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

【我与中财】铭记. 成长.坚守

2020-09-17叙事散文澧水寒儒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3:43 编辑

【我与中财】铭记. 成长.坚守2010年12月6日,在素常的时间片段上只不过是一个仅仅具有普通意义性质的日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3:43 编辑 <br /><br /> 【我与中财】铭记. 成长.坚守
2010年12月6日,在素常的时间片段上只不过是一个仅仅具有普通意义性质的日子,而对于我来说,却注定这天意义非凡。因为这一天,我与大名鼎鼎的中财论坛相逢。就像预测典籍里所说的那样,相逢即是缘分,缘聚,自然相逢。
这次相逢,源于网上闲逛,无意中发现中财元老梁星钧的博客,看到他为中财文友写的评论,于是百度一下中财论坛,方知中财论坛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一家支付稿酬的文学网站。于是,欣然注册,贴上一篇拙文。未几,变得到了版主和文友们的鼓励和欢迎。论坛如此热心,令我忽地有了一种归宿感,犹如海上航行已久的船只忽然看到了灯塔。
当时散文版的版主是匣子、最后一头战象、太阳神。似乎只有匣子最为热心。有位网名叫烟雨飘过的评论员,看到我发文不规范,初来乍到比较拘禁,就多次发站内短信鼓舞我,让我增加了信心和勇气。近三年不见他们前来,总有一种怀念。
彼时,我的文字都是流于日常小事和生活片段的表象记录,倾心于形式上的表达,而对于内容的开掘与思想上的洞察,尚未自觉展开。但这并不妨碍我在中财的坚持,因为论坛始终是人性化的,对于如我的新会员还是心存关照的。多年来,我一直感念管理层对新会员的这种悉心呵护,也许只有这种呵护才能使前来的会员能信心百倍地坚持下去。我发到论坛的第四篇小文就被计酬了,之后又有几篇小文陆续被计酬。2011年2月,我收到了中财论坛寄来的130元汇款单,这是我的第一笔稿费。那种欣喜,至今我铭记于心。那时,我还跟父亲一起分享过,他也替我高兴了好一阵子。
正是这种无形的力量鼓励、鞭策着每一个入门的会员。当时论坛的气氛浓烈,会员很多,版主劳动强度很大,能细致入微地关怀、激励这些后来者,已经实属不易。正是他们以这种润物无声的精神辛勤浇灌,才使一棵棵种子萌生和健康成长。
始终感念中财论坛管理层、版主和会员的温暖、热情、醇厚。因故在2011年下半年---2012年10月离开中财论坛一年之后,我又重返了中财论坛。当时我想尝试一下小小说,于是就在梦游太虚发文。当时的版主是暴雨迎风和刘满园老师。记得,在发一篇小小说《嘴上的宽容》之后,当时迎风版主是这样鼓励我的:欢迎新朋友,文字很有气势,有才。选材虽小,立意却高,人物鲜活,讽刺性强。如此鼓励,尽显拳拳之心,是为春风化雨。正是这种激励,我在太虚一面发文,一面向各位会员学习,也大致了解了小小说的要义。后来,我还在我们当地报纸发表了几篇,也是对悉心帮助我的师友们的一种回报。
虽我在太虚学习,但我还是难忘散文。2013年2月,我再次回到了散文版。回到散文版,贴的散文是《乡村人物志:世富》,贴出以后,就得到木门版主和剑鸿版主的肯定。是时,我在接受中财重量级会员杨献平的原生态散文的理念之后,已经自觉地开始为大地之上的事物和人物的命运作思考和记录了。此时,我的文字已经开始自觉从外向内、从形式向内容,从表象到思想的迁移和纵深。在理论的指引上,还要必须提到一个人,那就是王克楠老师。他的在根上写作的理论也深深启示着我。他说一个人如果没有根的思维,没有根的态度,那么,写作始终不会得到提升,得不到响应。他的话正契合我意,让我明晰了艰难掘进的方向。
理论的建构完成之后,那么写作就有了依据,表达就有了方向。这时,我开始向老会员敬一兵老师、房子老师、王克楠老师学习。深度阅读他们的文章,了解他们富于多元化思想的表达、价值取向和审美意趣,并自觉地内化和实践。
