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悬空寺中何曾空

2020-09-17抒情散文运涛涛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7:10 编辑

没有山门的寺院很罕见,而建在悬崖上的寺院就更难见了,真就有这么一座即无山门又建在悬崖峭壁上的寺院,名声大得很,到山西的游人只要时间许可,都想到这里看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7:10 编辑 <br /><br /> 没有山门的寺院很罕见,而建在悬崖上的寺院就更难见了,真就有这么一座即无山门又建在悬崖峭壁上的寺院,名声大得很,到山西的游人只要时间许可,都想到这里看看,一览天下奇观的真容,似乎普天之下也没有几座这样的寺院,最出名就是这座悬空寺。
悬空寺不像一个规规矩矩的寺院名字,更像用方位来表示的昵称。
我们来到翠屏峰山下,仰头便可看到半山腰的一组建筑,却不能随便参观,即便我们花了很多钱从很远的地方过来,即便我们会非常爱护倍加珍惜,但我们必须要付很贵的价格买门票给拉起围栏的人,他们实施着“此树是我栽,此路是我开,要打此处过,留下买路财”之剪径行为,却不必担心路人反抗,因为他们祭起了“文件”的法宝,文件对任何游客都具有普遍约束力,可以直接关系到公共利益、社会秩序和公民的切身利益。记得台湾的游客龙应台对此曾有感触,她“看过信徒祈祷、香火鼎盛的寺庙被栅栏围住,收门票,也看过宫殿和王府被关起来,收了门票才打开;也看过古老的村子被圈起来-连同里头的人,收门票。”觉得超过了她能忍受的限度,却也只能感叹:“可是,我能做什么?”我也不禁在想,这座始建于北魏时期的悬空寺一千五百多年也未曾收过门票,是怎么保护得这么好的?收门票与文物保护难道真有必然的因果关系?那么,是否可以认为,能够依照力学原理,巧借岩石暗托,创造了世界奇迹的先民古人,居然不懂得收门票,脑袋里是不是都缺根弦啊?
没有山门,却也要收门票。收门票不乏掩耳盗铃之术,一分为二:所谓门票是二十元,登临费是一百元。
遇到每年的中国旅游日、世界旅游日,门票可免,登临费却绝不会免。古代有晋商、徽商、湖商、粤商等,所谓“长袖善舞,多钱善贾”,鲍照曾写道“善贾笑蚕渔,巧宦贱农牧。”但如今中国最会赚钱的人,却是“巧宦加善贾”,也就是靠发文件而盈利的这些人。
谁有可能已经到了这里而不登临,只在下面仰视,宝山空回呢?口惠而实不至,愚民而已,小小的门票中体现着当今官场中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智慧”。
寺下有块巨石,镌刻“壮观”二字,据说是李白的墨宝,很多游客在此合影。李白是诗仙,不是书圣,所以如果李白看到悬空寺的奇观,“眼前有景道不得”,不题诗,只题字,非常不合情理。对于李白来说,题诗比题字更像小菜一碟。而对于假托李白的人,题诗而有李白之风,恐怕是难于上青天,人们太熟悉李白的风格了。但题“壮观”两个字,说是李白所写,人们却难以怀疑,有谁熟悉李白的字体呢?对于不是李白的东西,而说成是李白的东西,题字比题诗则更像小菜一碟。李白确曾到过河东道(今山西省和河北省西北),写过《太原早秋》及《秋日于太原南栅饯阳曲王赞公贾少公石艾尹少公应举赴上都序》等诗文,而“壮观”出处无明确记载。生不能“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靖一”,仙游后却被祖国各处风景区争抢当代言人,李白这位谪仙人也值了。
但用这两个字形容悬空寺没错,确确实实“壮观”。
悬空寺奇在何处?有一篇当地人写的文字,道是“与云为伴,与鹰为朋,与山同体,与天恒久,依空而悬,悬空而空;因空而悬,惟空而空,神哉奇哉,寺庙悬空。”
检了登临票后,便进入悬空寺的建筑群,首先看见的是山神庙,就是在外墙上的一个神龛,山神庙与土地庙在中国是数量最多而最简陋的庙宇,他们的职责类似于人间的社区居委会主任,山神也称山灵、山君,就是山之主,土地神也称社神,就是土地之主,在神仙体系中他们地位不高,所以被孙悟空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但他们的作用不可或缺。地上的寺院旁有土地庙,山上的寺院旁则有山神庙,古代用牛做为他们的祭祀,如今只有一尊空空的香炉。因为是悬空建筑,所以各殿规模都非常小,所有的门都只容一人通行。寺分上下两层,正好一去一回,只允许同一方向行进。佛教中最重要的大雄宝殿也如女子的闺房一样袖珍,念经时坐在身子底下的蒲团、敲打的木鱼、两侧的十八罗汉像、包括悬挂的经幡,这里全都没有,三尊佛像也都被玻璃罩封住了,说明了其特别珍贵,制作它们的工艺称为脱纱佛像,其做法先用胶泥塑成泥胎,再用南方生产的麻夏布,一层层地缠裹,缠裹到成型的厚度,再磨光、油漆、上彩、贴金。塑完后把里边的泥胎从底部掏出,整个塑像形成空壳,半米多高的塑像,净重不超过三千克。悬空寺并没有神职人员兜售宗教用品,或许是怕空间狭小,木建筑引起火灾无法施救,烧香属于禁止。
