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古城游记

2020-09-17抒情散文莫明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57 编辑

                古城游记莫明早上起来,天竟晴了,蓝蓝的,连丝薄云也不肯有。风清凉清凉地拂着,满树的小杨叶就翻动着粼粼的银光。门前的柏树丛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57 编辑 <br /><br />                古城游记
                 莫明
  早上起来,天竟晴了,蓝蓝的,连丝薄云也不肯有。风清凉清凉地拂着,满树的小杨叶就翻动着粼粼的银光。门前的柏树丛里乍地绕出几声脆脆的鸟鸣,不知是麻雀或是别的什么。

  于是,决定去古城。

  一路上,桃红梨白,麦青柳绿,正是春光大好。不时,可见一个两个的农夫,躬了腰在那绿毯般的田地里辛勤劳作。途经的居民点,仿佛约好了似的在盖新房。很多人便聚在那里帮工,吆五喝六的,好不红火。

  太阳渐渐高了许多。泊油路反着光,像从车轮下甩出去的带子,明晃晃的,看得人头晕。正犹豫着:怎么还不到呢?车子转过屋舍,猛可里眼前一暗,一座高大的城楼就横在了眼前。

  我心里惊叫了一声,差点跌下车来。竟不敢再造次蹬车,下来推着,一步步仰望着、亲近着古城。心怯生生地狂跳不已,呼吸越来越急促,握把的手心里竟满是汗。那座古城楼,像个落难的英雄一直端坐在那里,再也没有起来,然心却不死,始终保持着远眺的姿态。那个未了的心愿,使它无视脚下的一切,包括我此刻无声的泪。

  仰着头,缓缓地绕古城楼转,周匝约二百余步。底座呈方台形,外裹的青砖,历经千年风雨的剥蚀,早已残破不堪。许多地方,张着巴掌宽的口子,外露内夯的黄土,指一触碰,便簌簌掉落不已,如泪。

  座中有门洞东西而过,呈拱形,用一色青条石砌起。立身门洞中,顿感有巨大力量自四面八方压来。出了门洞,回望城楼,才发现这位千年英雄竟不曾坐下来,而是起身要走的样子。谁料刚抬起身,便被定格在那里,从此再也没有直起腰板!门洞前后,有四根通天柱,紧紧地撑住了城楼,怕他再跌坐下来。
  座西有石阶,自北三折而上,可达城楼。阶宽仅一尺,多处坍塌。沿阶而攀,险象环生。右侧为风化土壁,一触即溃;左侧无凭无栏,稍有不慎,便会跌落断口,令人胆战心寒。待爬上城楼,我已浑身湿透,不敢回首来路了。

  座基上是一个木制大阁楼,早已失尽了了昔日的风华艳丽,只剩下一色灰白,无声地诉说着远去的岁月。楼内空荡荡的,雕梁巨柱上布满了一指宽的裂口,地板上横七竖八地散落着一些不知年代的残砖烂瓦。据说,正楼内曾有过关羽的塑像。只是,在这断壁残垣中,又哪里去追寻浪逝英雄的慨叹呢?

  我不敢随意走动,生怕哪一步踩下去,这座楼就会吱吱呀呀地倾倒下去。正楼前有一檐楼,前置看台,比较牢固。我凭栏而望,四野屋舍尽收眼底,难禁怀古之情。木楼山顶挑有六个龙头,伸长了脖子,仿佛要呼啸腾云而去。据当地人传说,此楼正梁中曾有一宝,夜则有金光从龙口喷出,百里可见。

  下楼,逢一老者,与之路边盘膝而坐,听其追述古城旧史。这才知道,那巨木的通天柱外原是裹有青砖的,那关老爷的塑像竟又是“文革”时被毁的……最有意思的是,老人言之凿凿地告诉我:土改时,张掖地震,古城倒而又自行立起,传为奇谈。一如所上,姑妄言之姑妄听之。所谈甚欢,竟不忍点破他所讲述的一些史误。而我的心,亦随着古城的兴衰,几经沉浮。

  再起身时,古城依旧。那种内蕴的浩然雄汉之风,纵使残破如今日亦不能损减丝毫。深深地将它回望一眼,踏上归途,不再回首,只是在心的深处体味着它千年的悠悠岁月、沧桑坎坷……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