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散文阅读 > 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

抵抗者

2020-09-17抒情散文敬一兵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45 编辑

                   抵抗者遇到时间较长的倒春寒,我总是觉得它很顽固——它拼命入侵我,我拼命加以抵抗。置身在阴冷包围中间的我,从里到外都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19:45 编辑 <br /><br />                   抵抗者
  遇到时间较长的倒春寒,我总是觉得它很顽固——它拼命入侵我,我拼命加以抵抗。
  置身在阴冷包围中间的我,从里到外都是紧绷绷的难受滋味。倒春寒让我倍感抑郁,总是觉得自己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像是被捆了手脚后丢进樊笼内的情形。我想过隐遁想过逃逸,却很少想过冲破樊笼。
  缺乏勇气是我的致命弱点。
  说起勇气我的脑袋里会冒出黄继光邱少云的影子。由于我们之间隔着一条时间长河,他们的影子随了长河流淌一闪而过。真正能够像电影镜头定格后驻足在我印象中不会一闪而过的影子,是一个大约五十岁天天拾荒的中年妇女。她的影子在我脑袋里定格的情形越是顽固,我把她当成勇气的一个活生生的肉质符号的感觉就越是强烈。
  没有人打听她的名字和年龄。没有人感兴趣她是出于什么理由选择了拾荒。年轻人上班或者做生意忙得脚不落地就不说了。与她年龄相仿的人早上送孙子到幼儿园和小学,顺便买菜遛鸟。下午老男人不是嘴刁烟卷跑到贫民舞厅伴了音乐和女人一边祈祷一边迷茫,就是约上几个熟人到茶馆里喝茶搓麻将,钻头觅缝想把别人包包里的钱赢走。晚饭过后老女人终于获得解放,把孙娃子丢给老男人头也不回就去跳坝坝舞逛夜市。快节奏的生活让院坝里的人有更多的事情要做有更多的地方要去,谁也不会去留意梧桐树落了几次叶子又长了几次叶子。
  被人忽视让她变成了一枚离开枝条脱落的梧桐树叶,失落在岁月的罅隙中,等待腐烂的命运悄然降临。
  她在院坝的垃圾桶里翻找能够卖钱的废弃物,邋里邋遢的情形连一棵梧桐树都不如。冬天梧桐树虽然枯叶满地一幅萧条模样,夏天虽然浓绿一片会引来蝉子烦人的嘶叫和爬上爬下让人毛骨悚然的毛毛虫。但是,院坝里的人不会讨厌梧桐树,只会讨厌从梧桐树下频频往返的她,躲闪回避她拧的垃圾袋和她身上散发出来的垃圾气味。
  所有我们现在遇到的情况,都是过去选择的结果。
  乱蓬蓬的灰白色头发。一年四季几乎不离身的那套洗得褪了色的皱巴巴的衣服。布满污垢和皱纹的脸庞。类似重感冒中无神黯淡的目光。爬满了蚯蚓般黑黝黝筋脉的手背,还有很难离手用来装废弃物的编织袋。这些都是当初她做出选择后的一种象征。没有人知道这种象征带给她了什么想法或者感受。但是在我注视着她的背影之际,我还是从她旁若无人的走路姿势上,察觉到她不仅拥有了选择的自由,还拥有了自由给她带来的自信和抵抗的能力。
  有好几次我很想和她说说话。面对我朝她伸出去的语言和情感组成的橄榄枝,她的鼻子哼了一声,假装没有听见,或者用惊愕而不是悲戚与忧伤的眼神瞟我一眼后就一笑而过。看到她的这种回避态度就可以得知,因为拾荒,她与周围风生水起的生活有着多么深的隔阂,与院坝里左右邻舍嫌弃她的眼光构成的驱不散赶不尽的倒春寒,有着多么顽强的抵抗意识。
