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散文网

孙同林作品集

  • 乡间楝树

    如东西部农村,人们习惯地把楝树称为“苦楝子”、苦楝树。民间有一个关于楝树的传说:唐僧师徒取经回来,过通天河时,神龟背他们过河

    孙同林 孙同林作品集
  • 草木香

    冬春时节,时常处在草木香味的包围中,有的是陈香,有的香在眼前。草木香里留存着农人特有的清香。稻草香数九寒冬,大河小河都上了冻,

    孙同林 孙同林作品集
  • 取鱼有乐

    在我的家乡苏中民间,流传着一个俗语:“吃鱼不如取鱼乐。”的确,取鱼是一件很快活很开心的事情,钓鱼、叉鱼,或者鱼鹰拿鱼,都很热闹,这

    孙同林 孙同林作品集
  • 楝花蔌蔌清香细

    楝花是楝树的花。楝树是乡间常见树。一段时期,在如东乡村农家的房前屋后,大路边、小河旁,处处都有楝树的身影,楝树富有沧桑感,枯槁

    孙同林 孙同林作品集
  • 十里春风蚕豆香

    “青蔓牵衣细草长,高低山路敛烟光。邻居田埂相逢语,十里春风蚕豆香。”古诗说春风蚕豆香,现实中,我们要等到初夏才能品尝到青蚕豆

    孙同林 孙同林作品集
  • 寻找家乡那条小河

    一首《家乡那条小河》唱道:“故乡有条弯弯的小河,自远方而来从我门前流过;河水映着白云朵朵,涟漪摇曳美丽传说;我曾在浪里把水戏,头

    孙同林 孙同林作品集
  • 藏在记忆深处的芭蕉扇

    进入夏天,一把摇动着的扇子,就以其优雅的舞姿,透着历史的清凉,曼妙地出现在人们面前。摇芭蕉扇,一个“摇”字,道出了一种悠闲。拿芭

    孙同林 孙同林作品集
  • 藿香

    傍晚,邻家婶子给我送来一盘藿香饺儿,金黄的油色中透着藿香叶的青翠,油香里和着藿香的气味,看一眼就勾起了我的食欲。藿香本是一味

    孙同林 孙同林作品集
  • 孙庄的那棵老榆树

    在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如东县袁庄镇孙庄村,有一棵老榆树,榆树前立一块牌子:忆苦思甜树。下面有几行小字:在苦难的岁月,榆树叶和榆树

    孙同林 孙同林作品集
  • 芝麻香逐好风来

    “莳天芝麻梅天豆”。进入了农人所说的“梅天”季节,那些芝麻黄豆的农事便开始了。明代霍与瑕在《景州晓行》中写下“禾黍穗含

    孙同林 孙同林作品集
  • 七月半拾个棉花看

    如东乡间有一个俗语:“七月半,拾个棉花看一看”,事实上,七月半还没有多少棉花拾,到地里去,偶尔才能看到一朵两朵。七月半,棉花还在疯

    孙同林 孙同林作品集
  • 菱香

    大凡水里长出来的东西,都带有水的灵性,就说莲花吧,安静而洁白,不惹一丝的尘俗;再有水芹,这种水中植物,几千年前就已经摇拽在《诗经》

    孙同林 孙同林作品集
  • 三孃的葬礼

    三孃死了。三孃的葬礼很隆重,一切均按照娘家人的吩咐办,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三孃今年73岁。三孃是得心脏病死的,她死在正月里。

    孙同林 孙同林作品集
  • 母亲牌荠菜

    春天的消息,是由荠菜最先报告的,古诗云:“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当屋顶后半面的积雪还没有完全融化的时候,荠菜已经从

    孙同林 孙同林作品集
  • 清明三帖

    清明螺儿田野上的麦田绿得漫山遍野,油金黄的菜花照亮了半边天空,忽然,耳边传来一阵吆喝声:清明螺儿。哦,清明临近了。螺儿就是螺蛳,

    孙同林 孙同林作品集
  • 钩娘

    古镇袁庄地处南黄海与长江交汇的如东县西北,北与海安市交界,西与如皋市接壤,或称“鸡鸣三县”。曾几何时,这里的女子个个钩花。人

    孙同林 孙同林作品集
  • 手写春联

    贴春联是我国民间过年的一件很富仪式感的活动。小时候,每到腊月二十五前后,祖父就拿了裁好的红纸,到村里的“大先生”家求写春联

    孙同林 孙同林作品集
  • 腊味浓浓

    越是接近年底,越是念着“家的味道”。家的牵挂往往体现在味觉上,有时候,脑海中已经消失或者模糊了的东西,却在味觉上一下子清晰明

    孙同林 孙同林作品集
  • 小瓦屋

    小瓦屋是苏中乡里的传统房屋。小瓦屋顶呈三角形,角尖建有屋脊,斜屋面上盖着小瓦。从屋内看,粗大的桁条担在墙头,细密的椽子架于桁

    孙同林 孙同林作品集
  • 烟火气里旧时光

    柴米油盐调出家的味道,红泥火炉映出亲友情谊,灶台油灯照出人间烟火。老灶台清·赵翼 《扈从途次杂咏·土灶》诗题自注:“掘地为灶

    孙同林 孙同林作品集
  • 母亲花

    冬天到了,当盖上厚厚棉被的时候,我就不由想起母亲,想起种棉花的母亲。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地处江海平原的如东县提出“夺取皮棉百万

    孙同林 孙同林作品集