落,纤细却不单调。我惊奇地发现,在我家乡的山野里,生长着许多类似的植物。都具有相同的特征,矮小、纤细、匍匐在泥土里。用指尖去掐,断痕处,就会有乳白的汁液渗出来,像是乳汁。
  

它们,还都开着花呢
苦麻子生长着,成熟了,就从心底抽出细细的,像细线那样的茎,然后,在茎的头上,顶着一朵小花儿,米粒一般大小,黄色的,灿灿地笑着。有一种令人心动的韵致。有时候会纳闷,那么纤细的茎,怎么会让一朵小花,在风里,雨中摇曳生姿呢?
  

“苦麻子”,“苦”自然是指它的味道。“麻子”,是因为它的纤细、微小,在广袤大地上,星星点点吗?还是形容它细细的叶片,像那些从秸秆剥离下来的麻,细而长、薄而韧呢?这些似乎都不重要,与其他植物相比,苦麻子的确是微不足道的。然而,它又是那么顽强而坚韧,不畏风,不惧雨,不嫌贫瘠,不挑剔任何环境;不需要人的耕耘,不需要土地的肥沃,给点阳光,给点湿润,就会蓬蓬勃勃地生长,就会无忧无虑地长大。
  

这微小、纤细的生命,展示一种坚韧的力量。
 

因为味苦,自然可以入药,可以祛病救人。小小的植物,有奇特的作用呢。因为味苦,许多人喜爱它,人们从野外挖回来,掐根,除去枯叶,清洗干净,放到餐桌,作为一种菜肴,调剂口味,也调剂生活。
  

有的时候,吃苦的味道,也是一种生活的需要。
  

没有人把苦麻子当做花来侍弄,当做花来观赏。但是苦麻子却不去关注这些,计较这些。一场雨过后,那些名贵的,娇贵的花尚在花圃里,温室中孕育花蕾的时候,它就在那些被人忘记的地方,被人遗弃的地方,铺天盖地地生出来,长出几片细长单薄的叶,从叶子中间,举出一个个星星般的小黄花,在风中一闪一闪地,眨着明媚的眼。让在荒凉中行走的人,眼前一亮,心中氤氲出许多温暖。
  

有花朵绽放,再偏僻的地方,也不会荒凉,不会寂寞。
  

是啊,这就是苦麻子。弱不禁风,微不足道,甚至无法被写入花谱的花朵,在偏僻的,贫瘠的地方,热烈地开放着。
  

不去计较,不去挑剔,热烈而自由地开放。
 

这就是我家乡的苦麻子。
 
二、车前子
  


在我们这里,车前子也叫做“车轱辘菜”。
  

这里的山高,坡长,连绵不断。经年累月,上山、下山的车辆会碾出一条条长长的车辙,蜿蜒在大山上,像山里人那忧伤的目光。
  

上山的路很长,下山的路也很长。每次回到家乡,我都会沿着这条悠长的山路,翻过高高的山岭,回去、再出来。每次,我都会看到那一道道深深的车辙里,和被车碾人踏得光秃秃的裸露的黄土上,生长着一些植物,稀稀落落地,像一些生动的点缀。
  

这样一条山路,不知经过多少年,多少次的碾压。车辙很深、很宽,就连车辙两侧的黄土,都被踩踏得无比坚硬,寸草不生了。无论春夏秋冬,你站在山底下,总会看见那高高的山坡上,有一条悠长的黄土路,从山的这边,飘到山的那边,不知道,飘向何方。
  

那是山里人用脚步书写的历史,那是山里人悠长的岁月。
  

然而,却有一种这样的植物,在深深的车辙里,坚硬的黄土路上,生长着。爷爷说,那是“车轱辘菜”不怕碾压的菜。中药的名字叫做“车前子”,可食用,也可入药。
  

据有关资料记载,车前子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车前子性味甘,微寒,作为中药,其主治功能是清热利尿,渗湿止泻,明目,祛痰。主小便不利,淋浊带下,水肿胀满,暑湿泻痢,目赤障翳,痰热咳喘。当然,欠收的年景里,可以当做度过饥荒的野菜;丰饶的时候,人们也会从野外挖回来,摆在餐桌上,调剂一下口味。
  

车前子的叶片宽而短,较厚,紧紧贴在泥土上。不知是天性使然,还是因为车的碾压,人的踩踏。但是它却能在这样的环境里生长着,并且会开花,结出果实,的确令人赞叹。
  

为什么车前子会在这样的环境中生长呢?我不知道,长辈们也说不出其中的原因。无论是“车前子”也好,“车轱辘菜”也好,都很准确地定义了它生长的环境。一定与车有关。是它天生具有抗挤压的能力吗?愈挤压,愈坚韧吗?或者,是天生适合坚硬的土壤,以柔软之躯,钻透坚硬的土层,给荒凉以绿色的希望呢?或者,它是在昭示一种精神:荒凉不可怕,坚硬也不可畏,只要怀揣希望,多么恶劣的环境,都可以生存。
  

一株株车前子,撒落在深深的车辙里,坚硬的黄土路上。它们,是用绿色讲述着生命的故事。
  

就像一首小诗写的那样:“载上希望随风舞,不叫车前梦成空。”
  

车前子是开花的,但淡紫色的花并不醒目,花型也不漂亮。它的花,几乎可以忽略的。然而,我对这种植物,却怀有深深敬意。不是因为美,是因为一种坚韧。
  

其实,车前子是一种很古老的植物。《诗经?周南》就有一首题为《芣苢》的诗,描写的就是关于采摘车前子情景。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这里的芣苢,就是车前子。古人很早就认识了车前子,了解了它的作用。他们一边采摘着芣苢,一边歌唱,且行且歌且劳动,那样的场景,真得令人神往。
  

采车前子呀,采了又采。提了衣襟兜起来,回家去……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