  看得出来,她很热爱当年自己做出的拾荒选择。就算长期以来她热爱自己的选择结果已经被她回避与抵抗的习惯涂抹遮盖了,然而到了我在窗户后面窥视她而她以为四下无人的时候,涂在她脸上的迷彩色调就会皲裂剥落,露出热爱的情感真相。
  她住在居民大院三栋一楼一套二的居室里。面向院坝通道的阳台和厨房窗户,都被她用塑料编织袋遮得严严实实的。无法看见里面的情形和密不透风的样子,会让人联想到牢房联想到囚禁羁押,也会让人从这些情形里,轻易感受到她自我封闭不想与人交往的意思。
  听说她早先是当地的农民,土地被政府征用后就分配了这套安置房让她居住。自从她做出了拾荒的决定后,她就打算把房子租给外人。起初还是来过几拨人看房子,可是看见室内光线黝黯,闻到空气不流通发出阵阵霉臭味道时,别人立马打起了退堂鼓。直到现在她的房子也没有租出去。白天她在外面拾荒,夜晚她不住在自己的屋里而是在单元的楼梯角落处用沙发搭个临时床铺睡觉。没有人会偷她捡来的垃圾,她睡在捡来的垃圾旁边,不用问都知道她是舍不得离开这些堆在阳台下面过道边上的垃圾。
  拾荒者只有对自己捡来的垃圾情到深处了,否则是很难身不由己把垃圾当成自己无言的知心朋友的。
  我对她的关注不在于怜悯。我自己的屁股都被海风吹着,谈怜悯过于奢华也过于虚伪。我是想关注她面对人面对垃圾的场景。这里面既有小说的情节,心理学的揣摩刺激和观摩行为带来的旋律感,但更多的还是她用表情和行为演绎回避和抵抗令我想入非非的精彩成分。我和这个居民大院打了将近五年的交道,她的哑剧也就在我的眼帘里上演了五年的时间。
  有的人一生也很难等到一个知音。她并不知道她仅仅用了五年时间就等来了一个忠实的观众。她的表演让我渐渐透过她的行为轮廓和线条窥见到了她的内心实质——热爱拾荒又痛恨拾荒。
  我时常在白天看见她捡拾到一口破锅一件丢弃的坏损家具抑或一袋酒瓶子,她会喜形于色翻来翻去看半天。那情形很像失散的孩子终于回到了母亲的怀抱之中。看过之后,她会把捡到的垃圾分门别类堆放在墙边,用塑料薄膜盖好后再围着堆放的垃圾走一圈,看看有什么地方还露在外面,如果有她就会重新盖一遍塑料薄膜。在我的印象里,有天她光是给垃圾盖塑料薄膜就不厌其烦地重复盖了四遍。她善待垃圾的行为,让在别人手中死亡的垃圾,在她的手中又获得了重生。这还是其次。关键的是获得了重生的垃圾,能够给她的生活增添充实的元素,可以撩拨开笼罩在她心上的愤悱阴霾。
  居民大院的垃圾桶集中安置在大院主干道边上的一间房子里。不难想见,她在那里拾荒必然要面对类似战场上背腹同时遭受敌人夹击的势态。她的屁股后面是川流不息的私家车,稍不留意就有命丧车轮之下的危险出现。她的前面是凌乱堆放的垃圾,腐败恶臭让人窒息的气味和成群结队的苍蝇会以排山倒海的架势向她袭来。这种明枪明刀她还可以防备还可以提前做出判断和抵抗。然而,面对别人见她在这样险恶的环境里还要锲而不舍拾荒,从而给人留下龌蹉、贪婪和下贱的印象,以及由这种印象衍伸出来的蔑视、诽谤、讥讽乃至破口大骂等结果,她却无力预测和掌控,只能装聋作哑抑或讨好卖乖。
  一次目光一句话语一个举动能够掀起一宗谋杀或者一场战争。话虽然有点夸张,但却是一个事实。至少对她来说是这样的。
  她也有面对垃圾发愣的时候。那是一个阴雨霏霏的午后,她一个人立在垃圾桶前撒满一地的垃圾呆如木鸡不知所措。如果说这是某部令人乏味的肥皂剧镜头,那么我刚好看见了她和垃圾的一个侧面剪影。一个硕大的蛇皮口袋朝天张开大嘴,里面装满了被残汤剩饭和油污浸透了的纸盒子,还有许多被人故意敲碎了的啤酒瓶子。这些失去了拾荒价值又会给她带来油污和划破手指威胁的垃圾,正在用冰冷的神色和挑衅的意味与她的目光对峙着。眼睛看见的情形像一个信号或者指令,触发她脑袋里那架锈迹斑斑的思维机器艰难地运转起来,经过不断克服停顿梗阻给机器制造的麻烦之后,她终于得出结论——有人故意把她情有独钟的垃圾当成一个惩罚的刑具,用来整治她用来嘲笑她用来戏弄她。