两首前人的题诗,镌刻在铜色的石壁上,一首为《早过悬空寺》:石壁何年结梵宫?悬崖细路小径通。山川缭绕苍寞外,殿宇参差碧落中。残月淡烟窥色相,疏风幽籁动禅空。停车欲向山僧问,安得山僧是远公。
一首为《登悬空寺》:昨过招提故不登,重寻兰若问山僧。峰头青鸟来还否,洞口白云去未曾。谁结丹梯高万丈,我闻佛法演三乘。凭虚顿悟心无住,好步禅关最上层。
作者是明代祖孙三代皆拜兵部尚书的郑洛,他长期在山西工作,对山西的古迹,自是关注。
纯阳宫供奉道教中的“八仙”之一吕洞宾,他是唐代人,全真派北五祖之一。永乐县招贤里出生,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芮城县永乐镇,所以在山西一带,信奉他的徒众很多,毕竟身边出了神仙,乡里都跟着荣耀,并可以都沾一些光。由于不允许烧香,神案前只有一束塑料花,一个“禁止烟火”的警示牌,棚顶彩绘中央赫然安装着一个烟雾报警器。
四佛殿、三圣殿、三教殿、抱身佛、应身佛殿、雷音殿、三官殿、佛堂等等,都是一盘塑料花而已,偶有游客放置的小面额钱币。雕塑的颜色都非常艳丽,红、白、蓝、黄的色彩依旧鲜明,形态栩栩如生,一个个是从容不迫的安详,衣服上的褶皱层次分明。建筑构造也颇具特色,形式丰富多彩,屋檐有单檐、重檐、三层檐,结桅构有抬梁结构、平顶结构、斗拱结构,屋顶有正脊、垂脊、戗脊、贫脊。总体外观,巧构宏制,重重叠叠,造成一种窟中有楼,楼中有穴,半壁楼殿半壁窟,窟连殿,殿连楼的独特风格,它既融合了我国园林建筑艺术,又不失我国传统建筑的格局。
只有雷音殿门上书着一副对联:山川凝秀气,悬空卧云霄。
参观之中,无论身在哪里,殿外一律是悬崖峭壁,如刀劈斧砍一般,侧身一望长咨嗟,脚下木制楼板咯吱有声,造成心跳加速、冷汗直冒也寻常。不过,一回身,看到殿里那些神佛气定神闲的表情,就会产生安全感,觉得天大的事情也不怕,神佛与我同在。
悬空寺下有浑河流过,河中一块巨石,刻有大大的“云边觉岸”四个字,为元代工部尚书孙公亮所写。云边应是喻其高,所谓“云边人种麦,天际我归舟”;觉岸是佛教语,指由迷惘而到觉悟的境界,所谓“与君永归三宝,指觉岸以同登。”也就是在绝壁高崖之上,更能参透人生道理的意思。
在悬空寺的对面,河道的另一侧,也有一块巨石,也有四个字:“北魏栈道”。北魏虽说是少数民族所建王朝,但其先祖也属于炎黄子孙,黄帝有儿子昌意,昌意的小儿子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繁衍生息在黑龙江流域,族群名为鲜卑族,其中有一支拓跋氏,从汉朝开始不断向西迁徙,公元三八六年在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北)建立北魏王朝。北魏的帝王一直雄心勃勃,在统一北方的战争中,交通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在连绵群山之中,有时树木丛生,有时河流湍急,军务紧急时,要耽误大事的,所以人们在悬空陡壁上用木头架起道路,以躲避自然灾害,叫做栈道,现在木头搭建的栈道早已无影无踪,悬崖上遗留下一排石孔,也就是仅有的“北魏栈道”遗址了。
栈道是出于军事目的修建的建筑设施,所以曾有军人驻守,有人考证,悬空寺的所在,就是当初的军营哨卡,改建成玄空阁,后来更名悬空寺,都是宗教为了神秘其信仰所为。倡导新天师道的道士寇谦之借鉴佛教义理,主张儒道佛互相融合,可以共处,他丰富、发展,完善了道教的思想体系和斋醮仪式,使道教摆脱了原始宗教的质朴风貌,得北魏重臣、儒家弟子崔浩大力帮助,寇谦之成为北魏国师,从而道教得到北魏朝廷的承认,从民间进入殿堂,他欲建一座“必令其高不闻鸡鸣狗吠之声,欲上与天神交接”的“静轮天宫”,“上延霄客,下绝嚣浮”,于是玄空阁便在这样的背景下落成了。
玄空阁是寇谦之死后落成的,虽然巧夺天工,但并没有达到与天神交接的目的。寇谦之成为国师后,他所招收的新老弟子,被请入京城,个个贪图享受,无所长进,他死之后,新天师道后继无人,所以玄空阁竟没有出过一个成名的人物,甚至北齐年间,文宣帝下令废除道教,造成北方无道士的局面,新天师道随之烟消云散了。
玄空阁的名字便被悬空寺所取代,悬空寺里面的佛像便多过了道教的神像,郑洛的诗中则只有佛与僧,没有神与道。
悬空寺中,现在既无道士,也无僧侣,如今它的名气,全是建筑带来的,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叹其为“天下巨观”,二〇一〇年《时代》周刊公布全球十大最奇险建筑称其为“悬挂在天上的建筑”,都是从建筑奇迹上着眼。
为了这举世奇险的建筑,花一些钱看,很值得,但若建筑者与收门票者并无任何关系,鹊巢鸠占,就让游客觉得太有些心不甘情不愿了。建玄空阁,是集中了当时国家的财力,接受全国信众布施的,而收门票时,却归当地一个部门所有,颇有“损不足以补有余”的感受,属于国家的建筑坐落在哪儿,哪儿的人既已受了近水楼台的益。若受了益还想再从游客身上捞一把,得陇望蜀,无乃人心不足蛇吞象了。当然,此种现象已经极其普遍,见怪不怪了,写出来,是因为自己囊中羞涩,动了“身外之物”也心疼的缘故。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