也许正是这种自觉,我对乡土的眷恋和表达已经趋于理性,不再以田园牧歌式的赞美来表达,但也不以近乎万念俱灰的态度来诋毁,而是以哲学上的辩证思维和事物发展规律来构建散文思路。这种哲学上的表达,就源于敬一兵老师的宏阔构思、哲学审美情趣和大向度的书写。事实上,这也是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后来,我发在《岁月》杂志上的散文《心疼的田野》和《冬日,唐庄的三个动词》就证明了这一点。
而房子老师则给我展现了主客观统一、虚实结合、内化、隐喻象征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式。还有,他细腻的描述和意境的营造也深入我心。房子散文的立体感和含蓄性,具有诗学意义上的美感,同样引起了我的注意。后来尝试写了几篇,虽不得要领,但也在一杂志上发了一篇,也算学有所得。
值得一提的还有木门长子版主、剑鸿版主和李兴文老师。他们分别予以了我不同程度的点化和启示。所谓茅塞顿开即是如此。木门长子短信谓我,坚持论坛之外,尚可向纸媒发展。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她还告知过我投稿邮箱。此外,木门的小说也令我感佩至极,只是自觉想象力欠丰富,就没有再深入过;剑鸿版主一直以中肯的点评、断语提点我、激励我;而李兴文老师提出的所谓写作的最高境界就是灵魂的写作也如醍醐灌顶,使我在码字的时候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患得患失。
其实,在中财论坛,很多会员也在以无形的力量鼓舞我成长。尽管他们蛰伏在显示屏的背后,但我仍然能透过时空感觉到他们坚韧存在的温度。他们或互发短信,或跟帖讨论文字。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我们互相宽慰,共同进步。最令我感动的是,很少打交道的文佳老师,给我寄来了她的文集《山城的足迹》;令我敬重的房子老师寄来了他的文集《被时间偷窥的秘地》;会员刘彦林短息告知我将寄他的文集给我。因为自身水平,因为时间,至今,我尚未对他们惠赠的作品集写下片言只语,我心里很是不安。
正是在如此师友的关怀和呵护下,承蒙管理层抬爱,我有幸成了散文版的版主。但我一直跟自己说,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渐渐的成长。为此,我涉猎过在场主义散文理论、新散文理论;同时,还看过不少名家散文和小说,不敢懈怠,担心影响为散文版服务。
正是在如是师友的关怀和帮助下,我有幸和令人敬重的敬一兵老师在同刊发过文三次;和木门版主同刊发文一次;与何足道哉版主同刊发文二次。此外,我还在省市杂志和报纸发表了一些散文。
另外,一路走来,尚需提到中财论坛明月清风版的万里山水、章晔、蝶小妖、徽州雪版主。在去年的某一天,我忽然觉得诗歌能表达出短暂的心理感受,于是就胡乱地写了起来,贴到清风之后,版主们从内容、从形式、从意境、从结构对我进行悉心指点和鼓励,使我才能不断进步。他们的才气、涵养、中肯、热情、执著也深深影响了我。经过半年多的学习之后,我竟也能偶尔在我们当地市报上吭一声了。感激一直尚未言表,然此情此谊,何以形容,唯有默祷、唯有期许,唯有一切尽在不言中。
于今,在中财论坛已经五年了,但确切的说来是四年。在这些时光里,我收获了很多很多-----许多过往使我铭记,许多文朋诗友使我成长,令我终生受益。
俗语有云: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句话形容了聚散无常,但我想,这句话却无法适用于我。在这里,因为中财论坛的厚重博大,默默支持日渐式微的草根们的文学理想,因为十年磨一剑而坚守的敬一兵、梁星均、房子、王克楠老师等前辈已然率先垂范,因为中财文朋诗友朴实的温暖如同冬日阳光,成为我坚守的理由。触网十年,闲逛的论坛很多,尽皆有始无终,而中财却成了我的精神家园。每天上网,我总要在中财论坛逛逛。迄今为止,我已经在中财论坛发文100多篇。
尽管有不少会员从中财论坛走出,以另外一种方式来发扬光大中财论坛博大精深的人文精神去了,但我会一直坚守在这里,用自己的文字,用影响过我的师友们的精神之光来温暖后来者,用坚守表达对中财的感激,自觉成为承前启后的支持者的真挚朋友。
[copyright]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