  在大多数的时间里,她和垃圾都是活在人们视线之外的。生活舞台上匆匆完成了跑过场的使命后,垃圾就成了无用的道具。除了拾荒者和疯子外,没有人愿意与其为伍,更不会在茫茫荡漾的浩淼时日中,从垃圾身上再度打捞起遗失的吉光片羽。只有她才会像一个寂寞的牧人,让放逐在流放途中的垃圾,经过她的悉心指引从迷失的状态里获得拯救,再度寻到它们的家。
  只有一双眼睛从她的举动中,看出了她善待垃圾母爱一般的情愫。顺便也看见了垃圾的实质,是专门用来记录发生在它身边瞬息万变的事物命运。在这一点上,垃圾和一个作家干的事情差不太多。
  她在当初确定自己要拾荒后,最大的担忧甚至可以说是恐惧,并不是垃圾带来的肮脏和感染疾病的威胁,而是来自于人的目光与言语形同犀利刀锋的寒光寒气的合围。肮脏和感染疾病的威胁可以预防可以迂回甚至可以让她滋生历险的英雄气概。寒光寒气的合围她却无法摆脱无法回避,最多让她在默默抵抗中磨砺出装疯卖傻的技巧。
  她的抵抗总是让我想起在白公馆放风坝里不断小跑,神情呆滞蓬头垢面的华子良。所不同的是,以铁丝网和牢房为界,“蓝衣社”的人把他当成了疯子。而在眼前这个居民大院里,以垃圾为界,居住者却把她当成了可有可无的肉质垃圾,连阶下囚和疯子都不如。
  用与垃圾的亲近态度来划分人的地位,把人归类成贫富和贵贱的层次,我不晓得这是一种分类认识上的提升还是堕落。
  黯淡逐渐取代敞亮的黄昏降临时,我的手机响了。走出居民大院之前忽闻树上有鸟儿啁啾。划破城市喧嚣飘飞而至的清脆声音,并非刻意呈现的孤独印象,而是我不经意朝向树木回头一瞥的结果。
  我朝大门行走,而她手提垃圾袋朝她堆放垃圾的地方走去。鸟儿的啁啾,让她的背影显得有些朦胧、飘逸和诗意。她的前面除了她堆放的垃圾和被编织袋遮盖得严严实实的阳台外,并没有什么绚丽的风景在等待她。作为我眼中的抵抗者,我没有想到她的背影还是会泄露出柔软、痛楚、凄婉、孤独和羸弱的元素。
  或许,她作为一个默默抵抗者的本意,并非是要与院坝里的人为敌,并非是要用催人泪下的故事去感染别人,而是想让别人理解她。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她的希望大多也仅仅是想想而已了。看得出来,她现在和她即将到来的晚年,注定不是为自己活着而是为垃圾活着。尽管如此,她还是义无反顾把所有的心血倾注在垃圾身上。仿佛苍穹之下,所有尚未找到自己最终归属的精灵,都在轮候着她的手指抚慰。
  淤泥生荷花。蛹茧化飞蝶。拾荒者也有自己的春天。
  她的春天或许就是别人能够理解她,能够不把她当做一只可以直立行走的苍蝇或者垃圾来看待。
  我现在都还十分清楚地记得,午夜时分我从别人家里聚会出来,走到单元门口突然看见她在瑟瑟寒风吹拂的夜色中,独自坐在自己搭建的临时床铺上一边洗脸一边注视堆放在阳台下的垃圾情形。我看不清洗过脸后她是否变得比白天更女人更精神的模样,但我依然能够感觉到此刻应该就是属于她的春天,和夜色一样静谧祥和的春天。
  一块香皂给她带来了春天。而她自己用抵抗行为制造出来的香皂,不仅洗涤了我的眼睛,还给我在阅读和回忆她的同时,带来了一次返璞归真的春天体验。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